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股票投資者最常犯七個錯誤 你踩雷了嗎?

信口胡扯,而偏能一語道破,天下未卜先知的預言家都是這樣的。

——錢鍾書

坤鵬論:股票投資者最常犯七個錯誤 你踩雷了嗎?

坤鵬論在一本書上曾看到過一個總結,它說大多數投資者都會犯七個致命的錯誤投資信念,一一品味對照,蠻有道理,自己也曾或正在不自覺地犯著這樣的錯誤。

都說,成功不可複製,唯有失敗才最值得借鑑。

所以,坤鵬論今天就將這七個錯誤信念以及自己的理解分享出來,希望能夠幫助各位老鐵少走彎路。

1.要想賺大錢,必須得先預測市場的下一步動向

首先,但凡你起了賺大錢的念頭,犯了貪念,基本上就已經踏上了錯誤之途。

心態不對,怎麼做都會錯。

投資大師從來都沒想著一夜暴富,巴菲特雖然人稱“股神”,但他過去50多年平均的年化收益率(複利)沒超過20%,巴菲特靠的什麼?

“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

其實就是通過複利的長期作用實現巨大財富的積累。

在對市場的預測上,即使是成功的投資者也不比你我強多少。

索羅斯牛不牛?

但他的量子基金在1987年時隨著美國股市崩盤而損失3.5億美元,全年的盈利幾天內灰飛煙滅。

後來他直接承認道:“我在金融上的成功與我預測事件的能力完全不相稱。”

再往後,每當別人問到他的投資秘訣時,索羅斯干脆直接拋出:“直覺是投資的主要依據。”

而巴菲特更是對市場下一步將如何變化根本不關心,對任何類型的預測也毫無興趣,他說過:“預測或許能讓你熟悉預測者,但絲毫不能告訴你未來會怎樣。”

甚至,不少投資大師堅定地認為,如果他們的投資決策如果依靠的是市場預測,一定會破產。

其實不少普通投資者常常會陷入這樣的困境,一隻看好的股票今天跌了,許多人會想萬一明天再跌,我今天買不就虧了?看這樣的形勢,明天估計還會跌,不如明天買......

這是一種人的常見心理特徵,當好事出現,往往會覺得後面還會有更好的事,不如等一等,於是機會就在等待中消失了。

所以警句告誡我們:抓住當下,行在今日,人最有把握抓住了只有現在。

對於股票投資而言,只要是優秀的企業,股價比其價值低,不管什麼時候,都值得你出手。

坤鵬論:股票投資者最常犯七個錯誤 你踩雷了嗎?

2.迷信“權威”,跟著他們說的做,肯定能賺錢

就像坤鵬論以前說的,凡是真正發大財的機會都是悶聲發的,誰也不會四處嚷嚷,如果你真能預見未來,你是站在大街上大聲談論,還是緊閉嘴巴,趕緊衝進股市買買買呢?

正如約翰·特雷恩所說:“一個知道如何將石頭變成黃金的人是不會為了每年100美元的報酬而把這個秘密告訴你的。”

舉個例子,拿了恆大1500萬年薪的任澤平,因為有了之前號稱神準的“黨給我智慧給我膽,5000點不是夢”的預測而享譽海內外。

有人幫他算了筆賬,牛市行情,他做出明確判斷的觀點有15次,其中14次判斷基本正確,只有對A股可能從快牛切換到慢牛長牛的判斷明顯錯誤,總體準確率達93.33%。

但到了股災時,他的預測準確率僅46.15%,而且他年初還喊出了“2018年炒股,2019年買房”的預測,2018年即將過去,今年炒股的人估計已經哭死了一大片。

所以,牛市的時候閉著眼買也能賺,而身在熊市的話,就算是用拋硬幣的方法,你也會預測的比任大師更準。

坤鵬論曾說過,如今的經濟學家對於過去的事情,分析要得頭頭是道,神準得不行,但一到預測未來,基本全軍覆滅。

而股市預測大師的套路更是接近於騙子。

只要堅持一個觀點,不斷重複,不斷自圓其說,只要對那麼一兩次,就會有人頂禮膜拜。

瞎貓還能碰到死耗子呢,何況股市有起有落,誰都想賺錢,而不希望賠錢,唱多更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可和追隨。

比如:大師李大霄,數年如一日堅持看多,在股市表現不佳時就會拋出各種底——“嬰兒底、鑽石底、兒童底......”

