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说,宝宝更容易记住它们

0-1岁宝宝的听觉十分敏锐,而且对妈妈的声音特别熟悉。小编提醒大家:妈妈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除了要跟宝宝多说话,让宝宝处在有声语言的世界中,还要针对宝宝的记忆发展特点,有技巧地跟宝宝说话,这样宝宝更容易理解并记住。

这样说,宝宝更容易记住它们

方法1:经常跟宝宝说话

0-1岁的宝宝确实听不懂妈妈的话,但他已经开始识别声音了,五个月时就能区分妈妈的声音了。所以,声音成为宝宝认知和记忆的另一种途径。如果妈妈经常跟宝宝说话交流,那么妈妈的声音信息经过反复运作,就会储存到宝宝的脑子里,而宝宝就能学会通过对声音的回忆来进行辨别。

园园妈:我家宝宝叫园园,每次跟他说话前,我都先叫宝宝的名字。比如,每天早上,他起床时,我就会跟他说:“园园,起床啦!”在她望着我后,我再告诉她,下面是穿衣,胳膊要做啥,小腿要做啥。由于我经常这样叫她,在她很小时,只要谁喊“园园”,他立即循声望去。

方法2:喊“名字”

妈妈在跟宝宝说话之前,先叫出宝宝的名字。这样的叫法,有利于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当宝宝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后,也会加深对内容的记忆。

球球妈:每次带宝宝出门时,我看到什么都会给宝宝介绍。当宝宝六个月以后,我就不是单一地给他介绍,而是运用联想的方法给宝宝介绍事物。比如,当我带宝宝看到羊时,除了给宝宝介绍羊的外貌特征以外,我还会学着小羊“咩咩”叫。结果,宝宝不到一岁,他一看到羊也开始“咩咩”地叫。

方法3:用联想的方法给宝宝介绍事物

联想是促进记忆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增强宝宝的记忆,还可以启发宝宝的思维,让宝宝记住更多的东西。

阳阳妈:虽然宝宝很小,还听不大懂我说的话,但我一直坚持跟宝宝说话。不管是看到什么,我都会告诉宝宝。比如,我看到小草,我会告诉宝宝:“宝贝,这是绿油油的小草”。看到花朵,就告诉他:“这是白色的梨花”。虽然只是随意地和宝宝聊天,但我的话其实都储存到了宝宝的脑子里。宝宝会说话后,一次我跟他一起拼图时,我说:“蓝蓝的天”。宝宝立即接着说:“绿油油的草”。

​耐心提升记忆力

有些妈妈用一些方法来增强宝宝的记忆力,却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有时会比较着急,甚至责备孩子。其实,孩子记忆力的增强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妈妈需要耐下心来,科学练习,循序渐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