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爆料:干房產中介到底能賺多少錢!

導讀:你正眼瞧過街邊那些不起眼的房產中介店嗎?你瞭解他們的操作模式嗎?你知道他們一年能收入多少嗎?

內幕爆料:幹房產中介到底能賺多少錢!

“我現在模式是一個月集中精力主攻一單,開張一單至少賺十萬,去年就是這樣幹,一年下來,賺了差不多小百萬吧!今年到現在為至,還算順利,上半年已經開了十幾單了!”

跟我說這些話的人叫小李,是以前我一家房企的同事,當時是公司一個不起眼的司機。2015年轉行幹中介,三年後我再見到他時,完全改頭換面,另一番模樣,開著寶馬5系,抽著名煙,談吐見識較之以前也都高了一個段數。

隨著近幾年樓市的火爆,身邊像小李這樣靠幹中介發家的不在少數。

一個不起眼的沿街小門頭,二三十平米的樣子,一年流水能做到數千萬,你信嗎?這是真實存在的,筆者去年年底參加了一個電商答謝會,有一家銷冠中介共交易了近百套房子,營業額上億。

普通大眾瞭解的房產中介無非是賣二手、幫人租房子。卻很少深入瞭解這個行業內幕。其實房產中介真正賺錢的模式遠不只如此。今天筆者就帶您一探究竟。

內幕爆料:幹房產中介到底能賺多少錢!

2015年左右,當時房地產市場遠沒有當下的火爆。那時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房地產市場,開行流行電商模式。這種模式完全區別以往開發商樓盤打廣告,然後等著上客,最終在售樓處成交的模式。電商通過顛覆式的線上線下結合,幫助開發商最大程度拓展客源,快速去化房源,當時很受開發商歡迎,可以說近幾年全國所有的樓盤基本都跟電商合作過,而且很多購房者也是通過電商購房的。

漸漸的,電商因為成本問題,把線上的廣告,以及線下的拓客費用,比如行銷、CALL客等統統省去,完全依靠幾乎零成本的中介客源。此時中介主業已經從二手房經營過渡到一手房的買賣。

一般電商會先同開發商簽定銷售代理合同,然後再分銷給二手中介。中介的取費一般有兩種,一是拿佣金,成交一套拿一套佣金,當然佣金要比電商從開發商那裡拿的要低一些。還有一種是約定底價包銷,賣出差價的部分歸中介所有。

不幸的是,這種營銷模式很快被一些樓盤的營銷人員利用。他們把自然來訪客戶,就是沒有通過中介來訪的客戶也倒給中介,成交後跟中介分佣金。當時,一些樓盤上到主要負責人,下到基層售樓員,幾乎都參與這種行業內俗稱“倒客”的行為。有些樓盤,年底總結的時候,竟然一套自然成交也沒有,也完是中介成交。

現在市場一箇中等體量的樓盤銷售額都不會少於十個億,按市場行情,項目清盤時,直接結算給銷售方面(含營銷負責人、售樓員或代理)的總佣金約在2%左右,這就是兩千萬。如果像上述樓盤那樣全部客戶都倒給了中介和電商,等於它們把這兩千萬全部收歸已有,這是一筆多麼可觀的佣金。

2017年開始,樓盤銷售太過火爆,電商作用減弱,一些開發商也慢慢發現了電商的弊端,開始取締與電商合同。

內幕爆料:幹房產中介到底能賺多少錢!

此時的中介也開始轉換模式,就出現了上面提到的這種。他們開始了一種隱性炒房操作,中介利用自己的資源渠道優勢,一旦發現有窪地房源,立刻下手。什麼是窪地房源?就是售賣價大大低於市場評估價的房源,如果有房主急於用錢變現、或者對房主估值認識不清,這種情況就會出現。中介此時如何下手?他們會先跟房主按照房主的出售價格籤一個買賣協議,搞到這幢房產的獨家銷售權,之後,中介會把房價提升到市場價差不多的價格,然後利用手中渠道盡快找到客戶賣出,這樣下來一套房賺個十萬八萬是沒問題的。

如果暫時找不到買家,而且房主又急需用錢怎麼辦?也有辦法,這個中介會聯合其它幾家中介,共同出資分期或全款買下這幢房子,等房子升值到心理價位再賣掉。當然他們為了避稅,不會跟房主簽定入網合同,只是一個書面的協議。

很多人平時只注意到中介門頭冷冷清清,一天上不了幾個客,累死累活帶買客看二手房,帶租客看房,拿一點微薄的佣金。可是你真正瞭解這些中介賺錢的內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