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型領導or學者型領導

還記得我寫的《情商:領導和專家的分水嶺》麼?有人私下對我說,不要這麼講,很多人自詡為"專家型領導",你這種將專家和領導分離的說法太容易得罪人了。

被稱為"專家型領導"的管理者備受推崇,是因為在經濟快速發展階段,尤其政府的管理職能和企業經營權剛剛分離的時候,啟用具備專業知識的領導管理企業既是時髦,又有必要。與單純的行政管理者相比,他們長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對業務和技術的理解洞察能力,能幫助他們更及時、準確、合理地決策。

很多優秀的管理者,即便管理的企業或者部門不是其最初從事的專業,但俗話說:"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專家型領導通過專業訓練出來的理解和判斷能力,依舊能夠把握好節奏,具備對技術專業的推演能力,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

時代在進步,"政企分開"的模式已經運作了很久,如今企業的管理者不僅需要在專業方面有較強的理解判斷能力,更需要開拓性和創造性,光是"專家"真不足以領導企業。

一方面,互聯網給各行各業帶來了變化,企業必須面對數字化轉型的挑戰。在新技術的衝擊下,傳統的發展模式和經驗很多情況下不再是優勢,反而是包袱。

另一方面,產業更新換代的速度太快,迫使管理者持續學習,保持對變化的新鮮感。"學習能力"成為比"專業能力"更重要的素質。

這種情況下,往往越是專家越難轉身,越是對原來的東西有感情,就越可能成為轉型升級創新的障礙。於是"學者型領導"取代"專家型領導"成為新寵。

什麼樣的領導能被稱為"學者型"?我認為至少有三方面特徵:

首先是學歷高,經歷豐富,學習能力強。

80後、90後已經無法想象文革後恢復高考的那段歷史,70後考大學的難度也不小,十幾個高中生只有1個錄取名額,更不要說還有很多同學在初三、高二就分流走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非常形象的寫照。如今每年的研究生人數恐怕比當年本科生的數量還要多,這是時代進步社會發展的結果,也讓人倍感壓力——如果沒有碩士、博士學位和名校出身,恐怕連遞簡歷的機會都沒有。

新人輩出的時代,一個優秀的組織裡,如果沒有高素質、高學歷的管理團隊,持續前進的難度非常大。在如今的環境下,參加工作之後還會有各種機會學習和進修,如果只是去拿個文憑,不是系統化地更新知識和思想方法,恐怕這種學習的意義就不大了。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通過系統化地學習,更全面地提升了能力,尤其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經歷,將這些實戰經驗和理論結合,能更快更準確地把握知識的精髓。那些脫穎而出的高手,多是從專才成長起來的通才。

其次是人脈廣,視野開闊,溝通能力強。

如果朝某一個專業方向發展,一方面,分工越來越細,專業越深越沒朋友,最後可能只剩下極少數的學術溝通交流對象;另一方面,要想在某一領域形成突破,需要心無旁騖、全力以赴,也就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考慮其他問題。所以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發展空間往往越來越窄。

而作為學者多是以開放、合作的心態,與不同行業與學科的人士交流。他們走出蝸居,和三教九流打成一片;觸類旁通,所以能閃現出創意和新思想。某些司空見慣的東西,稱為學者們的研究對象,提煉總結成規律、特性、創意之後,放在另一個領域或場景裡,就成了全新的東西。

第三是善用人,廣開言路,表達能力強。

專家容易不謙虛,因為覺得自己最懂,什麼都明白,所以剛愎自用,行為做事武斷專權;同時專家也不願意承認錯誤,因為認錯等於認輸,會影響自己的權威形象。如果領導的定位是"專家",下面再有些溜鬚拍馬者,那麼就會助長領導的自負,背上"想贏怕輸"的包袱,一條道走到黑,不見棺材不落淚。

而學者的思維模式則不太一樣:雖然有自己的理論框架體系,但更強調兼收幷蓄。他對你說"這個事情我不懂,請教你"的時候,是真誠的、真心的,因為在他心目中,和對方的交流討論是為了獲取信息、知識和能量,所謂的面子和身份並不重要。同樣一個案例,通過學者的總結和提煉後更具通用性,能在其他領域發揮出價值,面對這樣的學者,你會不尊重他麼?

在我理解,做"學者型領導"比稱為"專家型領導"要難很多,不僅要豐富知識和能力,更要將修養和境界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未必所有的專家都能稱為領導,而領導型專家成長為學者型領導的,更是為數不多的優秀分子。如果天資有限,實在難以達到下一個高度,乾脆踏踏實實做一個專家,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裡徜徉,也是非常愜意的,何必讓自己吃苦受罪還禍害別人呢。

专家型领导or学者型领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