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王李自成爲什麼坐不穩皇帝位?他缺乏這幾種能力

明朝末年,風起雲湧,陝西漢子李自成出身草莽,世居陝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後因丟失文件而下崗。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

當時中原災荒嚴重,社會階級矛盾極度尖銳,部下李巖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部隊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起義軍中的主力軍。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並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佔西安。次年正月,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

在擊敗明將孫傳庭之後,除東北之外已經沒有勢力和李自成相抗衡。那麼,為什麼李自成僅僅在北京當了42天皇帝,而後就迅速失敗呢?更令人深思的是,李自成為什麼沒有成為劉邦、朱元璋,像他們開創一番基業,反而滅亡得如此神速?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能力和他所經營的事業是應該成正比的。劉邦、朱元璋雖然出身不好,但能夠知人善任、謀略得當,反觀李自成,他本人素質是有極大的缺陷的,這導致他本人在滅亡明朝之後沒有很好地把握住這個勝利果實。

闖王李自成為什麼坐不穩皇帝位?他缺乏這幾種能力

李自成部隊進北京時畫像

首先,作為一個推翻王朝的領袖,李自成鼠目寸光,毫無遠見

他曾經這樣說過:“陝,吾之故鄉也。富貴必歸故鄉,即十燕未足易一西安。” 公元1644年,李自成大軍已經兵臨京城下,將北京城圍了個滴水不漏,李自成兵強馬壯,士氣正盛,崇禎孤立無援,可謂坐守孤城。

而這時候,李自成竟然找太監杜勳去和崇禎帝商量——別打啦。他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那就是崇禎能夠犒賞百萬軍餉,並且封自己為西北王,劃地而治,那麼自己就撤兵退守西北,永不還京。崇禎如果答應條件後,李自成還可以為崇禎充當“滅火隊員”,攻打其他起義軍,還能夠幫助他攻打滿清。但崇禎義正辭嚴地拒絕了。

李自成的這一要求,無疑是和項羽滅亡秦朝之後,“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一樣的屌絲心理。他沒有統一天下,取而代之的胸懷。

其次,李自成缺乏有效能力和管理才幹。

劉邦為何能成就帝業而項羽不能?攻下咸陽之時,劉邦與民約法三章,秋毫無犯,贏得一個好名聲。而項羽呢?燒宮室,殺子嬰,殺宮人,無惡不作。朱元璋與李自成一樣農民出身,當年攻下南京卻能禮賢下士,安撫民眾,最終成就明朝三百年的基業。

李自成攻入京城之時雖坦言: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但是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大順軍在京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了養活龐大的軍隊,他專門頒佈了《掠金令》。他的好兄弟劉宗敏對拷掠一事樂此不疲,還特意命令部下做了五千副夾棍,夾棍上有稜,鐵釘相連。如果你不乖乖給錢,那就對不起了,把你的手足夾碎!他還讓人在門口立了兩根柱子,好對一些不配合的官員施行凌遲之刑。飽嘗鐵拳的明朝官員不無憤慨地說:“是豈興朝之新政哉,依然流賊而已矣。”

李自成先把當官的錢全被收颳了,底下的官兵又開始搶掠平民,凌辱民女。很快,京城的百姓們便看清了他們的真面目——不過是一群土匪而已。

而且李自成他連自己的好哥們劉宗敏都鎮不住,說到底,他們只不過是好哥們,根本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上下級。進北京前,劉宗敏拍著胸脯向李自成保證:“哥哥,我聽你的!”可進了北京,劉宗敏帶著農民軍四處拷掠明朝官員。

這時候的李自成看不下去了,他對哥們講:“你們為何不幫助我做個好皇帝?”可劉宗敏根本不買賬,直接回了一句:“皇帝之權歸你,拷掠之威歸我,你別廢話!”李自成默而不語,堂堂大順政權的皇帝竟然沉默了。這在朱元璋當主子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發生的。

闖王李自成為什麼坐不穩皇帝位?他缺乏這幾種能力

影視劇中闖王李自成形象

第三、李自成缺乏大局觀。

攻佔紫禁城後,他沒有清醒的意識,此時他應該團結明朝殘餘勢力,集中優勢對付清軍,他倒好,做了一系列讓人寒心的事。

首先,他侮辱了上吊自殺的崇禎皇帝,把他從煤山上拖下來,還公開公示三天,寒了天下人的歸附之心。焚燒明朝的太廟,叫朱明的列祖列宗全部滾蛋!說得好聽,要為崇禎皇帝舉辦“禮葬”,實際上,他所施捨的那點“禮遇”,還不夠噁心人呢。

其次就是之前說的拷掠前朝舊臣,屠戮虐殺無辜,在北京大搞白色恐怖。其實,農民政權裡也有高人,可是,擋不住最高領袖腦子不清楚。比如,李自成麾下的名將李巖,他早就坦率地規勸:“以不殺收人心”;李自成偏偏沒往心裡去。明朝大臣自然不敢投奔於他,轉而投靠了多爾袞。

第三沒有完成轉型,匪氣不改。如果說,對貪腐成性的明朝官員發洩私憤,還有情可原,那麼,對無辜百姓下手,則徹底暴露了農民軍的“匪氣”。他們的確開始趁火打劫了,所謂“殺人無虛日,大抵兵丁掠搶民財者也”。劫掠還不算,又規定了新政策:“令五家養一賊,大縱淫掠,民不勝毒,縊死相望。”對無辜百姓來說,朱明皇帝當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前門驅虎,後門進狼,橫豎沒好日子過。老百姓能不絕望嗎!

第四不審時度勢。李自成最大的敗筆在於,間接導致了滿清的入關。他的部下劉宗敏搶奪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還拷打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當時的吳三桂據守的可是山海關,吳家的一個家丁逃出北京城,跑到山海關向吳三桂告狀。吳三桂惱羞成怒,發誓絕不投降,還要發動山海關全部兵力雪恥。

李自成沒有好言安撫,反倒還覺得吳三桂對自己不敬,直接帶兵攻打山海關。吳三桂走投無路,直接投降了滿清。李自成攻打山海關元氣大傷,直接被滿清一頓吊打,最後才狼狽逃回西北。此時,滿清佔領中原之勢已無可避免。

1645年四月份,多爾袞的八旗軍與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擊敗李自成的大順軍。李自成隨後退出北京,僅僅一個月後,他在湖北九宮山下被山民砍死,年僅39歲。

一下崗驛卒(李自成最早從事的職業)死於一農民之手,結局充滿了隱喻般的黑色幽默。可嘆這一切,殺人“真兇”那個叫程九伯山民根本不知殺的是誰,只是與和他外甥一起在山中小屋看著草地上的大馬傻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