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爾虞我詐,我的武俠夢更強烈了

查良鏞,筆名“金庸”,以“鏞”字一分為二而成。主要武俠小說著作並被編劇為武俠經典影視作品的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越女劍》。從1955年在報刊創作第一部連載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開始,直至1972年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

現代社會爾虞我詐,我的武俠夢更強烈了

這些作品打破了傳統的八股寫法,無論是寫情、述景、敘事、言志,皆能匠心獨運,自成一格,尤其在刻畫人物方面(楊過、小龍女、西門吹雪、張無忌、張三丰、陸小鳳、蕭峰、韋小寶、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等等),更見功力。

金庸說:武俠小說和其他小說一樣,也應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節容易被人遺忘,而個性鮮明的人物,可以保持長期的價值。他的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闡明:著迷於看小說,文采也可能很斐然。

金庸中等身材,經常身著筆挺的駝色西裝,系一根紫紅底裡斜條領帶,十分精神,愛打抱不平。年少時考取浙江聯合高中,只為“瞧不得他(訓導主任)有事沒事就辱罵學生”的種種行徑,便仗義執言,用筆來討伐他。

截取一小段他諷刺訓導主任的文章《阿麗絲漫遊記》:“阿麗絲小姐來到校園,忽見一條色彩斑斕的眼鏡蛇東遊西竄,伸毒舌,噴毒汁,還口出狂言,威嚇學生:我叫你永不得超生……”,文中“眼鏡蛇”指的就是戴眼鏡的浙聯高中訓導主任(政教處主任),訓導主任的名言就是——我叫你永不得超生。

訓導主任看到文章,氣得全身發抖,立馬跑到校長那裡哭訴:“請立即開除他。”幾天後,查良鏞被勒令退學了。這是他的第一次被開除的經歷。隨後,他便轉到衢州中學,唸完了高中。

查良鏞高中畢業後考取四川重慶讀大學,唸的是外交系,希望成為一名外交官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由於看不慣學校裡不良的校風,他再次因大膽直言,於是遭遇了平生第二次開除,外交官理想因此幻滅。這正印證了一句話“生活給你關上一扇窗的時候,同時又為你打開了另一扇窗”至理名言。當然,前提是要健康。

金庸於1972年底公開宣佈封筆:“如果沒有什麼意外,《鹿鼎記》是我最後的一部武俠小說了。”。近幾年,因為對之前發表的作品不太滿意,也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激發了他的創作動力,他又把這十四部長短不同的小說,逐字逐句地認真修訂,有些章節還進行了改寫,然後重新出版,一共是三十六本。這樣的精神難能可貴,平時我們寫了一篇作文都懶得再翻看呢?

有人問他哪幾部比較滿意,他覺得自己喜歡感情較強烈的《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飛狐外傳》等。就寫作而言,長篇比中篇、短篇好些,後期的比前期的好些。他對自己的作品更是精益求精,凡事必求有出典的精神值得後輩們學習。

他的武俠小說的創作不是胡編亂造,而是有一定的歷史依據,還有極為偉大的藝術創造。例如,《射鵰英雄傳》書名出處也可循。金庸說:“‘射鵰’是中國北方一個民族由來已久的武勇行為。《史記》李廣傳有云,李廣曾說‘是必射鵰者也!’王維有詩:‘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讀者看到這裡,不能不為金庸對自己作品高度負責的精神所感動。

他的《書劍恩仇錄》寫到乾隆,《碧血劍》中寫袁崇煥與李自成,《倚天屠龍記》中有朱元璋,《鹿鼎記》中有康熙,金庸用了三分歷史七分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而古龍設置的小說環境幾乎沒有明確的歷史背景,任讀者馳騁想象。金庸寫江南,寫塞北,寫武當山,寫少林寺,都有詳盡的具體描述。真是“古龍俠氣如雨後空山煙雨濛濛,金庸武俠似人世間的春花秋月”。

為什麼他寫作能有這樣的成就?其一,在吸取中國古典小說傳統寫法的基礎上,又時而圓熟地運用西方心理描寫手法。其二,寫作都能前後呼應,一氣呵成,構思精密,環環相扣。其三,金庸是學問家,寫作作風十分嚴謹,他擱筆之後又把十四部小說大改了一次,他當過電影編劇,編過報紙,擅長寫言論,是個博學之士。

有人採訪他,談到他的武俠藝術與意境,大師語帶幽默地說:“現代社會雖爾虞我詐,但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喜歡生活在現代社會更勝於武俠世界。”

受人歡迎的李詠天堂當主持人了,我沒想到過要寫點什麼,因為我不怎麼看綜藝的節目,也就對他沒什麼感覺。金庸去了,我想應該寫點什麼了,因為他的書,我讀過一點點。他的武俠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則陪伴自己度過了一個(80後)的武俠夢時代。

一代武俠大師落幕,而我的思想卻跟他有點相反:現代社會爾虞我詐,我的武俠夢卻更加濃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