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聲再起!班輪市場下一起大型收購何時出現?

據勞氏日報消息,繼收購赫伯羅特失敗後,達飛輪船正在尋找下一個併購目標,同在海洋聯盟的長榮海運被認為在它的目標收購名單裡。據消息人士透露達飛輪船準備40億美元爭取收購長榮海運。然而,僅僅一天後,勞氏日報又報道了長榮海運否認的消息,稱最近媒體猜測達飛輪船正在就收購該集團進行談判“只不過是謠言”。

收購前的媒體戰和心理戰並不鮮見,“否認”也許並非是真的否認。我們不妨認真分析一下,班輪運輸業下一起大型收購的可能性。

首先,從排名和規模上看,最有可能被收購的公司是誰?

根據Alphaliner截至9月11日的數據,運力規模在前十位的班輪公司依次為:馬士基航運、地中海航運、中遠海運集運、達飛輪船、赫伯羅特、ONE、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太平船務以及現代商船。


收購聲再起!班輪市場下一起大型收購何時出現?


首先從最新的傳聞說起,長榮海運排名全球第7,擁有116.90萬TEU、203艘船舶的運力規模,手持訂單近50萬TEU、73艘船舶。假如達飛輪船真的收購長榮海運的話,兩者現有的運力規模將達到381.51萬TEU,將超越地中海航運,位列全球第二;加上手持訂單的話,將達到455.60萬TEU,約佔全球總運力規模的20%,將超越馬士基航運,成為全球第一。這麼來看的話,雙方的運力規模應該可以獲得監管機構的通過,當然在某些航線上可能需要作出適當讓步。

仔細分析前十大班輪公司,馬士基航運、地中海海運、中遠海運集運以及達飛輪船應該屬於第一集團,赫伯羅特、ONE和長榮海運屬於第二集團,陽明海運、太平船務和現代商船屬於第三集團。

因此,如果僅從規模上分析的話,除了第一集團,處於第二集團和第三集團的班輪公司都有可能被收購,而不僅僅只是長榮海運。

其次,從企業性質和談判難易程度而言,最有可能被收購的公司是誰?

前十大班輪公司中,處於第二集團和第三集團的6家班輪公司中,ONE為日本三家航運巨頭整合集運業務而成,屬於日本最大班輪公司;陽明海運在經過一系列減資再增資的操作後,加大了官股的比例,相當於中國臺灣地區的國有企業;現代商船在韓進海運倒閉後,已經成為韓國國家班輪公司。由此看來,上述三家公司被出售的可能性不大。

還有三家公司,分別為赫伯羅特、長榮海運和太平船務。鑑於赫伯羅特完成收購阿拉伯輪船不足一年,此前又拒絕了達飛輪船伸出的“橄欖枝”,因此,筆者認為起碼在最近一年內,赫伯羅特被收購的可能性比較小。

剛剛於9月1日度過了其50年誕辰的長榮集團除了長榮海運之外,還有長榮航空,此外還跨足航太科技、國際連鎖酒店、鋼鐵製造等領域。儘管海運業務是長榮集團的基石,但是既然東方海外也可能被收購,處於家族控制之下的長榮海運的出售也並非不可能,關鍵取決於張氏兄弟對於集團未來的謀劃。

太平船務屬於新加坡私人企業,由張允中創辦,其經營航線主要為區域內航線。作為家族企業,太平船務在未來也將成為被競相收購的“高危對象”。傳聞中似乎就有中遠海運集運試圖收購太平船務。那麼,收購方從中遠海運集運換為馬士基航運或者達飛輪船也有可能。

再次,從企業的估值和價值而言,最有可能被收購的公司是誰?

我們可以羅列下近幾年班輪市場重大收購案的交易價格。達飛輪船2015年收購東方海皇,共計花費約35億美元。馬士基航運收購漢堡南美共計花費37億歐元。中遠海運和上港集團收購東方海外共計花費約63億美元。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隨著市場上易被收購的標的公司越來越少,其價值也就變得“待價而沽”起來。而筆者在此探討的大型收購,其交易價格應該不少於上述價格。

因此,文章開始消息人士透露的達飛輪船籌集約40億美元擬收購長榮海運,就變得難以置信起來。長榮海運與此前的東方海外相比,其規模還略勝一籌,假如東方海外價值63億美元,何故長榮海運只值40億美元?

隨著大型班輪企業的估值越來越高,收購也就變得越來越艱難。上半年,主要班輪公司陷入大面積虧損,規模效益固然是長期目標,然而,處於資本市場和股東對於企業盈利的嚴峻要求下,大額收購資金的來源與收益都需要好好思量。如此看來,筆者認為,下一起大型班輪公司被收購還需要一段時間積澱,現階段應該會處於接觸和試探的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