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正文共:3452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摘要

⑴本田机油门的爆发,是本田以性能换市场的激进和东风本田的不作为应得的惩罚。

⑵消费者在事件的全过程中是跟风的以及情绪失控的。

⑶媒体出于自身立场,没有从公正的角度推动问题解决。


文| 好猫汤姆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终于,本田CR-V还是召回了,而且该召回方案是在有关部门的批准下执行的,不管后期如何发展,也算是告一段落了。那么问题来了,在这场长达几个月的角力中,谁赢了?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本田肯定是输了,付出了销量和口碑下跌的惨痛代价后,不但要承担召回的费用,更换硬件的成本,还要承担发动机终身修理的责任。

但本田这次被骂,真的一点儿不冤。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自从八乡隆弘担任社长后,为了能够和丰田一较高下,本田做出的改变主要是三项:推出更迎合市场的车型,压缩车辆成本、提升性能,由此带来的影响,固然有销量的增长,以及冠道和UR-V等完全迎合中国市场需求的车型,但必然会带来的就是质量和可靠性的下滑。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不仅在中国,就是在美国,自从思域和CR-V换代,本田的品牌质量已经从过去的可靠,下降到了一般。

一味迎合市场的小排量涡轮增压是罪魁祸首,因为中国消费者喜欢“带个T”,因为政策导向也鼓励小排量,所以2.4L i-VTEC地球梦发动机要被换下,十年几十万公里无问题的耐用也被换下了。

从2016年八乡隆弘表示要在中国率先投放小排量涡轮增压开始,灾难的种子就已经种下了。

可为什么同样小排量涡轮,丰田1.2T就没出事。 本田1.0T,2.0T也没出事。升级EA211之后连大众都不怎么出事。偏偏本田主推的1.5T出事了,而且是这款发动机的高功率版本,就是因为在性能和质量之间,本田显然选择了前者,放弃了后者。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当1.5T的全新CR-V上市后,技术更加先进、发动机功率更高的新车官方指导售价却更低,一下拉低到16.98万起售,降低6万元之后,利润从哪里来?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为什么CR-V会出现问题,长篇大论的说这个问题没几个人有耐心看,简单说,就是为了压榨出大的功率,不惜提高转速、增大喷油量和提高缸内压力这几项极限的技术指标来获得。现的技术无法很好的克服这些技术极限,造成燃油通过活塞环和气缸壁进入了曲轴箱,进而造成曲轴箱内的机油乳化和液面增高。

但这只是这场风波的第一个层面。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当得知机油增多后,本田应该是做出评估的,结论看上去很简单,这种层面的机油增多,并不会对发动机造成太大的伤害。

比起大众的烧机油来说,机油增多确实不会对发动机造成直接的损坏,道理很简单,你觉得机器是在没有机油的情况下干磨损坏大,还是在有机油的情况下损坏大?是烧机油还是机油增多,会快速积累积碳,加速机械的磨损?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所以本田很快就发布了第一次解决方案:修改ECU、修改机油刻度尺、修改说明书。

这套方案本身没有太多的问题,但传播方式是极其愚蠢的,这也难怪,多年以来,东风本田的公关部都没有应对过这样的局面,没有想过,这样的解决方案,是不是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和习惯?

十多年一直顺风顺水的销量,以及地球梦打下的质量基础,从未有过危机公关的实战,最终带来的效果就是,不但没有平息消费者的怒火,反而把事件越闹越大,最终让企业支付了超高的成本。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去年双12,我们提醒过当时还风头正劲的东风本田,小心出问题,因为加价提车,因为服务态度,因为“拴狗卖车”的抱怨,其实都是基于消费者对东风本田产品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在东本激进的产品和销售路线下,是相当危险的,当时还被厂家投诉过侵犯名誉权。结果一周以后,思域门爆发,两周以后,机油门炸响。

怪谁呢?当然怪本田,尤其是东风本田,连带公关公司某某互动,从这个层面上说,纯属活该。

消费者赢了吗?恐怕也未必

看这次召回的解决方案吧。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刷程序,其实就是降低转速喷油之类的操作,刷一个冷保护标定进去,以减轻对发动机的压榨动力水准下降换取发动机的负荷正常化。

调整空调控制单元和CVT散热器下水管总成,其实就是在冷车情况下,控制水温的循环,发动机温度不够的时候,就不让循环水通到变速箱,这样就改善了冷启动机油增多问题。

代价是油耗增多一些,性能调低一点,机油就不增多了。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相信还是有消费者会不干的,一定要退车退钱,别说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都对这个问题没有界定,就算三包法,也必须连续两次修理仍有问题,才可以退钱退车。而且大哥大姐们,你们真心确定要换发动机?还说不换发动机影响二手车保值率?如果你作为一个二手车消费者,你会去购买一台索赔更换过发动机的车辆吗?

