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裸辭的背後:我不要一成不變的生活

#95後平均7個月就離職#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據中新網報道,根據領英發布的“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第一份工作在職時間顯著縮短,95後平均7個月就離職,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2名18~35歲的職場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2.5%的受訪職場青年“裸辭”過,49.4%的受訪職場青年考慮過“裸辭”。

不滿意薪酬福利(52.1%)和不適應企業管理制度模式(51.4%)被受訪者認為是職場青年“裸辭”的主要原因。

相比70後與80後,95後在職場中表現出了明顯的個性,不會逆來順受,更具有主觀色彩,遭遇職場性騷擾,或者不公待遇常常直接挑明,甩袖走人,辭職的理由也有點讓人大跌眼鏡,貓去世了,做了雙眼皮手術,還有的上班遲到,按規定罰10元,00後員工放下300元,說了一句“包月”,淡定轉身。有的在上司提出加班要求後,果斷拒絕,直接寫了一封辭職信:我不需要待在一家不尊重員工時間的公司。

電視劇《大叔的愛》的一段臺詞曾經爆紅網絡: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後面還有另一句: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那些有車有房有娃的。相比於中年人,95後青年人擁有更多的選擇自由權。

在這大數據裸辭的背後,有一個特別值得我們去探究的問題,為什麼如今的年輕人熱衷於換工作?

  1. 年輕人有更多改變的勇氣。

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說:“人們之所以不願改變,是因為害怕未知。但歷史唯一不變的事實,就是一切都會改變。”而如今的年輕人擁有更多改變的勇氣。

從經濟層面來說:95後這代年輕人,出生在改革開放後的發展期,沒有經歷過物質匱乏的年代,部分95後家庭條件優渥,物質方面,父母給了充足的安全感。他們上學時期的零花錢有的能達到一個月的工資。看過更多的錢,一個月的工資在他們眼裡也就沒有那麼重要的。有的年輕人父母都是高知分子,對待孩子的教育也比較自由,使得95後從事工作大多按興趣出發。但是95後對金錢有個清晰的認知觀,認為工資就是自己的合理產出報酬。當他們付出的勞動強度遠遠高於支付的報酬,也會果斷辭職。

從思想教育層面來說:95後一代,思想更為自由,我們不像父母那一代,紅,專,每天打不完的雞血,熱衷於奮鬥,這一代人更關注自我世界的迷茫與困惑。想要看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在想什麼,你去看看熱銷書就好了,他能真實反映大部分年輕人最渴求的東西。以前是李嘉誠之類的成功學,後來是騎行旅行之類,如今一些青年作家則更專注青年人的孤獨。比起成功,他們更希望做一個真實而又自由的自己。媒體經常報道的月入上萬的白領插花,厭倦了大城市的設計師隱居田園,也恰恰反映於此。

之前有個95後的朋友,一份工作,只做了三個月就辭職了。外貌條件比較優秀,在上司暗示性騷擾之後,果斷辭職,並且把上司有挑逗意味的微信截屏發到公司討論組裡,敢招惹我,誰都不要好過,這是她辭職的心理路程。工作遍地都是,誰還會為了一個工作接受潛規則。

這是一個風口在不停變化的時代,每個行業的紅利期都有難以預測,大量的新興職業不斷湧現,因為年輕,95後有很多試錯的機會。退一步有退一步的歡喜,不在乎一條船上待到底。

  1. 拒絕成為眼神黯淡的中年人

一些人,辭職,是因為想成為眼裡有光的中年人,對生活,對工作仍保持信仰,不失樂趣。很多人,一份工作做了幾十年,失去專注,失去樂趣。以成熟自居,做著一些弄虛作假的事情。

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中有一篇演講叫做《年輕人,能為世界做什麼?》講道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尊重規則的老實人,往往一輩子都默默無聞,反倒是那些弄虛作假的人會名利雙收。於是乎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就經常有那些看著很有經驗的前輩過來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說,年輕人,你還不懂。

年輕人,能為這個世界做什麼?

我們不過是升斗小民,被時代裹挾。被房價,學區房,教育費壓得喘不過來的年輕人,但是有一件事我們都可以做到:我們這代人,在老去的路上一定一定不要變壞。擺攤賣小吃的不要用地溝油,做疫苗的保有良知,當老師的尊重保護學生,當那些眼神黯淡的中年人告訴你這所謂的職場法則,“想升職更快,你就得陪酒。”“想過了試用期被錄用,得有潛規則。”

不要被這些面目可憎的人誤導,保留自己的原則,保留自己做人的良知,守護好自己的底線,“我們年輕人和你們不一樣,我們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去讓自己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在這些因為拒絕潛規則裸辭的年輕人背後,我們看到了不妥協,以及做人做事的主見。

裸辭並不值得提倡,深思熟慮,或是隨心而為做下的決定都好,這些試錯的經驗都可以成為人生裡的一筆寶貴財富。在度過迷茫期後,做好自己的職業選擇,專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