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身體才好,養生從脾胃著手

脾胃好,身體才好,養生從脾胃著手

幹蒸大棗益氣血

很多人早就聽中醫說,吃大棗補氣血;但又聽一些營養學家說,吃大棗補血只是個傳說;讓人無所適從。其實,中醫對此有自己的解釋。

醫對此有自己的解釋。中醫理論認為,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只有脾胃功能健全時,攝入的食物才能正常轉化為人體所需的氣、血、津、精等精微物質。

當脾胃消化功能減弱時,就會表現出種種不適,如吃得少,容易疲勞,肌肉無力,身體懶動,面色萎黃等。

這種情況就是氣血不足的表現,而大棗可以補脾胃,益氣血,調營衛,安心神。《神農本草經》記載“(大棗)味甘平。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大棗不是單純補充營養成分而是從不同角度促進氣血生化,解決“開源”的問題,自然不再氣血虧虛。

單以吃大棗補氣血來說,是生吃,煮著吃,還是煲湯呢?都不是,父親認為,吃大棗應幹蒸著吃。

首先選擇肉厚、色澤鮮豔、質地較沉的大棗,洗去雜質,無需長時間浸泡,即可用中火隔水蒸,大約20分鐘;而後置陰涼處3小時~4小時。再蒸20分鐘,水沸騰後宜小火。當每次吃時,再蒸1次,剝去硬皮和內核。如此加工後可以健脾養血、補血,促進胃腸吸收。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大棗,如是脾氣虛弱且溼氣較重,見形體偏胖、腹脹、大便黏滯不爽、舌苔膩等症狀的人,則不宜食用;再者,患有糖尿病的人要少吃。

這類人該怎麼辦呢?父親常選用《溫病條辨》裡的“三仁湯”(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葉)進行加減以祛溼化濁。如在長夏季節,則可喝綠豆湯或以50克薏苡仁與100克大米煮粥服用。同時,要少吃生冷之品,如冰糕、冰鎮西瓜等。等溼邪去掉了,脾胃功能會慢慢恢復,氣血不足的問題也會緩解。

脾胃好,身體才好,養生從脾胃著手

食積如何去

從中醫對脾胃的認識看,胃主受納,脾主運化。現代人生活條件改善了,常吃得過多、過於油膩,出現腹部脹滿疼痛、打嗝、泛酸、嘔吐等症狀。父親推薦用陳皮泡水服用,如是廣東新會的陳皮會更好。且陳皮陳久者良,越久香氣越濃,其行氣祛溼的作用越強。一般用3克陳皮泡水就夠了。

中醫講山楂可以消肉食,《本草新編》曰“煮肉少加(山楂),須臾即爛,故尤化肉食。”神曲可以消酒食,麥芽可消麵食,加陳皮行氣,蘇葉暢中。全方具有消食理氣,寬中和胃的功效。

此外,還可以通過揉腹的辦法來解決。先將雙手搓熱,然後以右手壓住肚臍,左手置於右手上,以肚臍為中心呈順時針方向、螺旋式外擴,逐漸擴大按摩範圍至整個腹部,而後再逐漸縮小範圍,迴歸至肚臍。接著以左手按肚臍,右手置於左手上,呈逆時針、螺旋式外擴,逐漸至整個腹部,最後再揉回至臍部。

脾胃好,身體才好,養生從脾胃著手

“自家水”助生津

在現在的上班族中,每天生活在中央空調控溫的大樓裡,一天面對電腦十多個小時,再加上中午去快餐店吃些口味很重的飯菜,於是有些人就出現每天口乾想喝水,但飲水又不多,伴手足心熱,眼目乾澀,四肢無力,皮膚乾燥,大便乾結,舌紅少苔或裂紋等症狀,這些都是津液不足,尤其是胃液虧虛導致的。

練習此套動作時,先凝心靜坐。用舌尖微頂上顎,有唾液(父親稱為“自家水”)湧出,待充滿口腔後用舌攪拌幾次,一般分3次,然後用意念將唾液緩緩嚥下送至丹田;或在空閒的時候,用舌頭繞觸口齒,待口內唾液聚滿,鼓漱幾遍,徐徐嚥下。父親強調此法雖然簡單但貴在堅持,能生津養胃。傳說此法為西漢蒯京所創,此人長期堅持,壽臻120多歲。宋代大文學家、養生學家蘇東坡贊其“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效百倍”,由此可見古人也十分重視唾液的作用。

