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籍香港學者爲百餘名精神疾病患者家屬「療心」

楚天都市報10月8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鄧盛強 陳識)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我國目前有700萬到800萬精神分裂症患者,約佔精神殘疾的70%,該病是導致精神殘疾的主要疾病,給家庭造成嚴重負擔,除患者治療康復外,一些患者家屬同樣面臨焦慮抑鬱情緒,對患者家屬的心理干預也日益引發關注。

42歲的武漢籍香港樹仁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周德慧,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如何選擇更好的方式,為這些照顧者們“療心”。她將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屬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學的敘事治療相結合,用“講故事”的方式,讓病患家屬來分享自己心中的感受,找到自己的夢想和生活的意義,3年來幫助了百餘個病患家庭。日前,記者對周德慧進行了電話採訪。

病患家屬的淚水讓她想要去幫助

42歲的周德慧小時候住在六渡橋,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上世紀90年代末,她從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畢業後,因為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去往德國攻讀心理學博士,在德國學習、生活、工作了10年時間。

8年前,她跟隨香港籍的丈夫回到香港工作,先後就職於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並於2013年來到香港樹仁大學任教。在多年的個案治療和學術研究工作中,她關注到,不少患有精神病的人的家屬,不僅存在著對疾病的認識上的不足甚至誤區,同時,家屬在長期面對和照顧病患的過程中,其本身情緒也受到影響,不僅有照顧的壓力,也有對未來的擔憂,雙重心理壓力讓不少家屬也出現了心理障礙。

數據顯示,大約三分之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長期存在慢性症狀,社會功能受損。而約30%-6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與家庭成員生活在一起,對於患者的康復,家屬需要承擔和付出很多。

“我曾接觸過一位50多歲的母親,兒子十幾歲時患上精神分裂症,剛開始病情控制得不太好,經常復發,她辭職一心一意照顧兒子,近10年來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在外人面前,她總是保持笑容,表現得很堅強、正能量。不為人知的是,她因為長期照顧患病的兒子、擔憂未來而患上抑鬱症。在外人面前總是強壯笑臉的她,其實一直在服用抗抑鬱藥物。在一次分享課上,這位母親終於肯信任家屬小組, 第一次肯在人前落淚, 釋懷壓抑多年的心結……”周德慧說,這樣的情況,在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的家屬中並不少。

周德慧看到這些病患家屬的痛苦,一直希望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她說,精神疾病是多因素髮病,有基因遺傳的因素,而社會和家庭環境則是重要的誘發因素,幫助患者家屬不但可以減輕家屬的痛苦,還可以幫助患者康復。周德慧用一個生動的比喻說明了其中的道理,她說:“家庭就像孕育生命的土壤,支援家屬,其實就像改良土壤,為精神病患的康復提供了活性基礎。”

她表示,目前,精神康復的理念由單純的“康復”轉向“復元”,“元”是指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復元”不是以恢復發病前狀態為目標,而是一種充滿活力的生存方式,是“經歷後的成長”。 “復元”是全方位的,它也不單指症狀的控制和消除,更指復元者可以充滿生命力地面對工作、家庭、社交等多方面的挑戰,愉快的生活的狀態,“需要全方位復元的不僅僅是患者本身,更是整個家庭。”

借“講故事”讓家屬悅納自己重塑生活

如何幫助這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屬?目前,不少精神衛生機構普遍採用的方法是,對病患家屬進行心理教育,通過講座、面對面溝通等方式讓家屬瞭解該疾病的特點、瞭解患者、進行自我心理調節等,這類心理介入模式在幫助家屬獲得精神疾病知識方面有其效果,但並沒有很好地挖掘家屬本身的能力。

周德慧根據多年研究和實踐經驗,將對病患家屬的的心理教育和敘事治療相結合,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她介紹,敘事治療是透過“故事敘說”的方式,用專業心理治療方法調動每個家屬自己的內在能力和資源,讓他們明白自己除了是照顧者的身份外,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讓他們悅納自己,想到自己還有哪些想做的事情,鼓勵他們用內在的能力來應對各種狀況,重塑自己的生活。“將心理教育和敘事治療相結合,簡單來說,就是將外在與內在的力量相結合,幫助病患家屬。”

50多歲的香港劉女士(化姓)過去是名交誼舞愛好者,曾在多項業餘國標大賽中獲獎,自兒子十幾年前患上精神分裂症後,丈夫在外賺錢養家,她則辭去工作、放棄愛好,一心一意照顧兒子。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復是個漫長的過程,十餘年來兒子的病情時而反覆,也讓她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曾經開朗活潑的她寡言少語,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一次偶然,她參加了周德慧組織的病患家屬課程,和以往幾十上百人的講座不同,這是10人左右的小組課,大家圍坐成一圈分享感受。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在那次講課中周德慧通過“不速之客”的故事和“生命之舞”的活動,讓她重新找回自己翩翩起舞的那份自信和對生活飽含地熱情。。

