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但也是一年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间段。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三伏时,人体阳气升发,经络气血流通,血液循环旺盛,正是养阳的时节。但是此时的很多坏习惯却可能让你湿气加重,百病缠身。

湿气过重会导致身体肥胖、长期便秘,甚至是精神不振,因此,一定要规避可能加重湿气的坏习惯。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吃饭“三不宜”

1. 不宜喝冷饮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炎热的夏季,不少人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此时一杯冷饮,可以及时消暑解渴,但是嘴巴爽快的同时,却给身体留下了不小的后患。

首先,冷饮会刺激肠胃,加速胃肠收缩,可能会导致胃痛的情况;其次,冷饮还会浇灭身体的阳气,阻碍阳气正常生发,易加重身体湿气。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女性,还会导致手脚冰凉、畏寒等情况。

2.不宜重口味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肠胃功能的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饮食就是适量、均衡。而太过于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则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不利于脾胃健康。

我们都知道脾胃是利水化湿的,一旦脾胃出现损伤,身体湿气自然加重。

3.不宜喝大酒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炎热夏季,晚上是吃饭喝酒的好时节,三两好友一起吃点烧烤,喝点啤酒,人场也变得快哉。

但是,这样喝酒,对身体健康大大不利。

中医上认为“酒助湿邪”,酒精是加重人体“湿毒”的关键因素,如果是凉啤酒,更会刺激肠胃,因此,大家一定要少碰酒精,不可酗酒,更不可以借酒浇愁。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睡前“三不做”

1. 不做湿发之人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洗澡是人们晚上经常要做的事,不过,在洗澡之后,也要记得把头发吹干,否则很容易让湿气进入人体。

头部是诸阳之汇,阳气在头顶集聚,经常头发未干就睡觉,容易导致湿气集聚头部损伤阳气而头痛。

所以,洗完澡后一定要保持头发干燥 ,要注意除湿气。

2.不做久吹之人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伏天里开空调能缓解酷热,但睡前千万不要对着低温空调吹,否则容易使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容易“热伤风”,甚至还会出现“空调病”。

并且,对着空调吹,湿气也容易乘机而入,损伤阳气。

3.不做生气之人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在生活中,不少女性常常会出现肝气郁结,事实上肝气郁结就是因为情绪不稳定而造成的。

肝气郁结时,体内气血的运行会受阻滞,脏腑也会受到影响,体内的湿气就无法顺利排出体外,势必加重湿毒引起的症状。

造成头发油腻、脸上爱起痘痘,大便溏稀、早起精神无力等症状。

三伏天怎么吃才养生?记住“喝一茶、吃二瓜、拍三处”,祛湿更健康!

喝一茶:蒲公英五方草茶

能够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很好地帮助身体改善各种不适症状。

做法: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苡仁0.7g、淡竹叶0.2g、五方草0.1g、槐花0.1g、芡实0.3g、绿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茶包即可。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中医解析:

蒲公英,擅长祛湿热,可泻火、利尿、除湿,改善湿热所致恶心、舌苔发黄等症,并且,蒲公英对于湿热引起的红肿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且有利尿散结之效,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更多毒素。

五方草,归肝、心、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之功效。

赤小豆,健脾利湿、消肿解毒。薏苡仁,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

淡竹叶以渗湿泄热见长。芡实,归脾、肾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

槐花可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绿茶不发酵,多种成分几乎都保留下来,祛湿效果最佳!

这几种搭配在一起,对于祛除湿热效果显著!

吃二瓜:

苦瓜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夏季,以苦养身

苦瓜味虽苦却是清热解暑、健脾开胃的“好帮手”。

在饮食中加入苦瓜,不仅有解暑功效,还能够缓解心烦,益气解乏。

丝瓜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丝瓜味甘、性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仅具有清热、解毒、通经络,还对痰喘咳嗽,热病烦渴有一定的效果。

因此,三伏天上火、便秘、痰喘的人可以在饮食中加入丝瓜。

拍三处:

1、补气:拍气海穴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位置:前部腹部的正中线,肚脐往下1.5寸,即两横指的位置。

方法:平时可以按揉气海穴或者用筷子、笔等按压住穴位来回旋转刺激穴位,每次3—5分钟,可以治疗以各种气虚为主的症状。

2、祛湿:排腘窝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功效:打通膀胱经,促排毒。

做法:把手掌搓热,来回搓擦两侧腘窝,间断按压穴位,也是以局部发热、酸胀为宜。

3、护心:拍极泉穴

三伏天祛湿季,谨记吃饭“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位置: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在腋动脉的搏动处。中医认为,此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汇集很多与心脏相关的神经和血管。

做法:按摩极泉穴时,用力一定要均匀缓和,慢慢的加大力量,以手臂产生酸麻感为宜。按摩的同时,最好配合深呼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