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曾經紅極一時的短期投資策略——動量投資

每一個人一生都有兩種時候不應該投機冒險:一是他有本錢投機的時候,二是他幹不起的時候。

——馬克·吐溫


坤鵬論:曾經紅極一時的短期投資策略——動量投資


昨天,坤鵬論聊了價值股和成長股,為了寫清楚它們的定義和界限,著急浪費了不少時間和腦細胞。

不過,這個世界最頂級的道理是——看事看本質,既然選股就是選企業,非要分出是價值還是成長,對於價值投資來說意義不大,但是,這個劃分卻對於投機意義重大,投機和投資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風險,投機講究的就是富貴險中求,高風險才有高回報,價值股風險小,成長股風險大,投機自然非成長股莫屬。

如果你對創投比較瞭解,那麼就會發現,在股市中投資成長股,基本和風險投資投創業公司差不太多,成了豪車嫩模,失敗吃糠咽菜。

毋庸置疑,創業九死一生,成功率1%左右,而成長型公司同樣也是前路坎坷,荊棘密佈,最終跑贏的一樣也是少數派。

這麼一對比,自然就會得出一個神準的結論:短期投資因為有投機存在,盈利一般都會高於價值股,但長期的盈利絕對無法勝過價值股。

坤鵬論發現,在股票投資圈存在著鄙視鏈,價值投資者瞧不上短期投資者,認為他們格局太小,眼界太窄,是不折不扣的投機分子,而短期投資者同樣沒把價值投資者放在眼裡,認為他們太虛偽,假清高,一樣也是賺錢,為什麼非把自己搞得跟聖人似的。

其實,股票投資的最終目的是賺錢,怎麼個賺法都是自己的事,和別人沒有半根毛線的關係,所以誰也別BB誰,老老實實賺自己的錢,何樂而不為!

除了像巴菲特這樣看見好的就以收購為目的的投資外,股市大部分的真理是,短線的投資就是投機,長線的投機就是投資。

股市中存在著各種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就像魚池裡面的魚,有快魚,有慢魚,有不快不慢的魚,但大家終究逃不過的宿命——都只是一條魚。

華爾街有句投資名言叫:“趨勢是你的朋友。”

成長投資者把它奉為座右銘,還有一類叫動量投資者的也同樣視其為投資信條。

對了,日內交易者同樣信奉這句名言,而他們追求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賺錢,持股時間可能只有幾小時,有時甚至更短,股市裡絕對的快槍手。

既然提到了動量投資,相信許多老鐵對它並不熟悉,今天坤鵬論就來介紹一下它。

動量投資大放異彩的時候是20世紀90年代,科技股讓採用這個策略的投資者大賺特賺,短短數月就能直達人生巔峰,財務自由。

當然後來突如其來的大跌也讓不少動量投資者一下子回到瞭解放前。

動量是物理學名詞,是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相關的物理量,一般而言,一個物體的動量指的是這個物體在它運動方向上保持運動的趨勢。

而股市中的動量投資策略依據的就是動量效應,又稱為“慣性效應”,它是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金融學教授葉·加迪斯(Narasimhan Jedadeesh)和施瑞丹·蒂特曼(Sheridan Titman)在1993年3月《金融》雜誌中《買進贏者,賣出輸者的回報:對市場有效性的挑戰》一文中提出的。

他們通過研究發現,投資者通過拋空前六個月走勢不好的股票,同時購入這段時間走勢好的股票,一定會獲得很可觀的利潤。

因為,那些在過去六個月內收益率最高的10%的股票,在未來六個月的月收益率將比那些收益率最低的10%的股票高出1%。

通俗地講,在某個時段跌得最深或長得最兇的股票往往會沿著原來的方向繼續運動。

用這種投資策略所獲得的利潤是無法用風險來衡量的,而且利潤往往大得可以忽略交易成本。

這兩位教授在研究中還發現了其他一些投資策略,比如:在股價52周新高附近買入股票等,後來也被證明非常成功。

世界上沒有誰比投資者的嗅覺更靈敏,股市中只要有能賺錢的新招,又是這麼簡單易行,一看就會,一用就靈的方法,自然一傳十,十傳百,早就迅速普及開來了。

而且這種短期投資的方法帶著濃濃的投機味道,而投機最喜歡的就是熙熙攘攘,老少咸宜,就像現在,只有廣場舞大媽都參與進來的投機或是騙局,那才叫成功。

投機的先決條件之一就是韭菜要茂盛。

正是有了專家學者的研究證明,這種基於股票動量效應也就有了專屬的好聽名字:動量投資策略。

嚴格意義上講,它算是技術投資一個分支。


坤鵬論:曾經紅極一時的短期投資策略——動量投資


因為,有了動量投資策略的神助,投資者根本不需要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純粹依靠股票的歷史收益率來預測其未來收益率,而不考慮盈利、股息及其他價值標準。

動量投資者的投資原則是買入價格在最近上漲的股票,賣出價格在最近下降的股票,因為他們認為股票價格的運動方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持原有狀態。

另外,為了證明動量效應不是美國獨有的特色,1998年,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盧文赫斯特(Rouvenhorst)對其他12個國家的股市進行了雙向性的動量效應活動研究,結果有利地證明了這個效應在不同國家的股市同樣起作用。

自從偉大的動量效應被發現總結出來後,對它的研究逐漸成為世界金融學中最“核心”的領域之一。

不得不說,學術界非常喜歡這樣可以用模型算出來的策略,不僅西方國家有眾多學者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國學者也沒少鑽研,坤鵬論數了數,叫得上名的就有十多位。

而他們一致的結論是,中國股市的動量策略利潤只存在於形成期和持有期在4周以內的週期策略中;而西方國家股市的動量策略利潤一般存在於形成期、持有期為中期(3~12個月)的策略中。

什麼意思?

