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就變成了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惠特曼

當父母的應該都有類似的感觸:孩子越小越容易引導。

很多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童年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沒能利用好這一階段,讓孩子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可能就一輩子都難改了。

然而,說到給孩子培養好習慣,很多爸爸媽媽就頭疼了:不是我不想給孩子培養好習慣,而是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呀!

其實,有個好方法就在我們身邊——講故事。

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我們經常發現,孩子和我們大人,感興趣的東西是不一樣的。而且,就算對於同樣的東西,感興趣的角度,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帶孩子到博物館去,想啟發一下他的探索思維,結果他卻毫無興趣,只想快快回家看漫畫;帶孩子到著名大學的校園參觀,本想讓他受點薰陶,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結果他卻和遇見的一隻小狗玩的不亦樂乎;……

我們往往忽略了調整自己的心態,其實換一種視角,就會發現,找到孩子感興趣的地方,抓住他的注意力,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事就是在營造一種能夠抓住小朋友注意力的語境。

當孩子被故事所吸引,他們不說出口,但本能地就會從其中汲取養分,被故事主人公的美好品質,良好習慣所感染。

那麼,有哪些故事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

今天,渝姐給大家介紹幾個。

1.圖書館的獅子:教孩子學會遵守規則

故事一開始就用“只要沒有違反規定,獅子也可以進入圖書館”的設定顛覆了我們的認知。

在這個有點荒謬的背景下,獅子像是孩子的化身,好奇、精力充沛、喜歡聽故事,渴望被接納。

同時他們勇敢、單純、真誠、善良,且懂得珍惜。

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這個故事其實講了兩層含義:

一是遵守規矩的必要;

二是有時候,打破規矩和遵守規矩同樣重要。

故事中,獅子的出現改變了麥小姐,讓這個故事充滿溫暖的情感,也告訴孩子:

要知道規矩,要遵守規矩,同時,也要知道規矩的邊界,必要的時候勇於打破它。

渝姐的觀點是希望每個家長都能陪孩子一起聽故事,而不是把故事打開,就不管孩子了。因為,很多故事,對家長也有啟示。

比如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學到:

和孩子一起訂立他能理解的必要的規則,然後給予充分的自由和違反規則時的提醒。

2.紫色、綠色和黃色:讓孩子不再亂塗亂畫

這個故事中的布麗吉德是個愛畫畫的小女孩,總是讓媽媽給她買彩筆,媽媽買了500支可水洗彩筆、500支氣味彩筆。

可是不久,布麗吉德就玩厭了,又讓媽媽給她買了500支怎麼洗都洗不掉的彩筆。

有一天,布麗吉德心血來潮,拿出一支紫色的怎麼洗都洗不掉的彩筆,塗在了自己的指甲上……

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有一個媽媽在後臺留言:

我家寶貝聽完這個故事說:“媽媽,我再也不亂塗畫了,要不然我也要變成髒小孩。”

故事通過這個頑皮小女孩把彩筆畫在自己身上洗不下來的故事,讓孩子意識到亂塗亂畫可能會有不好的後果。

每個人都喜歡美和乾淨的事物,孩子也不例外,當他聽完故事,有了“髒”的概念,自然就會覺得亂塗亂畫是不對的,就能養成良好的畫畫習慣了。

3.寒號鳥:教會孩子不懶惰

《寒號鳥》是中國傳統的寓言故事,故事講了一隻十分懶惰的寒號鳥,當秋天來臨的時候,喜鵲忙著築巢過冬,它在睡覺。喜鵲好心提醒它造窩,它卻置之不理,最後被凍死在了石頭縫裡。

這個簡單的故事,告訴小朋友不能懶惰和得過且過,要養成勤奮努力的好習慣。

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朗讀手冊》裡說:“你聽的詞越多,可以說出來或寫出來的才越多。”

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對於不識字的小朋友來說,語言能力和想象力都是建立在大量聽和大量吸收的基礎上的。

聽了這個故事,最近我家月月經常在家說:

“媽媽,我要飛出去找吃的了,要不然餓了就沒有吃的!”,“做窩!做窩!”,……

故事中簡單的語句,被孩子吸收後重新說出來,說明他對這個故事有了自己的理解。

這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是聽故事的意義所在。

4.我不是故意的:教孩子勇於承擔責任

這是“小兔波利”系列的一個故事,頑皮的小兔波利總是把事情變得一團糟,他把妹妹娜娜的娃娃給弄壞了,把弟弟馬尼的小木屋給撞塌了,把哥哥馬克的秘密地洞給毀了,還把媽媽給大家準備的藍莓給吃光了……

他戰戰兢兢地躲起來,聽到大家的指責聲更不敢面對了。

後來,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且幫兄弟姐妹修復好了被他弄壞的東西,還陪著媽媽一起去摘了藍莓。

波利忙了一天,最後得到了大家的原諒和媽媽的“親親”。

在這個時期,如果跟孩子談“承擔”,可能太沉重,容易讓他一知半解。

如果孩子總有疑惑,不妨讓他多聽幾遍這個故事,次數多了,他就能從小兔子身上學會主動承認錯誤,承擔責任了。

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有家長會在後臺問我:有時候孩子想反覆的聽同一個故事,怎麼才能讓他聽聽別的故事?

我想,這樣的情況應該不在少數。

其實,愛重複是孩子的天性,因為他們的理解能力還不夠,一個故事確實需要聽很多遍才能充分明白其中的樂趣,越小的孩子重複率越高,隨著年齡的增長,理解能力的增強,他們慢慢就會開始接受新的故事了。

給孩子聽故事,最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

所以,媽媽們不必擔心, 讓孩子充分理解透一個故事,要比聽很多故事,但是每個都聽得渾淪吞棗要好得多。

5.小偷波波:讓孩子知道不能亂拿別人的東西

這個故事是經典兒童讀物“米莉茉莉”系列的其中一本。

故事中的波波是個愛亂拿別人東西的小朋友,只要覺得別人不在,他就隨便偷吃別人的午飯、翻別人的書桌、……

有一天他被發現了,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幫助波波,帶他看了各種各樣的東西,並鼓勵他:“你能改變自己。”

最終,波波真的改變了自己。

故事不僅讓孩子明白亂拿別人東西的壞處,也啟發孩子在遇到像波波這樣的小朋友時,要學會適度的包容,幫助小朋友渡過難關。

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6.騎車旅行記:幫助孩子培養時間觀念

“米莉茉莉”系列還有一個幫助孩子培養時間觀念的故事——《騎車旅行記》,故事中不斷重複:

“不要遲到,絕對不要遲到!”

很多小朋友聽了以後,這句話就深深地印在他們的腦海裡。

最近送月月上幼兒園時,她的口中還會時不時的冒出這句話來。

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和孩子一起聽故事,就像和他手牽手到故事國去旅行,分享同一個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

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管再忙,每晚睡前,都陪孩子聽會兒渝姐講的故事吧!

(來自:渝姐講故事,關注聽更多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