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孫強:乳腺癌離你有多遠?

有這樣一組數據:

·1982—2001年,20年間,北京市城區乳腺癌發病率從21/10萬上升至40/10萬,約上升了91%,平均每年增長4.6%,死亡率亦從7.9/10萬上升至9.4/10。

·全球乳腺癌平均增長速度為2%/年。

·歐美國家乳腺癌發病年齡多集中在75-79歲,而我國發病年齡高峰集中在40-50歲,呈現明顯年輕化趨勢。

·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快速增長,每個月乳腺癌死亡人數超過玉樹地震死亡人數的兩倍。

在這樣的數據下,恐怕人人都想知道,乳腺癌離我有多遠?要怎樣才能預防?在近日舉辦的第十五期“刊媒惠”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解讀醫療科技,探索預防醫療”專場講座上,北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孫強教授提出:做好一級預防與二級預防,遠離乳腺癌。

北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孫強:乳腺癌離你有多遠?

什麼是一級、二級預防?

孫強教授介紹,乳腺癌的一級預防包括生活方式改變、藥物預防和手術預防三類。生活方式改變包括控制體重,體育鍛煉,限制飲酒與過多熱量攝入等,這可以降低40%的乳腺癌的發生率;藥物預防指的是阻斷激素使得發病率下降;手術預防則指像安吉麗娜·朱莉那樣切除乳腺。

這些數據你知道嗎?

BMI指數每增加5,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就增加12%;體重下降5%,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則下降25%。

一個星期做超過4小時的運動,乳腺癌的發病風險較不運動者下降80%;

每天增加一個單位的飲酒量,相當於增加7%-10%的患癌風險。

Tips:導致乳腺癌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不可控制的危險因素:女性、年齡、陽性家族史、月經史、BRCA 1和BRCA 2基因突變

可控制的危險因素:工作壓力大、情緒緊張;肥胖;不育或生育年齡大於30歲;不哺乳;長期大量口服避孕藥;絕經後的激素替代治療;長期吸菸及大量飲酒。

二級預防指的是早期發現,也稱為早期診斷。“早期發現”是指女性朋友的“乳房自我檢查”,包括看、觸、擠三個環節和站立、仰臥兩種體位,通過自我檢查儘早發現乳房腫物、凹陷與皮膚變化等;而“早期診斷”,則要通過宣教、篩查與提高基層醫務人員水平等方式來實現。

北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孫強:乳腺癌離你有多遠?

激素替代治療法可能增加乳腺癌發病風險

很多女性在進入更年期後都會出現一系列不適應的症狀,而一些女性則希望通過外源性激素的補充來“延緩衰老”,孫強教授表示,除非有嚴格的醫學指徵,例如出現了嚴重的絕經症狀等,否則不要輕易使用激素替代,因為激素替代會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風險。孫強教授介紹,流行病學統計顯示,1996—2000年期間,澳大利亞及挪威使用激素替代的女性人數增加,乳腺癌的發生率也增加了;當人們意識到二者的聯繫之後,使用激素替代的人數下降,乳腺癌發病率馬上也跟著下降了。

在激素替代的療法中,有幾個風險容易被人們忽視:一是單用雌激素不增加乳腺癌風險,實際上,這只是一項研究報道的結論,而其他多項研究報道均證實雌激素會增加乳腺癌風險,除此之外,還會使子宮內膜增厚,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二是短期的激素替代不會增加乳腺癌風險,目前這方面的證據並不充足,且多項研究均顯示即使短期使用雌激素(五年之內),仍會增加乳腺癌風險。激素替代的其他臨床試驗明確顯示,激素替代除會增加乳腺癌風險,亦會增加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增加卒中的風險。總體來說,激素替代有好處,但是壞處可能更多。

那麼,應當如何使用激素替代呢?原則應當是“平衡利弊”,嚴格掌握適應症。在此基礎上,患者還應當知情同意,定期進行乳腺檢查,早期發現異樣。通常來說,只要做了激素替代,半年必須要做一次篩查。

如何做乳腺篩查?

研究發現,中西方乳腺癌發病特點迥異,具體表現在:西方女性發病率高,發病年齡大,乳腺體積大,緻密度低,因此常選用鉬靶攝片作為常規普查方法。而中國乳腺癌發病率相對較低,發病年齡輕,同時由於中國女性乳腺體積小、結構緻密,鉬靶攝片靈敏度低,因此彩超篩查乳腺疾病在我國要明顯優於其他手段。

對女性來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時做好自我檢查,定期進行乳腺彩超檢查,是保護乳腺健康、遠離乳腺癌的基本手段。一旦發現乳腺異常也不用過度擔心,早期乳腺癌是可以被治癒的。

你知道嗎?男性也需要關注乳腺健康

孫強教授介紹,通常情況下,女性的乳房是比較飽滿,腫塊可能隱藏在其中,所以女性需要做定期檢查。但是男性的乳房組織較薄、較小,不容易隱藏腫塊,一旦有異常更容易被發現。所以相對來講,男性罹患乳腺疾病的風險更小,數據統計也顯示,男性乳腺癌佔乳腺癌總數約1%。但凡事不是絕對的,對於一些乳房形態偏女性化的男性來說,也建議採用觸摸、觀察等自查方法和定期篩查的方式,確保乳腺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