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與人工智慧結合,能否實現「1+1大於2?」

人工智能(AI)、區塊鏈無疑是當下最為熱門的技術。隨著這兩大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兩者相提並論,探討AI與區塊鏈融合發展的可能性。

當先進的生產力人工智能和先進的生產關係區塊鏈結合以後,世界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呢?

人工智能遇到的瓶頸

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機器能夠勝任一些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複雜工作,自人工智能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但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雖然展現了相當大的潛力,但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還是主要針對大型企業,對於較小的實體而言太過昂貴。

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結合,能否實現“1+1大於2?”

為什麼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會如此昂貴呢?

人工智能的發展受到數據與算力的制約,二者都是人工智能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人工智能的任何模型都需要大量數據,而數據的來源就面臨著兩方面的問題:

1.數據的使用權和擁有權難以分離

試想,一家公司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了海量的數據,該公司將使用權出售給別的公司,而數據一旦經過複製就可以無限使用,該公司辛苦收集而來的數據相當於只能掙一次錢,這就會有兩種結果:單次數據售賣的價格會很高或者數據使用上會有很大的限制。

2.數據隱私問題

數據公司收集了大量的數據,但這些數據中包含了多多少少的數據隱私,有很高的法律風險,所以這些數據十分敏感,不能夠直接使用,還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代價來保證數據不會洩露。因此,很多有價值的數據只能在自己公司內部使用,無法產生更大的價值。大企業在數據獲取上擁有極大的優勢,小企業難以發展。

其次是算力成本問題:

算力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技術保障,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動力和引擎,極大的影響了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人工智能對算力的要求很高,也就意味著人工智能公司需要花費很大的價錢在購買算力和搭建計算中心上,會造成極大的浪費。

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結合,能否實現“1+1大於2?”

區塊鏈+人工智能將會改變什麼?

1.開放的數據市場

區塊鏈能夠有效的解決數據的使用權和擁有權難以分離,數據隱私洩露等問題,構建一個開放的數據市場。

在之前的文章《互聯網時代如何保障我們的個人隱私?》中融數鏈就曾提出:企業進行用戶身份的識別和驗證時,在遵守用戶隱私規定的條件下,建立一個有利可圖的數據庫,這個數據庫基於區塊鏈,用戶可以在擁有數字身份的同時維護自身隱私,並且只允許特定組織或個人訪問、儲存、分析或分享個人數據。

通過區塊鏈的能力,用戶自主決定將什麼數據設置為私密,什麼數據可以公開放到區塊鏈上,每一次徵用這些數據都在用戶的掌控之中,不能輕易篡改,而數據價值變現也更加公開透明化,從而有效地解決了數據的使用權和擁有權難以分離和數據隱私的問題。

2.降低算力資源耗費

融數鏈結合在網格技術20年的耕耘,首創智能網格化工作流,重新定義工作流程和條件,並將點對點的資源進行匹配,即算力與需求的結合,撮合之後再進行任務協同,最終達成數據業務協同和數據計算協同。

這樣的設計實現了人工智能企業提交需求,融數鏈將點對點的資源進行匹配,由每個挖礦節點進行計算,讓人工智企業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得較多的算力,有效降低了算力資源耗費,解決算力成本高昂的問題。

3.智能區塊鏈管理

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的結合並不只是區塊鏈為人工智能解決問題,人工智能也能反過來優化區塊鏈。區塊鏈需要大量的處理能力來完成任務,而人工智能自動化的業務處理和智能化的決策能夠使區塊鏈智能合約更加智能。

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結合,能否實現“1+1大於2?”

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目前仍處在發展的早期階段,距離大規模的實際運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我們仍能從目前落地的一些應用和正在進行的研究中窺見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