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種食材,在東北被做成「大亂燉」,在福建就被做成「佛跳牆」

東北人喜歡吃燉菜,就像生活在東北的人性格一樣,簡單粗獷。無論什麼材料,只要能吃就可以推進一個鍋裡燉,雖然有時兩兩搭配,有時多種混合,但一陣大火狂燉之後,不同的東西消弭了彼此的界限,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全零距離。東北人生活在冰天雪地裡,為了抵禦天災人禍,養成了講義氣重情誼的性格,大家在一個鍋裡攪馬勺的飲食習慣,又拉進了彼此的關係,性格中的寬闊、大氣、熱情、包容完美地體現於燉中。

十八種食材,在東北被做成“大亂燉”,在福建就被做成“佛跳牆”

東北大亂燉

東北“大亂燉”,也叫東北“十八大亂燉”因為有十八種食材在其中。發明此菜者乃一幫要飯的乞丐。這些乞丐每天拎著破瓦罐到處要飯,並把飯鋪裡各種殘羹剩飯全部彙集在一起。 有一天一位飯鋪老闆出門,偶然聞到街頭有一縷奇香飄來,遁香而發現破瓦罐中剩酒與各種剩菜倒在一起。這位老闆因此而得啟發,回店以十八種各種原料雜燴於一甕,取名“十八大亂燉”,後來叫著叫著就簡化成了“大亂燉”了。

十八種食材,在東北被做成“大亂燉”,在福建就被做成“佛跳牆”

東北十八大亂燉

東北十八大亂燉的十八種食材:玉米、土豆、地瓜、豆角、茄子、辣椒、蘿蔔、胡蘿蔔、白菜、油麥菜、菠菜、生菜、西紅柿、排骨、凍豆腐、粉條、蘑菇、排骨或者肉。不用任何烹調技術,直接全部下鍋開始燉。去大東北旅遊,亂燉那是必須要吃的,用東北話來說就是:唉呀媽呀,賊拉香!哈喇子都淌地下了。

十八種食材,在東北被做成“大亂燉”,在福建就被做成“佛跳牆”

所有菜蔬摘好洗淨切好,和排骨一起下鍋

十八種食材,在東北被做成“大亂燉”,在福建就被做成“佛跳牆”

東北大亂燉可以出鍋了

十八種食材,在東北被做成“大亂燉”,在福建就被做成“佛跳牆”

盛盤

無獨有偶,與東北大亂燉相對應的也用了十八種食材的,是南方的福建的佛跳牆,佛跳牆的傳說是:福建風俗中有一個規矩叫“試廚”。按這規矩,新婚媳婦第一天上門,第二天回門,第三天須到夫家在大庭廣眾面前試廚,這是對新媳婦治家本領的測試。相傳有一個從小嬌慣的女子不會做菜,出嫁前因即將到來的試廚而發愁。母親為女兒想盡了辦法,最後把家藏之山珍海味都翻找出來,一一配製後用荷葉裝成小包,反覆叮囑女兒各種原料的烹製方法。

十八種食材,在東北被做成“大亂燉”,在福建就被做成“佛跳牆”

試廚

誰知這位新娘試廚前一晚到了廚房,慌亂中竟忘記各種烹調方法,正在無計可施之際,又聽公婆要進廚房。新媳婦怕公婆挑剔,見桌邊有個酒罈,匆忙中將所帶的原料都裝入壇內,用包裹原料的荷葉封住了壇口,又把這酒罈放在了快滅火的灶上,悄悄溜回了孃家。第二天,賓客都到了,卻不見了新媳婦。公婆進廚房,發現灶上有個酒罈,還是熱的。把蓋掀開,賓客們聞到香味都齊聲叫好,這就成了佛跳牆。

十八種食材,在東北被做成“大亂燉”,在福建就被做成“佛跳牆”

佛跳牆

佛跳牆的原料有十八種主料、十多種輔料互為融合。其原料有雞鴨、豬肚、蹄尖、蹄筋、火腿、雞鴨肫;有魚翅、海參、鮑魚、乾貝、魚高肚;也有鴿蛋、香菇、筍尖、竹蟶等共三十多種原料與輔料分別加工調製而成。

十八種食材,在東北被做成“大亂燉”,在福建就被做成“佛跳牆”

十八種主料的佛跳牆

1965年和1980年分別在廣州南園和香港,以烹製佛跳牆為主的福州菜引起轟動,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牆熱。此菜食物多樣,軟糯脆嫩,湯濃鮮美,味中有味,回味無窮,並能明目養顏、活血舒筋、滋陰補身、增進食慾。各地華僑開設的餐館,多用自稱正宗的佛跳牆菜,招徠顧客。佛跳牆還接待過西哈努克親王、美國總統里根、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等國家元首。

十八種食材,在東北被做成“大亂燉”,在福建就被做成“佛跳牆”

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牆熱

不過對於平常百姓家來說,做一道佛跳牆可能過於奢侈和麻煩了。沒有關係,用素食材料烹調的佛跳牆也是別有一番滋味,而且營養豐富!

素佛跳牆的八種食材:大豆芽 ,300克;大白菜,600克;紅蘿蔔, 200克 ;西芹 , 200克;香菇頭,200克 ;水 , 5000cc。把所有材料洗淨後放入湯鍋中,煮滾後轉小火熬煮約2~3小時即可

十八種食材,在東北被做成“大亂燉”,在福建就被做成“佛跳牆”

八種食材的佛跳牆

也可以是另外八種食材:發好的竹笙 , 2片 ;百靈菇, 15克;珊瑚菇,15克; 栗子, 15克;炸好的芋頭 ,15克 ;紅棗,15克;枸杞子 ,少許 ;素火腿, 10克;杏香菇 , 15克 ;花菇, 15克;素高湯 ,300cc; 鹽,適量。

十八種食材,在東北被做成“大亂燉”,在福建就被做成“佛跳牆”

素佛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