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是否有爱国英雄陈真真人?

张楠


陈真这个人名是存在的,这是《精武门》的编剧倪匡在《今夜不设防》中亲口承认的,因为他在报纸上霍元甲的治丧名单上看到了陈真这个名字,但影视作品中的故事却基本全是虚构的。

而霍元甲的后人则明确表示历史上并没有陈真其人,霍元甲的曾孙霍自正曾说,“陈真其实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霍元甲的土地自始至终只有刘振生一个人。”

因此,又有很多人认为陈真的原型就是霍元甲的土地刘振生,身为霍元甲的弟子,霍元甲将“传内不传外”的霍家拳教授给他,而在霍元甲遇害之后,刘振生暂时接管了精武门,后落发为僧,并不再以为刘振生为名,而对外自称刘庆顺。

从相关记载来推断,当时上海应该真的有陈真这个人,而且与霍元甲也熟识,所以才会出现在治丧名单上,但并不是霍元甲的徒弟。而编剧倪匡在创作的时候,只是借用了陈真这个名字罢了,而故事则是虚构的,或许部分也借鉴了刘振生的事迹。


香茗史馆


陈真在李小龙1972年原创电影《精武门》里出现,就此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武功高强的爱国大英雄,然而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那么,这个电影《精武门》中的大英雄陈真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呢?

在历史上真有陈真这个人,只是并非电影《精武门》里演绎的那样。据电影《精武门》的编剧倪匡披露陈真这个人物并非子虚乌有的,是他在翻查霍元甲的讣告时,发现霍元甲其中有一个弟子名叫陈真,结果写进了《精武门》之内,但电影里关于陈真的故事是虚构的,写着“东亚病夫”的块匾同样出自他的笔下。



还有很多人认为电影《精武门》中陈真的原型是刘振声,在历史上他是霍元甲的大徒弟,并且他与师傅霍元甲一起大战日本武士,因此关于陈真的许多传说都是来源于他。实际上,刘振声也并非是陈真,在霍元甲被日本毒死后,对他打击很大,他虽然暂时接管了精武门,但之后他落发为僧,从此在江湖神秘消失,他并没有像电影里的陈真一样为师傅报仇。

实际上,电影《精武门》中的陈真是编剧倪匡在1972年专为功夫巨星李小龙量身打造出来的,剧中很多陈真的故事都是虚构的。陈真的身世,应取自刘振声,带艺拜师;其性格应取自陈其美,敢想敢做,且有留日背景;其武功一定是取自陈公哲和陈铁生,着实的武术大家。

电影《精武门》中的陈真的故事是虚构的,陈真也并非是一个人,实际上他代表了当时千千万万不愿做“东亚病夫”的国人,陈真踢碎写着“东亚病夫”的块匾的壮举,是当时无数国人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他踢碎的不仅仅是一块匾,而是代表了国人从鸦片战争开始心中无限的愤怒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总之,历史上陈真确有其人,也是霍元甲的弟子,只是不为人所知。而电影《精武门》中陈真的故事更多的是虚构的,但他身上所体现的抗日爱国精神却是那个时代国人的真实展现。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影视剧中的陈真真的很帅,一身笔挺的中山装,一双腿功尤其凌厉,特别是在单挑虹口道场时,一脚踢断“东亚病夫”的匾牌,真是酷毙了,是我们80年代出生的人的偶像。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吗?网上查了资料,很可惜,这个人是存在的,但故事是虚构的。

这就如《隋唐演义》里的李元霸一样,历史上只是李渊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没被写进史书,在小说中却被塑造成了战神。著名作者倪匡自己也承认,陈真的故事是虚构的,是他根据李小龙量身定做创造的一个人物。当年倪匡在写小说时,曾经翻看了霍元甲的讣告,看到有名弟子叫陈真,但是这个陈真默默无闻,没有多少关于他的记载和传说。在倪匡的创作下,陈真才广为人所知,并且有不少动人的传说。

比较多的传说是,陈真是一名湖北襄阳路边的弃婴,被霍元甲发现,带回家中抚养。陈真本来体弱多病,并不受霍元甲的重视,因此没能从师傅那学到多少武功。但是陈真非常好强,想给师傅争气,因此常常趁师兄师姐练功时偷学,就这样学了不少武功。直到有一天陈真对霍元甲说:“我已经学会了迷踪拳。”霍元甲十分惊奇,从此对这位弟子刮目相看,并教了他不少武功。

霍元甲认为要救中国,光学武功不够,因此将陈真送去日本学习先进文化。1910年霍元甲突然病逝,陈真提前回国,发现师傅被毒杀的真相,于是就有了单挑虹口道场柔道流137人的壮举。后来,日本为了制止侵华借口,企图在上海日本使馆制造爆炸事件以嫁祸革命党人,陈真发现阴谋后,独身闯入使馆杀死当时的日本大使武田信雄,结果被日本人通缉,为了不连累精武会而主动献身,死于日本人枪口下。也有种说法陈真并没有死,而是逃离上海,移民菲律宾或马来西亚。

尽管是虚构的人物,也掩不住人们对这个人物的喜爱,并且在那个年代大大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