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牢記這3點,輕鬆解除徵信不良

大數據時代來了,一份好徵信報告,遠比你想的更重要;一次徵信不良,影響也遠比你想的更為深遠:近處有房貸、出行、高消費坐車等都受限制,遠的,最近媒體就報道,一溫州商人因欠錢不還徵信上黑名單,差點導致兒子沒法上大學。

那麼,當因各種緣故,徵信不良記錄已產生,那要如何去解除?徵信不良記錄會是永久的嗎?答案當然是:不是,要解除不良記錄,請先牢記這3點:

1、最大前提:還清本金和利息

不管因信用卡,還是因銀行貸款,任何徵信不良記錄,或黑名單記錄被產生,要想它們不再發酵或不變成“個人永久汙點”,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用戶先還清所欠的款項,包括所有本金和利息,先還清債務,才有往下走可能。

如果逾期較短,銀行或機構還未將記錄上報,用戶如主動和銀行致電協商,表明非惡意逾期情況,如果以前也是信用優秀,這樣你的不良記錄就有可能被銀行主動刪除。

2、會識人、少擔保、信用好

做朋友講義氣是沒錯,但講義氣到四處給人擔保就危險了:因為個人徵信報告中是專門有一欄來記錄個人過往擔保的歷史信用狀況的。也就是說,一旦你擔保的人出現信用不良,連帶你的個人徵信也會變不良。

當然,如果是關係很鐵的朋友,偶爾擔保也是情有可原,但次數太多就太危險。小編以為,再是朋友,具備識人眼光、同時謹慎操作都是必須的。因為一旦遇人不淑,這份因擔保產生的信用不良苦果,不管你如何彌補,都會持續很久才能被自動消除。

3、繼續使用、未嘗不是一種“彌補”

信用不良,尤其信用卡逾期一旦產生,一些用戶還掉欠款後乾脆註銷該卡,以為該不良記錄會因此消失。但事實並非如此。正確的做法是:繼續使用該卡,一定時間後,好的還款履約記錄就直接覆蓋不好的那份了。

而即便是其他類型貸款的信用不良記錄,繼續使用,保持良好的還款習慣,用履約記錄來“衝抵”不良影響,也未嘗不是一種良好的“彌補”措施。當然,能成功彌補的前提是:你的不良記錄程度不是“太嚴重”,沒有嚴重逾期或上黑名單。一旦達到“連三累六”的嚴重逾期,或乾脆上了徵信黑名單,那就只能還清欠款後、繼續耐心等五年來動消除,除此之外沒其他辦法了。

上述說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

個人徵信,不論對個人還是機構來說,都是個很嚴肅的事情,請務必保護好它。囿於各種現狀,目前一些國人對徵信認識並不充分,以為無論怎麼折騰,也耽誤不了太多事。可隨著經濟深度發展的實際需求,以及國家越發推崇信用社會、建立信聯等舉措的背景下,最終,一個人一旦失信多次,其面臨後果會是越來越嚴重的。

只要牢記這3點,輕鬆解除徵信不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