脾胃好,身體才好,養生從脾胃著手

不撤姜食保健康

孔子提出過“不撤姜食,不多食”的養生思想,在那個顛沛流離的時代,他竟活了73歲,這與其食用生薑有密切關係。父親非常推崇孔子這一觀點,認為生薑是調養脾胃、養生防病的必備之品,堅持吃了40多年的生薑。

現代研究發現,生薑中含有薑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有助消化。姜還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通經絡、抗衰老的作用。氣候變冷時吃生薑可通陽禦寒、溫脾暖胃、預防感冒。吃飯不香時,吃薑能夠改善食慾,增加飯量。尤其是有胃潰瘍、虛寒性胃炎、腸炎的病人,經常吃點姜,對於改善惡心、嘔吐的症狀很有好處。姜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但父親喜歡用醋泡著吃。

脾胃好,身體才好,養生從脾胃著手

如何泡姜

把生薑切片或切絲,放入米醋或香醋中浸泡一週後,每天早晨吃兩三片,可起到溫胃散寒、提神醒腦、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生薑本是一味發散的藥,醋有收斂之效,用醋泡姜,醋能活血止痛,防止姜太辣而發散太過,泡後食用,對健康大有裨益。

不多食姜

雖然生薑有顧護脾胃功效,但不可多食。父親說生薑一次吃幾片就夠,有和胃降氣、增加食慾的作用。但吃太多則會導致胃熱。老年人如果咳有泡沫的白痰,可以吃生薑,但是痰黃或乾咳無痰的,就不要吃了

夜不食姜

俗話說:“早上吃薑似參湯,晚上吃薑賽砒霜。”一天之內,早上食生薑最好。人的養生要順應四時,與大自然日出一樣,早晨人體陽氣回升,此時進食溫性的生薑,可以幫助人體陽氣的升發。

晚上自然界的陽氣收斂,人體的陽氣也已收斂,此時如果過食生薑則影響陽氣內斂,不利於勞累後身體的恢復,有害健康。父親說,當然凡事不可絕對,比如晚上散步時出汗著涼了,喝點薑糖水,一出汗,病可能就好了。

脾胃好,身體才好,養生從脾胃著手

日飲三茶調脾胃

父親每天必喝三杯茶,但依據時間不同,所飲品種也不一樣,其中除蘊含天人合一的順時養生觀外,還體現了重視調理脾胃的養生理念。

早晨綠茶

早晨喝綠茶,有助於陽氣升發,使心神俱旺。“一日之計在於晨”,上午陽強陰弱,陽氣趨於表,氣機上升,是人體功能最旺盛的時期。綠茶又稱不發酵茶,較多地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咖啡因保留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屬茶中之陽。此時飲綠茶,可以幫助脾胃消化,養護心氣,運化水谷精微於全身,保持精力旺盛,即所謂提神醒腦。

脾胃好,身體才好,養生從脾胃著手

下午烏龍茶

烏龍茶可健脾消食,助消化。午後陽氣漸弱,陰氣漸升,脾胃功能較上午有所減弱。人們常在午餐時吃一些油膩食物,妨礙脾胃運化。《本草拾遺》記載,飲茶可以“去人脂,久食令人瘦”,可見飲茶去肥膩功效自古受人推崇。烏龍茶是中國茶的代表,如鐵觀音等,屬於半發酵茶,主要成分為單寧酸,能夠刺激胰臟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減少糖類和脂肪的吸收,促進脂肪燃燒,尤其能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因此下午喝烏龍茶,具有健脾消食、促進運化、減脂降糖的作用,是人體保健防病的佳品。

脾胃好,身體才好,養生從脾胃著手

晚上普洱茶

特別提醒,喝茶一定不要濃,且泡了兩三次後,沒有香味就要換了。濃茶中有大量的鞣酸,對大便有收斂作用,尤其不適合老年人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