坤鵬論認為,李大霄比其他同行的厲害之處在於,他已經深諳了納粹的“宣傳天才”戈培爾的那句名言:“我們的宣傳對象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傳的論點須粗獷、清晰和有力。”

所以,儘管他的預測都快成了笑話,但架不住有人堅持地篤信,名聲日漸鵲起。

這讓坤鵬論想起了一位培訓師分享的心得:人的層次是不同的,只要你敢說,就有人敢信,關鍵是你要讓自己的聲音傳播得更廣、更遠,你根本不用理會那些嘲笑你的人,因為他們都不是你的目標人群,過濾掉他們,專心地傾聽那些稱讚你的人,他們就是最好的買單者。

坤鵬論曾在《以史為鑑 深度回顧 1929年那場浩劫般的全球經濟危機》中提到過當時的一位股市預言家——羅傑·巴布森。

那是1929年9月5日,美國非著名“統計學家”羅傑•巴布森在全美商業聯合年會上發表演講:

“我認為一場股市崩盤將會來臨。工廠將會倒閉,工人將會失業,惡性循環將週而復始,結果將是嚴重的商業蕭條。”

結果,就在當天下午,美國股市開始大跌,接下來,一發不可收拾,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暴跌接著暴跌,黑色接著黑色,美國股市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崩潰。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巴布森突變”,巴布森也因此被載入史冊。

一個人能預言市場的崩潰,並且如此精準,簡直可以成神了!

後來,通過各種資料查詢,坤鵬論漸漸還原了這位神人的真相。

首先,巴布森在1929年前,每年都在重複著同樣內容的預言,有史可查的至少有三年。

其次,當時巴布森預言股市會跌20%;並沒有料到股市會跌80%~90%,也沒能測準崩潰何時發生。

如果有人有幸遇見並接受了他的預測,在成功躲過了股市大跌20%之後出手接盤,也無異於抓住天上掉下的利刃,同樣避免不了重創的命運。

最後,巴布森其實是一位相當雜的雜家,他的職業非常多:教育工作者、哲學愛好者、教徒、統計工作者、占星術愛好者、經濟學愛好者和萬有引力定律的支持者,歸根結底,他就是:

一枚大忽悠!

後來,美國還一位不知名的數字分析家,叫伊萊恩·葛莎莉,從套路上看她似乎師承了巴布森,但比巴布森有頭腦得多,她在1987年10月12日預測:“股市崩潰就在眼前”。

一週後,“黑色星期一”降臨。

一時間,葛莎莉大紅大紫,迅速成為媒體的寵兒。

她絕對一位極其善於經營自己的人,可謂相當牛逼的心機婊!因為,葛莎莉只用了短短几年,就將自己的名聲轉化成了一筆龐大的財富。

在盛名鵲起之時,她順勢建了一個互助基金,因為大預言家的名頭,“傻子”資金蜂擁而至,不到一年該基金的規模就達到了7億美元,也就是說,光靠1%的管理費,她一年的收入就有700萬美元。

同時,葛莎莉非常懂傳媒的力量,讓韭菜交錢,必須先要從思想上統治他們,所以她同時還發表投資業務通訊,訂閱者很快就超過了10萬+。

葛莎莉發財了,但她的追隨者們呢?

1994年,這隻互助基金不聲不響地終止了運營,因為平庸的表現和資產基數的萎縮,該基金的年平均回報率是4.7%,而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平均漲幅為5.8%。

儘管基金失敗了,業務通訊也停發了,但葛莎莉一直紅了17年,權威和媒體寵兒雙重地位竟然能夠保持不失。

她之所以能堅持這麼久,其中一招就是預測兩頭堵,比如:1996年7月21日,道瓊斯指數達到5452點時,她預測“可以衝到6400點”,但只過了兩天,她又宣傳“股市可能下跌15%~25%”。

不管漲還是跌,總有一款適合你!

