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串串能串起來的,除了美味,還有愛情

一把串串能串起來的,除了美味,還有愛情

四川人,不但愛吃會吃,更擅長於美食的創新與演繹。這種數量龐大的、能力與生俱來的擅長動手的美食家隊伍,很是令我豔羨。

就如同年輕的時候去成都玩耍,在白露節氣剛過的微涼夜晚,與朋友在背街小巷的無名路邊排擋,向店家要幾碟煮花生、豆腐乾、滷豬蹄、臘肉香腸一類,再佐之以江津老白乾。把盞言歡,甚是暢意。

朋友把此類小聚,喚做吃“冷淡杯”。

蓉城朋友的酒力,顯然不如當年的我。但也會爽快的碰杯即飲盡,口中大聲說道,請得鬧熱,吃得淡泊,今日請你冷淡杯,明年同遊少林寺撒!不多時間,便昏昏睡去。

那時,哪有歪嘴郎的身影。

再有的一個難忘美食,便是吃冷鍋串串。

所謂冷鍋串串,是由各種蔬菜、肉食切成方便串起來的形狀,用竹籤把菜品穿成一串一串,放入滷水鍋里加工煮熟。吃的時候,可按自己的喜好蘸油碟作料提味。

冷鍋串串常見的售賣場所,要比那冷淡杯,熱鬧的多。商場門口、影劇院都有人推著車在售賣。一眼看去,食客中的年輕姑娘要比小夥子多。

女孩把竹籤上的土豆片咬下一小口,喊男友把餘下的吃完。

此甜蜜舉動,當年叫秀恩愛,現如今,叫撒狗糧。

一把串串能串起來的,除了美味,還有愛情

2

雖然環境另說,但成都的飯店無論大小,大多都是乾淨整潔的。

現在回想,彼時成都街頭的冷鍋串串,和現如今的冷鍋串串,是不一樣的含義。

當年的冷鍋串串,應該是規模微縮版的常規串串。由街邊吃完以後數籤子的串串大排擋,簡化而成。

而串串和火鍋的差異,我理解的只是入口美食的裝盛方式和價格計算形式的不同而已。

一個於盤中綻放著鮮活的美麗,一個被竹籤鎖牢了滾沸的精華。

對了對了,四川還有冒菜哦。

沃日,寫著寫著就把自己寫暈寫糊塗了。

成品入碗的冒菜裡面,是沒有竹籤子的。

冒菜是串串中的少爺。

因為少爺都特麼的是懶蛋啊,原本該你抓著串串去鍋中煮沸的體力活,被人家店家給代勞了。

冷鍋串串中的藕片、土豆、海白菜、海帶、青筍、貢菜、萵筍、豆腐、西蘭花等常見素菜,都是我愛吃的。葷串裡面的郡肝、雞翅、脆皮腸、火腿腸,佐酒最佳。

去年春天,我去成都,晚上一個人在貝森路上散步。微風拂過臉龐,尚有一絲的寒意。

這條路前幾年一直冷清,去年因為有個商業綜合體的開放,逐漸熱鬧起來。

走過一個無名的街邊小店,見老闆正端著大號的不鏽鋼盆往蘸串串的作料桶裡添加紅油。色澤鮮亮透明紅潤的醇香紅油,散發出了迷人的辣味芬芳。瞬間,似乎連空氣都給感染的溫暖了起來,硬生生的,就拽住了我前行的腳步。

要上一大串蘸滿了紅油入味濃郁的藕片、土豆、郡肝,我扭臉喊老闆,來瓶歪嘴。

老闆咧嘴笑了,說,之安逸,會生活!

一把串串能串起來的,除了美味,還有愛情

3

週日中午,老瓦去逛大衛城。

成都太古裡那種傳統範兒與國際範兒完美結合的週末休閒遊玩吃喝購物的好去處,我相信在未來的鄭州,終究也會有的。

洋蛋到洋氣,不要太著急。

要給城市的蝶變與昇華,留足時間。

舉目望去,服裝配飾行業樓層中的疲弱與蕭條,和10樓、11樓、12樓以及負一樓美食區的人潮湧動熙熙攘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逛到快兩點了,走累了的我,選擇了去負一樓“我是你的菜”,吃串串。

他家的店長和我掛麵認識,笑嘻嘻的過來打招呼。

看著保鮮櫃裡排列整齊的串串,我還是點了幾種素串。

店長抓住竹籤根部,動作嫻熟的反手將一把串串在紅油鍋中充分浸透,放入盤中,給我端了過來。

挑一串還在輕輕的滴灑著紅油的土豆片,在面前輕輕晃動,一陣熟悉的香味,撲面而來。

哦,這是腦海記憶中,貝森路上那家無名串串店上的味道了。

嗯,沒錯。

隔壁桌上的一個漂亮姑娘,不小心將手裡的串串掉到了她自己的裙子上,剛進門的一個小夥子的眼力架是剛剛滴,立馬走過來,從自己身上掏出紙巾溼巾遞給她那個姑娘,讓她擦拭。

姑娘羞紅了臉,低聲說著謝謝。

小夥子微笑的看著姑娘,說不用客氣,加個微信吧。

我回頭看了看店長,發現他也在往這邊看。

我倆目光對視一下,不約而同的,都笑了。

一把串串能串起來的,除了美味,還有愛情

一把串串能串起來的,除了美味,還有愛情

《我是你的菜》

我是你的菜你就要把我含在你的嘴裡

只有含在嘴裡

你才能感受到我的溫暖與甜蜜

細細咀嚼輕輕吮吸

直到把那最後的一絲甘甜飲盡吧

只留下無味的殘渣與淡淡苦澀

然後然後然後

你把我慢慢的傾吐於整潔的胡桃木桌面

從此兩不相欠

從此各奔西東


...................

今天是2018年9月8日,恰逢白露節氣。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秋波盈盈,歲月靜好。我是瓦爾特,我在記錄著鄭州的點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