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典故:人人都能行的念佛法門

諦閒老法師在金山的時候。一天,從家鄉來了一位老鄉,正是老法師小時候的小夥伴,是個手藝人,就是過去人們常說的“鋦鍋匠”。

這個手藝人找諦閒老法師說要出家,要認他做師父。諦閒連連擺手說:“你不行!歲數這麼大,沒念過書,學經教自然是學不了;苦行你又受不了,你出家不是自找麻煩嗎?”勸了手藝人多次。可是手藝人還是堅持非出家不可。

佛門典故:人人都能行的唸佛法門

諦閒老法師不得已,說:“你一定要出家,就得聽我的話。”

手藝人說:“那是當然!我認你做師父,你的話我一定聽。”

諦閒老法師說:“你這麼大的歲數了,現學經教也來不及了,你就直接修行。你出家以後也不要受戒了,我給你找個小廟,你就是老實唸佛,不要出廟門。”

諦閒老法師囑咐他說:“寧波信佛的人很多,差不多每個鄉村都有小廟,都有人信佛、拜佛。我給你找個小廟,在裡面什麼都不需要,你只須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黑夜、白天不間斷地念,什麼事也別管,到時候吃兩頓飯,我給你找好功德主。”

諦閒老法師辦妥了這件事情。手藝人便一個人到小廟住了下來。手藝人每天的兩頓飯,都會有功德主來做,想到老法師告訴他的這個修法,準是個好道,準能得好處。具體什麼好處,他也不知道。

手藝人還是非常聽老法師的話,只要睡醒了,就唸佛,不出廟門,哪也不去。繞著唸佛累了,就坐著唸佛,非常精進。

佛門典故:人人都能行的唸佛法門

就這樣唸了三、四年。

有一天,他告訴做飯的人說:“明天你不用給我做飯了,我不吃午飯了。當地有幾個親戚朋友,出去看看。”

回來後,他又對做飯的人說:“明天也不用來做飯了。”做飯的人以為又有人請他吃飯了。

第二天,做飯人惦記著師父,就去小廟看看回來沒有。來到門口就喊話:“師父吃飯回來了?”裡面沒有人答應。走進屋裡,看見師父站在床鋪邊,臉朝向窗外,手上拿著念珠。仔細一看,師父已經死了!站著死的,唸佛站著死的!

佛門典故:人人都能行的唸佛法門

諦閒老法師得到消息趕來,手藝人就那樣直直站立了兩三天了。諦閒老法師非常的讚歎說:“不錯啊!你這出家沒有白出,比那個當大法師、當方丈住持的高明得多了,像你這樣的成就不多啊!”

唸佛法門,人人都能行,也不用把教理弄明白,只要肯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準能往生佛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