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川味「麻婆豆腐」,道盡「粉頸紅顏」的「自強史」

麻婆豆腐,川味小吃,嫩滑鮮活,麻辣爽口。作為一道成本不高的開胃菜,它最開始在民間流行,經過幾百年的傳承,現在已出落成"能登大雅之堂"的川味翹楚。它的足跡不止遍佈整個中國,早在上個世紀它就已經遠渡過重洋,在國際餐桌上爭得了一席之地。

舌尖上的川味“麻婆豆腐”,道盡“粉頸紅顏”的“自強史”

"麻婆豆腐"為什麼叫這個名字?這要追溯到清朝時期。據說,當時在成都,有個叫做"萬福橋"的碼頭,這裡作為水路要道,整日船來船往,商賈僱傭的下人和當地碼頭工人、腳伕雲集。在碼頭不遠處,有一家袖珍小食館,小食館的主人竟是兩個"弱女子"。在當時,人們的傳統封建觀念十分濃厚,覺得女子本該是"一門不出,二門不邁,深鎖閨閣",所以對小食館由"兩個女人"來打理,很是費解。

舌尖上的川味“麻婆豆腐”,道盡“粉頸紅顏”的“自強史”

那麼,究竟是什麼的原因,致使兩個"弱女子"不得不來拋頭露面呢?這裡頭還有個悲傷的故事。話說,溫家有三子四女,七姑娘小名巧巧,生得天生麗質,又聰敏過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臉上長了幾顆雀斑。巧巧姑娘長到十七歲那年,便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了做木材行的陳公子。兩人成婚後,琴瑟和諧,相親相愛。但是,好景不長,陳公子和巧巧因歹人從中作梗,和婆婆鬧翻,小兩口單獨分家出來住。

舌尖上的川味“麻婆豆腐”,道盡“粉頸紅顏”的“自強史”

分家後,陳公子摒棄了舊業,到幾里地外的"馬家碾",在一家做菜子油生意的榨房裡謀了個工人。不久,因為其勤快實幹,又有見機,很快被升為管事的掌櫃。因為這位陳掌櫃待人親厚,又能處處體恤窮苦人的艱難,所以很受下面夥計的擁戴。於是,夥計們但凡有進城路經陳家時,總都要捎帶一些吃食或其他小物件給巧巧,就當是對陳掌櫃的回報。

這時,巧巧的小姑也因和兄嫂不和,搬出來和巧巧住,兩個女子便做些針線活來掙些零錢。本來這樣下去,生活得也還不錯,可偏偏天不遂人願,不久後陳掌櫃便在金堂翻了船,殞命在馬家渡。由此,巧巧和小姑的生命中,迎來了最大的轉折,兩人的生活陷入拮据。溫家和陳家此時也曾出面來接人,但兩人已經習慣了原來的生活,不願再回去。

舌尖上的川味“麻婆豆腐”,道盡“粉頸紅顏”的“自強史”

為了維持生計,姑嫂兩人決定自強,於是經營起"小食館"來。小食館因為收費合理,給的量也很足,味道又可口,所以很快便打出了知名度,許多碼頭工人、腳伕都紛紛前來用餐。這天晚上,就在店鋪快要打烊的時候,來了幾個飢腸軲轆的客人,因為附近找不到吃的了,買菜也來不及了,所以巧巧姑嫂只能將就著來做這一頓飯。

巧巧略微思索後,把豆瓣細細剁碎,把豆豉拌進去,兩者混在一起爆炒。又加了少量湯汁,又把已經切成塊狀的嫩豆腐放入,添加了調料和肉末,最後起鍋的時候,再把一勺辣椒麵和花椒麵均勻鋪灑在表面。至此,她自己也沒有把握這盤菜能不能合眾人的胃口。但條件限制,也容不得他們挑剔。飯菜上桌,幾人開吃,才嚐到那一碗"大雜燴"的豆腐,幾人便紛紛稱讚。很快,幾人就將桌上的飯菜一掃而光。

舌尖上的川味“麻婆豆腐”,道盡“粉頸紅顏”的“自強史”

有了這一段經歷後,巧巧便故意試著來做這道菜,不想這一嘗試,便成就了"麻婆豆腐"的百年曆史。巧巧的嘗試,收到了廣大食客的追捧,食客們把這道菜親切的稱呼為"麻婆豆腐",一來是說巧巧臉上有雀斑,而來是指這道菜是麻辣味的。今天,"麻婆豆腐"經過不斷改良,味道越發精美,是當之無愧的川味小吃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