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退休,外來人張勇接班,讓阿里看上去像國企

馬雲的退休,外來人接班,讓阿里更像國企

9月10日上午。教師節。作為曾經擔任過英語老師的阿里創始人馬雲,選擇在這一天離開阿里董事局主席的位置,顯然早有預謀。或者說,這是一個精心選擇。

這份宣言的精髓如下,一年後的阿里巴巴20週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屆時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

是的,20年,彈指一揮間。馬雲的精明在於,他並沒有說現在馬上退休,而是選擇了一年後,給自己,也給投資人,以及外界一個緩衝期。

馬雲為何退休

在中國,企業家一般很難退休。尤其是那些民營企業,家族企業就更不用說了,不到死的那天,小老闆是不可能放手的。

為何?其實也很簡單,權力二字而已。

舉手這天,一人獨霸,這樣的誘惑,對於從小就收到儒家文化薰陶的中國企業家來說,這種滋味太美好。一旦擁有了權力,就不會輕易放棄。

馬雲的退休,外來人張勇接班,讓阿里看上去像國企

除非被奪走。

那麼,馬雲的權力是被人奪走了嘛?應該不是。

馬雲的聰明不用多言。在阿里內部擁有絕對的權威和控制力,如果他不想退,絕對沒有人敢於逼宮。

或許,正是因為聰明,馬雲選擇了退休。急流勇退,中國五千年曆史上幾乎無人能夠做到。

阿里上市了,世界經濟環境不景氣,種種原因,讓馬雲選擇在巔峰時段,悄然放下了權力,也放下責任。

接班的是外來人

誰來接班?

答案是張勇。

張勇,男,1972年出生,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他的成功,不用質疑。70後,正當壯年。

其實,一個經常被忽視的事情是,張勇不是阿里創始。他2005年加盟盛大,歷任財務總監、副總裁兼CFO,2年後,也就是2007年,

張勇才轉戰阿里。

換言之,當年阿里的十八羅漢中,馬雲沒有選擇他們來接班。而是選擇了一個職業經理人。

是的,張勇是一個稱職的職業經理人。

曾經短暫接班馬雲的陸兆禧應該算是和馬雲一起創業的老人,但是最終,馬雲還是選擇剝奪了他的王冠,自己繼續執政,直到這一次選擇了張勇。

對於張勇,科技君印象頗好。儘管張勇個子不高,172左右,也可能只有170,身形瘦弱,典型的南方人。他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自詡自己很長時間家在上海,在杭州沒有買房,經常從上海前往杭州辦公。當然,現在或許也已經在杭州定居。畢竟,他的膽子越來越重。

但無論如何,張勇是個有氣場的男人,也有氣質。這一點,相比馬雲更加明顯。當然,張勇的儒雅氣質需要眼鏡來加分。比如半個月前在杭州的速賣通大會上,科技君在現場看到戴了隱形眼鏡的張勇,發言時就和普通的中年男士差不多。

張勇沒有馬雲那麼多金句,但肯定是一個穩重的男人。而且,他的演講水平也不錯。

國企還是私企

阿里是什麼企業?應該算民營企業。

儘管阿里註冊地不在國內,也在美國上市。但中國公司,絕對是外界對阿里的最大標籤。

長期以來,我們總是貶低國企,稱讚民營企業。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對於大部分民企或者私企來說,領導人太重要了。而且有且只有一個。如果沒有這個老大,民企很可能馬上風雨飄搖。

近的不說,看看這幾天京東的強東事件,你就知道,再高的估值,也抵不過一個有奶茶的湖南蠻子。

再看看聯想,如果柳傳志離開了,你說誰會繼續看好聯想?

但國企不是這樣。國企是有組織的人。華潤很牛,但宋某進去了,一樣還是很牛。中糧、中化的老總來回換,人家還是五百強。穩定,是國企的命。

是的,科技君覺得,阿里在追求穩定,也正在把阿里的風格帶向國企範。

畢竟,要做一家102年的企業,阿里必須要追求可持續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