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會心甘情願離開房地產!房企排隊「換馬甲」,到底爲了啥?

從業績構成來看,主航道業務仍是房地產

今年以來,改名的房地產企業有點兒多。

保利、龍湖、萬達、珠江、遠洋等多家地產公司紛紛將企業名稱中的“地產”二字去掉,幾大房企中名稱保留“地產”字樣的已經所剩不多。新一輪房地產板塊排隊“換馬甲”,引發市場熱議。

在行業增速放緩、競爭日益白熱化的存量時代,今年已有多家房企通過更名來淡化地產概念,加強轉型升級,以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不過,從這些房企當前的業績構成來看,主航道業務仍是房地產,房企真正的“去地產化”目標短期內難以達成

1

房企紛紛“換馬甲”

根據房地產研究機構克而瑞發佈的研報,2018年以來,至少已有10家房企啟動更名工作,去除“地產”“置業”等字樣,用“集團”等字樣取而代之。

9月12日,保利地產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全票通過,同意公司將名稱變更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月初,萬科旗下的城市公司“深圳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更名為“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

除保利、萬科以外,今年以來,朗詩綠色地產更名為朗詩綠色集團有限公司;“中駿置業”更名為“中駿集團”;“大連萬達商業地產”更名為“萬達商業管理集團”;“龍湖地產”更名為“龍湖集團”;“時代地產”更名為“時代中國”;“合景泰富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更名為“合景泰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美的地產”更名為“美的置業”;“中航地產”更名為“中航善達”。


沒有誰會心甘情願離開房地產!房企排隊“換馬甲”,到底為了啥?


更早一些時候,2016年也曾出現過一波房企“更名潮”。彼時,恆大地產更名為“中國恆大集團”,方興地產更名為“中國金茂”,遠洋地產更名為“遠洋集團”,雅居樂地產更名為“雅居樂集團”,K2地產更名為“石榴集團”。

截至目前,行業TOP10中(根據克而瑞CRIC研究中心上半年統計數據),公司名稱中仍有“地產”字樣的房企僅剩中海地產及華潤置地兩家。

多家房企回應,進行變更的原因是擴大經營範圍。有專家表示,更名頻現與房企自身的戰略調整有著直接聯繫。很多企業不再單純強調地產業務,這是為了更好地實現綜合化或複合化地產業務的發展。比如,在商業地產、租賃業務、地產創新等方面發力,這也從側面說明房地產市場正處於階段性調整時期。

2

“換馬甲”為了啥

房企“換馬甲”,引發“地產公司不做房地產了”“房企扎堆‘去地產化’”等聲音甚囂塵上。


沒有誰會心甘情願離開房地產!房企排隊“換馬甲”,到底為了啥?


保利發展表示,“保利地產”的企業名稱已無法涵蓋當前的業務佈局,更名是為了體現公司多元化的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快“兩翼”(房地產金融和社區消費服務)業務市場化發展。而萬科也稱,深圳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進行變更的原因並非“去地產化”,而是擴大經營範圍。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強調,更名是基於自身能力、戰略視野和業務協同的設計。

沒有誰會願意心甘情願離開房地產,房企更名也不意味著想要離開房地產。”新城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歐陽捷表示:“更名不代表退出,恰恰相反,潛心主業,卻不欲人言,多元化,實則難行。”

數據也支撐了這個觀點。房企名稱去“地產”,但對房地產主業並沒有放鬆。今年1—8月,全國房地產銷售面積突破10億平方米,創下同期歷史紀錄。同時,前8個月房企依然重視土地儲備,其中拿地超過200億平方米的房企有24家。

業內人士指出,

房企更名並不意味著轉行,一方面是房地產市場不再是遍地黃金的階段,發展轉向是必然選擇。另一方面,最終目的或是為了融資。現階段涉房地產的融資監管較嚴,經營範圍擴圍可以加大融資力度。


沒有誰會心甘情願離開房地產!房企排隊“換馬甲”,到底為了啥?


專家表示,“去地產化”其實不是去掉房地產,而是多元化發展,房地產還會是這些企業比較主要的一個經營方向,只是在每個企業裡的比重各有不同,但肯定還會是主業。“改名字其實是企業多元化發展的一種表現。”

有評論認為,房地產行業是天然的整合池、鏈接源,除了傳統住宅需求之外,圍繞多種多樣的居住需求,如房地產+物流、養老、旅遊、醫療等,可以不斷延伸業務。近年來不少房企已經開始了多元化探索,改名正是這種探索的一個外在表現。

雖然業務佈局走向多元化,但如何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仍是房企轉型中面臨的難題。

3

邊“換馬甲”邊拿地?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期發佈的《2018年1-9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排行榜》,截至今年9月30日,碧桂園、萬科、保利繼續保持排行榜冠軍、亞軍、季軍地位,其中,碧桂園以1198億元拿地金額繼續位居榜首,萬科以1163億元穩居第二位,保利以869億元穩居第三位,三家房企的拿地金額均超800億元,碧桂園和萬科更是以超1100億元拿地金額領先行業。而TOP10企業今年1-9月拿地總金額達6994億元。


沒有誰會心甘情願離開房地產!房企排隊“換馬甲”,到底為了啥?


由此,龍頭房企拿地似乎依然保持著“大手筆”,這讓坊間又出現了這樣的聲音:一邊改名“換馬甲”,一邊繼續斥巨資“瘋狂”拿地?

知名地產專家韓世同指出,上市房企基本是以土地持有量和土地成本來進行估值、判斷未來發展的,土地儲備對其股票等的走勢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企業依然重視土地儲備。不過,他還提到:“其實有些土地儲備很充裕的大型房企已經不著急去拿地了,一方面是因為要轉型,另一方面是需要去讓現有的土地發揮最好、最大的效益。此外還有一些中小房企就不同了,前幾年‘地王’頻現,動輒就是要十幾個億、幾十個億的資金才能開發的項目,參與門檻高,所以目前這類企業的土地儲備其實不見得充裕。”

綜合整理自:經濟日報、華夏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