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校教師的組成,離不開中年骨幹教師的砥柱支撐

構建“和諧校園”主要是以人為本,在校園內,除了學生之外就是教師,教師的和諧發展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內容。

(一)促使學校和教師之間的和諧互動

我校十分重視每位教師的內在需求,鼓勵他們通過合理渠道提出訴求,並儘量創造條件幫助解決,使教師和學校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提升素質方面,鼓勵中青年教師通過多種途徑參加高學歷進修

(二)促進相同學科教師之間的和諧互動

教師之間的和諧發展,同一學科教師要摒棄文人相輕、同行是冤家的陋習,不同學科的教師要打破畫地為牢的學科壁壘與偏見,走綜合型教師發展之路。我校推出的“集體備課制度”就是同一年段相同學科的教師先拿出各自的教案,進行集體討論,選擇其中較優秀的教案,並參考其他教案反覆加以補充和完善,最後形成統一的授課教案。在考核力度上,組室考核超過個人考核。如年段統考中,如果某門學科的年段總平均分達不到學校預先提出的要求,就扣去這門學科所有任課教師的統考獎以及組室考核分。只有在全段總平均分達到學校要求的前提下,再考核各教師所任教班級的成績,成績特別優秀者,再摺合成相應的分值,在個人考核中予以體現。這樣就把備課組裡各教師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形成“組榮我榮,組衰我衰”的局面,促使各備課組成員精誠協作,為學生提供一流的教學服務,備課組裡各教師在相互學習、相互合作中,自身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一個學校教師的組成,離不開中年骨幹教師的砥柱支撐

(三)推動新老教師之間的和諧互動

一個學校教師的組成,既需要年輕教師的活力和創造力,也需要中年骨幹教師的砥柱支撐,更需要年老教師的底蘊和經驗。我們根據不同年齡段教師的特長,推行了“師徒結拜”活動,新進校的年輕教師選擇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向其拜師學藝。在平時備課、授課、改作、班主任工作等各個教學環節,師傅對徒弟進行全程輔導。近年來,我們還將“師徒結拜”的內容擴展到思想領域,“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師傅以一流的敬業精神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為徒弟立下了典範,使“新中精神”通過這種途徑“薪火相繼”。事實證明,“師徒結拜”活動並不是單純的徒弟受益,年輕教師剛邁出大學校園,帶來前衛的教學理念,這對師傅的教學思想也是一個觸動,這樣就起到了相互學習、互相促進的作用。“師徒結拜”活動對營造互幫互助的校園環境、促進教師之間的和諧發展,其效果也是顯著的。

一個學校教師的組成,離不開中年骨幹教師的砥柱支撐

必須提及的是,經過這幾年來的實踐,我們發現,構建和諧校園不是靠幾天或幾年就可以完成的,因為和諧不是一種停滯的、凝固的靜態,而是一種積極的、前進的動態。在校園裡,今天和諧了,明天又會被新出現的矛盾所打破,我們又要去做新的努力以爭取達到新的、更高的和諧。因此,和諧校園的構建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系統工程,靠點滴積累,惟有持之以恆,不斷進取,方能取得成效。

一個學校教師的組成,離不開中年骨幹教師的砥柱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