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還是多動症?

最近幾年多動症越來越被大家所熟知,尤其是家有“熊孩子”的家長,往往會調侃或擔心自家的“熊孩子”患上多動症。但是多動並不等同於多動症,不要盲目給孩子貼標籤。那麼多動症有哪些症狀表現?下面帶大家瞭解一下多動症。

“熊孩子”還是多動症?

“熊孩子”≠多動症

“孩子多動不等於得了多動症。”頑皮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家長不要盲目的認為孩子頑皮就是多動症。

據研究表明,學齡期兒童多動症的患病率為3%-5%,目前較多學者認為它的發生是遺傳因素、神經生物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多動症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衝動等三個核心症狀,可造成兒童學業、職業、情感、認知、社交等多方面的損害,大多數患兒會持續到青春期,部分患者甚至還會持續終身。

“熊孩子”還是多動症?

家長應該對孩子的成長過多的關注,既不能隨便給孩子貼標籤頁也不能忽視孩子出現的問題。最好是交給專業的醫生去判斷。

多動症兒童的表現

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患兒不一樣,他們的注意力一方面表現為有意注意差,即他們很難自覺地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注意力持續的時間比同年齡的孩子要短,另外一方面,他們又表現為無意注意亢進,即他們在做某一件事時,很容易就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活動過度:活潑好動、調皮搗蛋、對新鮮事物或陌生環境充滿各種好奇、活動量大等,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但正常活潑好動的孩子,他們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可以自我約束和控制,而多動症兒童在任何場合都不會自我約束。

“熊孩子”還是多動症?

易衝動:多動症患兒常對不愉快的刺激反應過度,不分場合,不顧後果,還表現在跟別人交談或回答問題時,常常還沒等對方說完就馬上打斷別人,他們的行為表現在他人看來是明知故犯,儘管因此常受到老師或家長的批評,但他們仍然改不掉這種習慣,讓大人感到很頭痛。

多動愛動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而多動症則是一種病,對兒童的成長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家長要對孩子的成長給予多的關注,既要認真瞭解兒童多動症的症狀,做孩子強有力的保護者,同時也不盲目給孩子貼上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