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王炸的威馬,究竟怎麼了

今年四月,當威馬公佈首款量產車型EX5的價格時,整個汽車行業都被震動了。十萬元的起步價格出乎很多人的預料。甚至百曉生也一度覺得,威馬的確是踏實造車的新造車企業。有牌照、有工廠、有產品、有團隊,稱得上四有好青年。

價格王炸的威馬,究竟怎麼了

然而,事情急轉直下的速度出乎意料的快。隨著一家叫做“穀神”的電池配套企業浮出水面,威馬低價格高品質的人設開始崩塌。

關於穀神電池的自燃門,百曉生此前已經做過報道,就不再贅述了。

原本電動車起火燃燒並不是新鮮事,而搭載穀神電池的電動車起火會如此受關注,正是因為它和威馬之間的密切關係。

價格王炸的威馬,究竟怎麼了

威馬在四月份發佈EX5售價時,公佈了產品的幾個關鍵信息點,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採用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而且是唯一供應商。

但很快大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工信部發布的新車公告中,威馬的部分車型使用了穀神電池。對此威馬的解釋是這樣的:

“一般整車廠商在產品開發階段會嘗試不同型號、配置組合申報目錄,但最終上市推出的產品矩陣會考量產品、市場和銷售戰略等因素。”

這段話非常官腔,而且沒有任何實質內容,只是闡述了一個汽車產品研發的基本事實。換言之就是告訴大家,公告產品≠上市產品。

但隨後威馬又宣佈,配套電池供應商一共有四家,包括寧德時代、穀神、力神和蘇州宇量,算是進行了一波自我打臉。不過針對工信部公告中使用穀神電池這一問題則給出了比較明確的解釋:

價格王炸的威馬,究竟怎麼了

這也是迄今為止威馬對穀神電池唯一的正面回應。這裡同樣伴隨著精明的文字遊戲。

公告中出現的相關產品不是交付給C端用戶的型號,但威馬從來沒有說過,交付給用戶的車型使用哪家供應商的電池。結合威馬對外公佈過四家電池供應商,所以理論上今後用戶拿到的量產車上,搭載任何一個品牌的電池,威馬都不算失信。

價格王炸的威馬,究竟怎麼了

對一家新創車企來說,成本控制是大問題,在沒有規模化產量為基礎,控制單車成本是很困難的。但威馬卻敢於拿出一個出乎大家意料的低價格,所要揹負的壓力可想而知。

現階段,電池系統通常要在一輛純電動車的成本中佔據30%乃至更多的比例。而不同的電池,對整車企業來說需要用不同的BMS方案乃至不同的模塊封裝來進行匹配。當然這個問題在沈暉的公開信中有提及:

價格王炸的威馬,究竟怎麼了

還是不變的空泛,唯一的乾貨就是續航肯定超過460km,但如何實現,用的什麼電池,仍然不回應。而且在這句話的字裡行間,威馬強調了安全、可靠,算是變向回應了穀神電池是否安全的問題,言下之意是不管用什麼電池,威馬都有技術能力保證整車的可靠性。

單一供應商可以解決的問題,沒有理由用四家供應商。何況還是電池這樣牽一髮動全身的關鍵零部件。這樣做的理由無外乎兩個:成本、性能指標。

要麼是成本核算超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要麼是原本的方案無法實現既定的產品技術指標,必須考慮其他解決方案。具體到威馬,從寧德時代單一供應商到穀神出場,再到四款電池並行,或許是寧德時代電池的成本讓威馬無力承擔,亦或是寧德時代的電池無法滿足460km的續航能力。

否則以沈暉的個性,萬萬不會像現在這樣打太極。下面這封“威馬來信”就是最好的例子,遣詞造句哪有一點新造車企業的活力,完全是一篇八股文。

價格王炸的威馬,究竟怎麼了

面對質疑,威馬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為其鳴鑼開道的媒體也不在少數。化解質疑最好的方法是轉移視線。和所有新造車企業一樣,威馬還是打理念牌,強調自己的智能化屬性。遺憾的是,等百曉生以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身份登錄威馬官網,並沒有感受到所謂的智能化。EX5的智能化功能,也全無亮點可言。

價格王炸的威馬,究竟怎麼了

以上這十項功能,現在隨便找一款自主品牌10萬元級別的車型,基本都可以做到。即便是大家認為在車聯網方面不算領先的合資品牌,能夠實現這些功能的也不在少數,福特SYNC、通用安吉星,基本也具備這些功能和能力。

看來威馬的“新”,也只是新公司、新品牌,並沒有拿出有說服力的新理念、新生態。為舒服哥收購沃爾沃立下頭功的沈暉,如今聽著舒服哥懟新造車的言論,不知作何感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