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忙著看世界盃,先看看你家寶寶運動達標了嗎?

2018俄羅斯世界盃昨晚正式開哨!接下來一個月,將是許多爸比的狂歡節。

先別忙著看世界盃,先看看你家寶寶運動達標了嗎?


有的寶寶對世界盃完全無感,這都可以科普一下。可不愛運動,卻可能對寶寶有更深遠影響。

你的寶寶健康嗎?2017年,中國兒童青少年健康與發展研討會公佈了這樣一些調查結果: 1.兒童青少年近視患病居高不下,2016年近視檢出率為65.8%,比2005年增加了15%

2.肥胖等慢性疾病患病明顯增加,2012年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30.1%

兒童普遍運動量小、靜態時間多一邊是肥胖、近視等問題日益突出,一邊是運動量不足。健康問題雖出在孩子身上,可造成這些問題的,卻源於家長的兩個根深蒂固的觀念:

先別忙著看世界盃,先看看你家寶寶運動達標了嗎?


1.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對於體育課,很多年來,從學校、家長,到孩子自己,都認為運動和學習是衝突的。其實,這是個天大的誤會。 科學實驗時間芝加哥一所中學實施了一項“零時體育計劃”,讓學生早上七點就到校,先跑步、做運動,心跳達到最高值或最大攝氧量的70%再去上課。孩子們不僅上課不瞌睡,反而更清醒,課堂氣氛也活躍了。一學期下來,閱讀、理解能力都比僅上常規體育課的孩子高了10%。為什麼會這樣呢?研究發現,在2至5歲的兒童中,愛動愛玩的孩子和安靜的孩子比,大腦中主要負責記憶的海馬迴大12%,腦容量至少多30%。這是因為在運動玩耍過程中,孩子要完成幾十種與大腦和思維活動有關的動作,如平衡、協調、心理狀態,還要處理各種問題和突發情況,這些都是對大腦的很好鍛鍊。

先別忙著看世界盃,先看看你家寶寶運動達標了嗎?


2.怕孩子累著

很多家長都把運動和累劃等號,總怕孩子累著。可你有沒有發現,孩子雖然一天到晚都在蹦躂,卻很少聽到他們說累了?科學實驗時間有研究人員選了3組參與者(8至10歲的男孩,不運動的成年人,完成了鐵人三項、馬拉松賽或自行車賽的國家級耐力運動員),比較他們運動的新陳代謝和疲勞率。結果發現,在所有的測試中,兒童都優於成人。為什麼孩子比運動員精力旺盛?因為孩子的身體能更多地動用有氧新陳代謝,不僅在高強度運動中不易疲勞,恢復體力的速度比專業運動員都要快。

我們都知道運動好處多,現在又知道運動能讓孩子更聰明、孩子在運動方面比大人“皮實”。為了孩子的未來,現在就讓孩子動起來吧!

先別忙著看世界盃,先看看你家寶寶運動達標了嗎?


如何讓寶寶愛運動?有的媽咪爸比說啦,我家寶寶不愛運動,就愛抱著手機PAD看,咋整?其實,世上只有兩種孩子:一種喜歡運動,另一種還不知道自己喜歡運動。只要正確引導,後者也是可以變成前者的哦~從小就讓寶寶經常動中國營養學會建議,2-6歲的孩子應該每天最少進行60分鐘的體育鍛煉。家長要從寶寶在草地上蹣跚踢小皮球時開始,就帶領他們動起來,逐漸培養運動愛好,形成運動習慣。

當以身作則的父母家長總葛優躺,又怎麼能指望寶寶愛運動呢?多和寶寶一起運動,能給寶寶營造運動氛圍,及時表揚鼓勵寶寶在運動中的進步還能讓孩子更願意堅持運動。讓寶寶學會享受運動的樂趣有的家長對寶寶的運動期望過高。

先別忙著看世界盃,先看看你家寶寶運動達標了嗎?


其實,對學齡前寶寶來說,掌握運動技巧不重要。陪寶寶看比賽、讓寶寶多嘗試,寶寶在運動中嚐到了“甜頭”,才能更願意主動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