上面這兩個兩頭堵預測佔了她在1987年~1996年所做的14次預測中的兩次,據統計,葛莎莉一共只有5次正確,預測成功率36%,信她還不如直接拋硬幣算了。

所以,千萬不要相信媒體上的“權威”,他們大部分是靠談論投資、出售建議或收取資金管理費來賺錢的。

坤鵬論曾和一位資深的股票投資人士面對面交流,言談中他總是或明或暗地不斷炫耀他的業績,其目的就是想發展坤鵬論成為他的客戶。

當坤鵬論直接表示:“不求超高的回報,你每年只要能穩定回報8%就行,不管股市漲跌。”

這位資深人士立馬開始左顧而言它,然後匆匆結束了交談,繼續尋找別的韭菜了。

後來,一打聽這哥們兒的股票全都深套30%以上,名校畢業,頭銜寫滿了名片,但業績卻糟的一塌糊塗。

有人曾私下問過一些基金經理,“既然你這麼善於預測(因為他是這麼自我宣傳的),為什麼只管理其他人的錢而自己不投資呢?”

基金經理的回答是:“ 這樣做沒有虧損風險,我管理資金能得到20%的利潤,但我並不分擔損失。”

看,連基金經理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又能相信誰呢?

毫不誇張地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基金經理能夠穩定地為他們的投資者盈利。

坤鵬論:股票投資者最常犯七個錯誤 你踩雷了嗎?

3.股市只有“內部消息”才是賺大錢的途徑

不得不說,神秘的內部消息不僅在中國盛行,在世界各國的股市都存在這股暗流。

坤鵬論不知道哪位富豪是靠內部消息收穫到了龐大財富,並且還能一直保持著自由之身。

所以,我們只能去看那些久負盛名的投資人,比如:巴菲特,他是目前世界上最富有的投資人,他最喜歡的投資消息來源通常是可以免費得到的:公司年報。

再比如:索羅斯,他在1992年用100億美元鉅額空頭衝擊英鎊時,其實很多人都看出了英鎊瀕臨崩潰的跡象,沒有幾千,起碼也有數百其他交易者隨著英鎊的急劇貶值發了財。

但全力投入的只有索羅斯,也只有他將20億美元的利潤帶回了家。

而且,當年巴菲特和索羅斯開始投資的時候,他們什麼都不是,平民兩枚,根本不可能獲得任何內部消息。

就像巴菲特所說:“就算有足夠的內部消息和100萬美元,你也可能在一年內破產。”

4.分散化投資才是創造鉅額財富的最佳方法

這個坤鵬論曾專門在《想要發大財 到底應該集中投資還是分散投資?》中專門討論過,就不贅述了。

5.要賺大錢,就要冒大險

這是很多人的誤區,老話都說了,富貴險中求,王健林甚至說過:“富貴險中求,敢闖敢幹競風流”。

這句話其實挺害人,因為適合它的往往都是投機生意,一夜暴富,但人在閉眼前,誰都不敢說自己是人生贏家,把時間放長遠,大部分投機者,結果都不會太好。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許多事情在別人眼裡中險象環生,而對於少數人來說,卻跟家常便飯般輕鬆隨意,比如:雜技,你覺得空中飛人多麼驚悚危險刺激,但對於雜技演員來說,不過是千百次重複中的一次,再說人家腰裡都彆著保險繩呢。

同樣,正因為大多數人看不懂人家發財富貴的套路,就會覺得很冒險,殊不知,人家早早就得了確切消息,或是準備工作充足,最後的險只是你眼中的險,而在他們眼中不過是一個必經的過程而已。

坤鵬論前面介紹了好幾位投資大師,也看過不少投資大師的文章和書,他們都將安全放在第一,從不輕易冒險,不管是巴菲特還是索羅斯都是如此。

而作為格雷厄姆的諸多門徒,他們可能投資的風格有所不同,但相同的一點,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點,必然是安全邊際,他們會盡可能地迴避風險,讓潛在損失最小化,如果感覺安全邊際不夠,拿不太準,稍有風險,寧可放棄,寧可不投。

同理,許多人認為成功的企業家都有很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大多數企業家都樂於冒險。

但是,成功的企業家和成功的投資家一樣,他們極其厭惡風險,他們深深地明白,如果去冒大險,更有可能以大損失而不是大盈利收場,因為這個世界上,賠錢永遠比賺錢容易得多。

要不怎麼說,富貴需要三代,傾家蕩產卻只要一夜之間。

6.相信技術是萬能的,相信那些號稱能確保投資利潤的系統

世界上還沒有一款能夠讓人100%保證投資利潤的系統,要不然它早就成世界第九大奇蹟了。

就像坤鵬論之前介紹的神奇公式,國內有不少將程序化,可以快速列出符合該公式的股票,當然,網上還有各種大師版的選股系統,甚至是N多大師集大成於一身的系統,它們有沒有用?

