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需打破固有利益格局

职称评定重考核结果,职称成了教师收入的标志和铁饭碗,聘任岗位一成不变,许多教师有职称无岗位,乡村教师评定难等问题,严重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有关部门为此出台了职称制度深化改革的系列政策。我以为,教师职称改革先要革除固有弊端。

一要废除职评重结果的陋习。当下职评,教师虽然要笔试、上课、说课或面试,还要借鉴年度考核结果等,但恰恰忽视了学生信任度和家长满意度的测评,忽视了教师的自我研修和引领教师成长等过程性考核。也就是说不少教师都是在评前才“百米冲刺”,其实早已丧失了读书学习的习惯和反思跟进的耐力,有些只抓尖子生的考分,有些歧视“问题学生”和“学困生”,有些还存在着赌博、有偿家教和搞第二职业等有悖师德的行为。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需打破固有利益格局

这些教师如果职称评得越高,不但伤害学生,而且误导同行,更会损害教育形象。为此,评审部门和学校除了听取多方意见、公示见“阳光”,除了对有悖师德行为者“一票否决”,除了坚持实践为重的评审立场等,应加强过程性考核,引导他们重视自我研修,重视课堂教学的反思跟进,重视陪伴和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促使他们真正立德树人。

二要打通职评“肠梗阻”。一般说来,能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其业务水平相对较好,他们既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又要落实工资待遇。但是当下不少城镇学校有些教师评上高级虽然多年,因为聘任岗位有限且一成不变,加之他们又不愿分流支教,致使这些教师一直没有获得聘任,至于很多年轻优秀教师更是无法晋升高级职称,可是乡村学校恰恰因为缺失高级教师的学术引领,所以产生了教师职称的结构性失衡。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需打破固有利益格局

教育部门应根据职称评定结果及时调整聘任岗位。譬如,一年一度或三年一轮增加或变动岗位聘任的指标,引导和鼓励城镇获评高级的教师下乡支教,既为他们的岗位聘任提供机会,又给年轻优秀教师晋升高级腾出空间,更为改善乡村教师素养提供智力支撑;同时要为乡村教师“放水养鱼”,单独出台职称评审和聘任政策,鼓励更多乡村教师通过自身努力,能获得相应职称,使职称红利真正变成他们安心工作的新引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要淡化职称工资。职称其实只是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也即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抑或只代表他们评前的业绩。可是当下的职称之所以牵动着教师的神经,主要是职称与工资的结合太紧密。一名教师不管工作如何努力,如果评不上更高一级的职称,工资级别就晋升不了,也就无法享受到更高的薪酬待遇。其实大家的工作性质都一样,所承担的工作量也差不多,即使要拉开工资的差距,根据“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应该考核其教书育人的业绩;所以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高级教师,谁挑的担子重,谁的工作业绩突出,谁就应该拿更高的工资,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的信服。所以,正确处理好职称与工资的关系,才是职称改革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

四要打破职称“铁饭碗”。 不少教师职称评聘以后,已经提高了待遇,得到了实惠,应该“闻鸡起舞自奋蹄,撸起袖子加油干”,但是他们依旧“不在状态”或者“状态不佳”;教师职称“能上亦能下”,口号其实一直在喊,为何“只打雷,不下雨”?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到位。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需打破固有利益格局

“水不流动要变臭,人无压力要懒惰”。如果我们真想用职称的杠杆去撬动教师专业再发展,先要打破职称“铁饭碗”。为此能否抓好以下两点:

第一,加大考核力度。学校既要整合各种考核,致力减轻教师的考核负担,又要破除“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考核“走过墙”的陈规,如果考核不合格,该缓聘、低聘或解聘的,应该坚决执行,而且要坚持“优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评聘原则,废除论资排辈陋习。

第二,构建评聘动态机制。一方面,实行“人在一线有岗位,退出一线无岗位”的评聘模式,加大“鹊巢鸠占”的清理力度,坚决杜绝非教学人员继续霸占教师岗位的现象,切实保障一线教师的核心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强聘后管理。把职称岗位聘用和教师资格相捆绑,共同实行定期注册制度,引导教师不敢也不能懈怠,以此杜绝教师评前表现积极、聘后激情减退的“冷热病”,促使教师职称名副其实,永葆职称的“青春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