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莆田人爬上壶公山,只为了这个传统民俗

数万莆田人爬上壶公山,只为了这个传统民俗

图:枫亭帝国

文:闻道

昨夜,数万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地从各地前往壶公山凌云殿烧香祈愿。山道蜿蜒,伴着月色很多香客选择步行上山,不时传来的爆竹声、人们的欢笑声打破了空山的静寂。

/有序烧香 诚心即可/

数万莆田人爬上壶公山,只为了这个传统民俗

图:莆阳大地仍我游

每年农历五月十六天地交泰日,莆田方言称“天地生”。为表虔诚,信徒们会选择在农历十五凌晨12点进香。昨晚壶公山脚下,车辆排起长龙,人潮涌动,数万人挤进凌云殿。幸亏各个路段都有交警在现场指挥交通,避免大堵车。

数万莆田人爬上壶公山,只为了这个传统民俗

图:枫亭帝国

最热闹的地方要数主殿门口,进进出出的人很多。进殿内的每个人都虔诚地跪拜,紧紧闭上双眼,心里默默地诉说着自己的祈愿,之后插上满是愿景的香。

数万莆田人爬上壶公山,只为了这个传统民俗

图:ccccav1

越临近凌晨12点,香客们越是你推我搡、争先恐后进殿焚香祈福。为了烧头柱香,有的虔诚香客可以一大早就到现场、彻夜排队苦苦守候。

/聪明花开 壶公山/

数万莆田人爬上壶公山,只为了这个传统民俗

图:阿ken

壶公山,原名“胡公山”,传说原来有位姓胡的道士在山中修道成仙,山因其而得名;不过也有人认为山形状像壶,故命名。壶公山主峰仅700多米高,但在兴化南北洋平原上显得格外高大突兀。

数万莆田人爬上壶公山,只为了这个传统民俗

壶公山山神 图:阿椿

很多莆田人小时候都听过“看见壶公山,聪明花会开”的俗语。相传莆田明代状元柯潜少时愚笨,一日见到壶公山后,忽然变聪慧,高中状元。之后这俗语在莆田民间广为流传。

数万莆田人爬上壶公山,只为了这个传统民俗

图:萧文

当你爬上山顶就能领略到到“一览众山小”,莆田城市布局、山川秀色一下子尽收眼底。

/道教圣地 凌云殿/

数万莆田人爬上壶公山,只为了这个传统民俗

图:阿椿

登壶公山决不能错过莆田的道教圣地——凌云殿!凌云殿位于壶公山南面山腰,原名“灵云岩精舍”,1980年修复,现为清代建筑构造。莆田有着形形色色的传统风俗,每个村都有可能供奉不同的神灵,凌云殿主祀玉皇大帝。

数万莆田人爬上壶公山,只为了这个传统民俗

图:阿椿

主殿为重檐歇山造,如今共有五座殿宇,梁架柱头雕画细致,前檐下一对盘龙石柱,雕艺精湛。殿后为兜率天宫,两旁为钟鼓楼,再后为大雄宝殿。

数万莆田人爬上壶公山,只为了这个传统民俗

图:阿椿

主要建筑物还包括玉宇桥、七宝塔等。整个建筑群依山而造,重台叠阶,错落有致,颇为壮观。

数万莆田人爬上壶公山,只为了这个传统民俗

图:天行者

凌云殿香火旺盛,尤其每年的正月初九玉皇诞辰、农历五月十六“天地生”前后,上山进香的信徒格外多。信徒们为了凌晨12点的头柱香疯狂不已,甚至有些寺庙想出了拍卖的形式,如今进香早已变味。

数万莆田人爬上壶公山,只为了这个传统民俗

凌云殿夜景 图:环球功夫_老夜

人有时候越是求全,就越容易被欲望搞得沤苦。它应是单纯表达内心的虔诚和恭敬,而不是无尽私欲的满足。神灵不能全方位地照顾你的一生,生老病死、命好命坏、能不能发财不是一次进香就能解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