有些用!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我們省去不少親自計算各種率的時間。

但坤鵬論一直在強調,公司是人的組織,所以它們不可能完全被技術量化,各種所謂的系統只能當成參考,而不能作為選股的神器,百依百順。

其實想一想也就理解了,如果真有這樣一選就對的神器,股市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相信技術其實和相信權威差不太多,它就是權威科技化的必然產物,這種系統不斷在明示或暗示,只要使用某位權威的系統,賺的錢就會像這位權威一樣多,即使是菜菜鳥也木關係。

這種普遍的致命投資信念正是股票軟件能夠賺大錢的原因。

不管是權威還是系統,它們的根源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人類對確定性的渴望。

人類對於未知的恐懼與生俱來,不能確定的事會讓他們惶恐終日,所以自古以來專做這方面的生意都差不了。

巴菲特曾有個形象的描述,“人們在尋找一個公式。”一個正確的萬能公式,只要把它輸入電腦,然後就能舒舒服服地坐在那些看錢往外冒。

可能嗎?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捷徑,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

一切抄捷徑的行為,最後都被證明是在走彎路;一切阻擋我們的困難都應該正面解決,因為那才是走直線。

走捷徑走得多了,捷徑就成了絕境。

坤鵬論自從堅持寫了快三年文章後,慢慢發現,每一個字從來沒有白寫,每一滴汗水從來沒有白流,讓我們從內心中認可了:

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

所有下的苦功夫,上帝給的回報都是成倍的。

相信系統不如將自己打造成系統,巴菲特為什麼可以10分鐘判斷投不投,因為他的腦子就是最厲害的投資系統。

當你的知識豐富起來,當你的技巧逐漸提高,當你一遍遍通過實踐而積累起經驗時,這些知識和技巧就會慢慢在你腦子裡形成系統,越來越自動化,最終進化到潛意識中,形成你的無意識能力。

這就是大師的境界,只管行動,甚至無法得到他具體是怎麼行動的。

這些年流行1萬小時定律,說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但要讓其在你身上發揮效果,這裡面有兩個要點坤鵬論需要提醒:

第一,是要找準方向,專注於此,沒有方向,就像隨波漂流的小船,刮東風往東走,刮西風往西走,吹著吹著可能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第二,1萬小時不是簡單重複,因為搬1萬小時磚只能成為磚家,做1萬小時流水線操作你還是個操作工,頂多算個資深操作工,1萬小時的真諦是不斷挖掘自身潛能。

有人曾提出過知識的三區理論,最裡面是舒適區,中間是學習區,最外層是焦慮區。

舒適區是你已經熟練掌握的,焦慮區是你完全不會對你來說挑戰比較大的,而學習區,是你既略有了解又具有一定挑戰性的。

可見,學習區是最理想的狀態,保持一直在學習區學習,進步和持續性都會比較可觀,所以,到學習區待著吧。

另外,好的教育其實也是如此,如果你有孩子,想讓他愛學習,不斷進步,就要保持新知識和舊知識不割裂,讓孩子踩著舊知識,跳跳腳能夠到的新知識,這是教育的王道。

坤鵬論:股票投資者最常犯七個錯誤 你踩雷了嗎?

7.當你和身邊所有人都堅信所想的未來時,可能全錯了

這在牛市,特別是投資狂熱時的一個常見特徵。

就在1929年股市大崩盤前幾個星期,每個人都相信歐文·費雪的話:“股市已經到達了一個新的永遠性高點......”

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前,這個世界人似乎全都相信,現在沒有利潤不是問題。

而就在前兩年,這個迷信再次瀰漫,人們都認為獨角獸真的都是獨角獸,樂視真的可以化反。

其實,以上七種錯誤的投資信念都是投資者對未來的自我堅定,自認為已經尋找到了“正確”預測未來的方法,知道未來將是什麼樣的,但狂熱平息後,他們已經失去了大部分資本,有時候甚至是他們的房子。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5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5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6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