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卻越來越饞甜食,這糖癮從何而來?

得了糖尿病,卻越來越饞甜食,這糖癮從何而來?

李源被診斷為糖尿病已經有3年了,這3年控糖生活的滋味真是一言難盡,不過好在血糖還算平穩。但最近一段時間,李源的控糖路走得有點艱難,原因是他越來越喜歡吃甜食。家裡吃西瓜,他自告奮勇地去切,結果一邊切一邊往自己嘴裡放;女兒吃冰激凌,他也會不由自主地拿過來咬上一口。看著老婆和女兒“鄙視”和責怪的眼神,李源也有點奇怪,自己原來對甜食並不感興趣,怎麼現在卻越來抵制不住甜食的誘惑呢?

得了糖尿病,卻越來越饞甜食,這糖癮從何而來?

疑惑之下,李源和身邊的同事兼糖友張童聊起了這個話題,結果張童一拍大腿:“還真是,我原來雖然也愛吃甜的,但沒有現在這麼誇張,看見甜食就忍不住!

看來,這種越是應該控制糖的攝入,越忍不住吃甜食的情況在糖友中並不少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僅僅是心理的原因,還是糖尿病和甜食這兩個本不太可能相連的名詞之間,實際上存著的一不留神就會打通的秘密走廊?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得了糖尿病,卻越來越饞甜食,這糖癮從何而來?

心理因素?確實存在!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做禁果效應,指的是越是被禁止的東西,人們越要得到手。有句外國諺語表明的也是這個道理,那就是:禁果格外甜,

甜食對於糖尿病人來說,就相當於這個禁果。當你想吃就可以吃的時候,人們並不會把它當回事,可當它成為禁品的時候,糖尿病人都會對它產生更多的關注,甚至會不由自由地吃起來。來點通俗化的比喻,就像陳奕迅的歌《紅玫瑰》裡有一句歌詞所說的那樣,“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在很多糖友面對這些“得不到”的甜食的時候,心動的感覺便會油然而生。

得了糖尿病,卻越來越饞甜食,這糖癮從何而來?

然鵝,糖癮來得並不是如此簡單

在2型糖尿病患者當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會發生胰島素抵抗。研究表明,當我們吃飽了之後,人體內的一種被稱之為瘦素的由脂肪組織分泌的蛋白質類激素就會向大腦發送信號,在它的調節下,我們的食慾會得到控制,會感覺快樂,並且精力充沛。

而胰島素會通過直接刺激及促進脂肪組織合成等間接方式來提高瘦素的分泌水平,如果出現胰島素抵抗,就會引起瘦素水平下降,令大腦以為身體一直處在飢餓當中,會形成一種持續的不快樂。

而碳水化合物特別是糖的攝入,會促成使人感到幸福和神經傳導素——血清素的合成,令人產生幸福感。於是,為了讓這種幸福感取代不快樂的感覺,人會本能地攝入更多的糖和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人的糖癮就是這樣形成的。

得了糖尿病,卻越來越饞甜食,這糖癮從何而來?

戒掉糖癮,你該如何做?

1.讓“得不到”變 “限量”,緩解“嚮往焦慮”

我們都知道,堵不如疏,適當地放寬對糖的攝入限制,可以大大降低糖友們對於糖的“渴望”。生活中,糖尿病人絕對不能吃糖的錯誤觀點是導致糖友們談糖色變的一個主要原因。其實,除了葡萄糖等單糖會導致血糖快速升高不建議攝入外,只要我們在進食的時候控制好熱卡總量,糖的攝入並不需要嚴禁,尤其是多糖類食物,升糖指數並不高,同時還可以增加飽腹感,是不需要禁食的。

增加飲食的多樣性也是減低人們對於某種食物過度關注的有效辦法,除此之外,還可以適度地吃一些添加無熱量的人工甜味劑,以滿足糖友們對於甜味的追求。

得了糖尿病,卻越來越饞甜食,這糖癮從何而來?

2.藥物、生活方式雙重把控,減輕胰島素抵抗

許多藥物具有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作用,使得胰島素得以充分發揮作用,如確認胰島素抵抗的情況存在,糖友們一定要遵守醫囑,及時用藥。除了使用藥物治療外,適當的生活方式改變也會減輕胰島素抵抗有一定的作用,如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並且進行有規律的運動,以降低體重。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如鉻和釩的缺乏與胰島素抵抗有一定相關性,也可以諮詢醫生,在飲食中適當補充三價鉻離子和微量元素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