况且到目前为止,有哪个CR-V车主的发动机,因为机油增多真正出现问题了?我加了本地的CR-V车主维权群,一个个问过来,真没有,但就是要闹,用他们的话来说,不管机油高不高,都给给我换了!要不跑那么远白折腾了

正如一位业余车评人所说:中国人,尤其是以北方车主为主体的某些汽车专业网站用户,在汽车故障的处理上,受迫害幻想非常强烈,总担心汽车厂会店大欺客。如果发现一个汽车故障,通报经销商(4S店)以后,如果经销商表示已经报告厂家,正在等待厂家的处理意见, 本来是很正常的处理流程,但很多车主就迫不及待要打横幅、串联围堵了。其实据我所知,大部分车厂在把全球车型卖给中国消费者的同时,还是希望把全球服务也带给消费者的。不是说车主应该忍气吞声,像速腾打补丁这种方案,当然应该通过法律途径投诉甚至起诉,但遇事先闹,说白了就是相信事情要闹才能解决好,“只要闹起来,对解决问题一定有好处!”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我们很多的车主,一方面要选择别人的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又始终觉得车厂会欺负自己,经销商会诈骗自己。论坛上把4S店叫“4儿子”这个土味浓郁恶臭扑鼻的称呼,就是这种心态的直接反应。

不怪这责任也不能车主来承担,有没有注意到,从机油门开始到现在,没有一家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来给出大家都能认可的结果,没有任何一家消费者权益部门监督能给厂家和消费者都认可的结论,没有一家媒体能对信息进行深挖,更没有一个法院支持消费者直接起诉东风本田——这四大支柱都没有发挥作用,你让消费者如何不撒泼式维权呢?

媒体在机油门事件中其实也不是赢家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咱们敞开天窗说亮话吧,主流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为什么东风本田的事情大家蜂拥而上,借用某媒体老湿的话说,就是“长期的品牌强势和销量好,东风本田的市场部和公关团队没有充分重视媒体关系的维护和相关品牌信息的传递导致媒体对东风本田没有好感”

说得再直白一些,东风本田平时活动不发红包,一般也没有硬广投放和软文植入,这已经让很多媒体老湿积怨已久了,反正平时没来往,这时候既可以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好好敲打东本,又可以有流量甚至合作,何乐而不为呢?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请输入描述

只是有的媒体老湿有点太心急了,东北某车评老湿就私下告诉我,他亲眼见了好几起南方媒体为了做出乳化效果而往机油盖内抹凡士林,往机油里加汽油的事情了,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我无法验证,但像写出《太解恨了!本田CR-V终于要禁止销售了》这样文章的媒体,那些在“问题车展”上把本来没问题的CR-V摆出来的广电媒体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是推动了事情的解决,还是在拿消费者当枪使,是帮助消费者,还是在救自己?相信媒体老湿们自己心知肚明,不用我们说破了吧。

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在厂家那里继续着“敲一笔”的恶劣印象,而厂家在网站上贴出个那几个支持自己的媒体文章,以及这次召回之后,厂家充值的几家技术流自媒体老湿的稿子,已经被“不相信”的吐沫给淹了。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最后想对那些每天把“本田增机油”挂在嘴上的朋友说几句

你们不喜欢本田,我们可以理解,有人讨厌是因为它是日本车,理性客观中立的人反感他是因为“卖车送发动机”的夸张宣传

也有本田车主,尤其是思域车主给您带来的不快,所以用“增机油”来恶心本田粉一把,也算是互有来往的一场斗嘴。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请输入描述

但要是您每天都是这一句话,不但给人一种鹦鹉学舌的无创意感,而且对您来说也是一种损失,特别是当你对一款车不了解的时候,为一句话丧失接触一个品牌的兴趣,没有必要。

毕竟,论性能和耐用性,本田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在第一梯队里的。

· The End ·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中国新锐非职业车评人联盟

本田CR-V机油门没有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