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能:退休的人民教師,卻永遠也閒不下來

9月5日,在港北區奇石鄉寄宿制民族小學,記者見到退休教師廖永能時,他的辦公桌上正摞著一沓獎狀和筆記本,還有一份學校“學習活躍分子”的名單。他今天的任務是把獲獎學生的名字和班級填寫在獎狀和筆記本上。“閒著也是閒著嘛,能做多少是多少。”廖老師說道。

廖永能:退休的人民教師,卻永遠也閒不下來

已過花甲之年的廖老師原來是港北區奇石鄉寄宿制民族小學副校長,大半輩子都是在學校裡度過,從事教育工作近40年,在上世紀90年代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鄉村教師”。自2011年退休後,他不但沒有遠離校園,反而還為學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校領導看我閒不下來,也出於對我身體的考慮,怕我以前高速運轉的腦袋一旦閒下來就憋出毛病,乾脆在民小給我留了個辦公桌,讓我有空就過來幫忙。

剛退休那兩年,民小的校園還沒建好,人員也沒到位,我還給民小做了兩年的門衛呢。”說起退休後的工作,廖老師笑容可掬,毫不掩飾自己能夠發揮餘熱的欣喜之情。

廖永能:退休的人民教師,卻永遠也閒不下來

最讓廖老師自豪的是作為“中秋起義烈士紀念碑”講解員這一份工作。2013年5月,“中秋起義烈士紀念碑”被定為港北區“黨的群眾路線學習教育基地”、“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在紀念碑園裡建立“中秋起義紀念館”。教育基地需要講解員,鄉政府也有意培養年輕一代,可是年輕一代對當地的歷史不太瞭解,拿著稿件照本宣科,起不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最後,還是找到了有過“民兵幹部營”、“業餘通訊員”、“農村放映員”、中秋起義革命鬥爭史“調查記錄員”等經歷的廖老師。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除了一些基本信息,廖老師在講解過程中還穿插革命活動中的一些生活趣事,令人耳目一新,大家都被他的幽默風趣所感染,產生了繼續聆聽的興趣和意願。2014年至今,廖老師已講解100多場,受教育人數達5000多人次。來參觀學習的人員有時候三四天來一批,有時候一天來三四批,廖老師不厭其煩,反反覆覆地給大夥講解。“在做講解員之前,每年清明節我都會帶著學生去紀念碑園掃墓,給他們講老一輩的革命故事。”

廖永能:退休的人民教師,卻永遠也閒不下來

廖老師還是個文藝宣傳工作愛好者,他參加的奇石街文藝隊,經常協助區文體局到各村做文化宣傳工作,各種民間樂器,像二胡、笛子、葫蘆絲他也能熟練演奏。“我今天晚上還要到別的村參加演出呢,主要是拉二胡,彈電子琴,給他們伴奏。”

廖老師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現在分佈在全國各地,有從政的、經商的,還有和他一樣成為教師的,他們都各有成就。廖老師聊起他們的時候,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