周德慧透過引入“不速之客”的比喻,啟迪家屬們思考他們與“不速之客”(精神疾病)之間的關係,並讓大家分享如何去應對。有的家屬都說想要趕走“不速之客”。有的家屬發現這個不速之客卻是和自己的家人捆綁在一起的,趕走它就像是在趕走自己的家人。”劉女士體會到,“當這個不速之客存在時,不妨跟它和平共處,在可能的情況下,讓自己和兒子都生活得更好些”的道理。而在“生命之舞”的活動中,家屬們領略到“其實照顧者和患病者之間的關係,就像兩個舞伴,‘照顧者’只有多去了解舞伴的步伐,才能做到他快我亦快,他慢我亦慢,彼此配合, 享受舞蹈,而避免因為節奏不一, 踩到對方腳的情況”。劉女士說,兒子康復期間,總是走路慢悠悠的,給人感覺很懶散,為此自己和兒子偶有摩擦,她後來才瞭解到這其實是藥物的副作用,多了份理解和尊重之心,讓她知道,得了精神疾病的人,首先是人,也需要被尊重,被理解。

那次家屬課程,彷彿打開了一扇窗,讓劉女士心中有了光亮。她說,自己充分認識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復是起伏性的成長,而不是直線的成長;而孩子今天的狀況不好,並不代表未來一直不好,因此她始終是抱有希望的,和兒子的相處中也更包容和有智慧了。如今,劉女士的兒子康復狀況也一直較為穩定,她在照顧兒子之餘,也重新撿起跳舞的愛好,朋友們都表示,她整個人更陽光積極了。

據統計,過去3年,周德慧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了百餘個病患家庭,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未來希望幫助更多江城精神病患家屬

在幫助這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屬的過程中,周德慧自己也時常被家屬們所深深感動。

一次治療課中,40多歲的單親爸爸林先生(化姓),先跟大家講了自己是如何花了半年的時間,教自己患精神分裂症的15歲兒子如何去買菜、做飯的經歷,後來又分享了一個故事:一次賽跑競賽中,一名選手摔傷了無法接著跑,其父親本想扶他去休息,但該選手堅持想走完全程,父親於是陪著他走完,當他們到達終點時,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也許我的孩子因為生病,註定只能這樣‘走’完整個生命的賽程,但我就想盡自己的能力陪伴孩子一起去走。”林先生還說,自己知道自己有天會離開,但他希望那時,兒子至少能有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能力,那樣就足夠了。

“這個父親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也為他有這樣的生命信念而喝彩。”周德慧說,這個父親,也使自己進一步認識到,雖然精神病患者的後期康復問題不少,但在家庭裡,愛的確足以承載整個精神病患者康復的過程,“只要把家屬們的愛調動起來,把他們的信念調動起來,和專業人員攜手運用大家的智慧,共同促進患者康復。”

數據顯示,武漢目前約有重型精神疾病患者12萬人,輕型精神疾病患者30萬人。身為武漢人,多年來,周德慧副教授也和家鄉的精神衛生機構——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有聯繫和交流。今年8月,她受到該中心康復科的邀請,和香港家連家心理教育機構的義工老師們一起來到該中心,用心理教育和敘事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對武漢的近30名康復期精神病患的家屬進行了為期3天的培訓,獲得家屬們的點贊

在培訓中,她也借一個名為“老麻雀和小麻雀”的故事,告訴病患家屬,當患者在康復期時,可適當讓其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交活動、家務、工作等,這樣才能讓其相關能力得到建立和鍛鍊。70歲的患者家屬張女士表示,該培訓讓自己收穫良多,讓她知道,如今,對於精神分裂症的治療,控制症狀並不是終極目標,努力使患者重新迴歸社會,重新為家庭與社會所接受的綜合治療,才是正確的精神分裂症治療方向。“我之前十幾年從不捨得讓患病的兒子做家務,在那次培訓之後,我已經開始慢慢教兒子做飯了。”她說,這麼好的培訓,希望以後能經常參加。

據悉,10月16日,周德慧將再次來漢進行康復師的授課培訓。周德慧表示,未來自己會經常回到家鄉武漢,和武漢的精神衛生專家們一起攜手,共同致力於研究和實踐適合江城精神病患家屬的心理干預、精神病患的康復模式等,以造福家鄉更多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