中國股市的投機成分相當厲害,要採用動量投資策略,要4周以內操作。

動量投資者不需要巴菲特那樣的持久耐心,他們典型的持股期是6~8個月不等,事實上,這個期限已經能夠使他們獲得長期資本收益的待遇了。

不過,快速收益的動量投資和慢慢回報的長期價值投資相比,風險要大,而且需要更高的操控技術並需要進行更多次的交易。

但是,必須要強調一點,這些動量投資策略只在短期內有效,不能作為長期投資策略的一部分。

葉·加迪斯和施瑞丹·蒂特曼的研究證明,如果投資進行到第24個月,這個月的回報利潤只是第12個月的一半左右。

也就是時間越長,買入“贏家”股票的優勢就會減弱。

所以,動量投資策略對於投資期限在12個月以內的投資最有效。

幾年後,葉·加迪斯又和另外兩名經濟學家,路易斯·陳、約瑟夫·拉克尼肖克組成了一個研究團隊,並在1996年《金融》雜誌發表《動量投資》一文,它是更為全面的動量研究文章,其中一個有趣的發現是,按照動量投資法操作的那些表現最佳的股票其實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成長股,換句話說,那些表現最佳的股票就是股價與賬面價值比率(PB)最高的股票。

同時,研究還顯示出,這些股票也是標準化預期盈餘(SUEs)最大的股票。

SUE是Standarddized Unexpected Earnings的縮寫,中文意思為標準化未預期盈餘,它是公司股票的每股實際盈餘與市場平均預測的標準差,是決定投資者對企業實際盈餘不符合之前的分析師預測後,該給與多大重視度的指數。

如果分析師們對一家公司應該有多少盈餘的意見基本相同,那他們預測的標準差就會很小。

但是,如果這家公司的實際盈餘與市場平均預測即使只是相差了一美分或兩美分,它的股票也會遭受很大損失,因為分母小,標準化未預期盈餘就會很大(聽上去挺美,其實是個消極信號),所以,極小的實際盈餘不足就會造成股價的瘋狂下跌。

相反,如果分析師對一家公司的盈餘預測意見非常不統一,標準差就會很大,這時,如果每股實際盈餘與市場到平均預測即使相差幾美分,也不必感到驚慌,由於分母大,標準化未預期盈餘就會小,因此股價不會大幅波動。

這個指標對於很多投資者並不熟悉,因為財經網站很少提及,然而專業投資者很喜歡這種衡量方法,並且捨得花大錢去購買相應的數據。

毫無疑問,巴菲特對標準化未預期盈餘也相當熟悉,但他對這種只專注於季度盈餘的衡量法持非常反感,他認為如果管理者花費大量時間思考短期盈餘,就會沒有時間分析長期戰略,所以,他不主張企業提供季度盈餘指南。

而標準化預期盈餘越大的成長股的動量就越大,互聯網高科技股就是代表。

所以,20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科技繁榮時期,日內交易法和動量交易法特別受大眾追捧。

那是一個狂歡的時代,很多人甚至從來沒有考慮過所投資公司在從事什麼業務,是否盈利,也從來不看公司的財務報表,所以也就出現了公司名稱只要加上.com就會瘋漲的鬧劇。

5年的時間,絕對大部分股票,包括那些業務搖搖欲墜的公司股票都持續上漲,所有人都陷入到了自我陶醉的癲狂。

那時候,大量新投資者湧進股市,他們幾乎不懂如何閱讀財報或其他投資的基本原理,更可怕的是,甚至連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也被傳染,開始醉心於蒐集市場謠言與印象而放棄了對事實和數據的分析。

那時候,沒有經驗的投資者從來沒有聽說過價值投資,經驗老到的投資者也相信所謂的“新經濟”已經讓價值投資廉頗老矣,不合時宜。

一個被高速技術革新和過分樂觀情緒所驅動的市場,必然泡沫四濺,樂觀變成了盲目,盲目又變成了自負,自負刺激了貪婪,大量普通投資者錯誤地以為自己通曉了整個商業和股票市場,而經驗老到的投資者也開始放下謹慎,大膽地涉足到其所不瞭解的業務領域。

但是,幾乎每次大股災前的情景都是那樣驚人的相似,但人類本性中貪婪的力量足以摧毀任何曾經的不好記憶,總以為這次完全不一樣,所以歷史不會簡單重複,卻總是那樣似曾相識。

.com泡沫不出意外的還是破滅了,高科技股紛紛暴跌,被跌到欲哭無淚的人們迅速拋棄了日內交易策略。

同樣,凡是在科技股失去寵愛前大量購入標準化預期盈餘大的高成長股的動量投資者,也遭受了巨大損失。

這說明,動量投資策略和其他投資策略一樣,並不能包治百病,百用百靈,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存在完美的投資策略,即使是價值投資也不敢拍著胸脯打包票。

相比日內交易而言,幸運的是那些嚴格按照動量投資策略執行的投資者,在高科技股泡沫破滅後,他們的股票仍然會帶來盈利,因為經過幾個月的大跌,他們會按照策略立即拋空手中表現極差的科技股,而這些股票到2002年末前一直在跌跌不休。


坤鵬論:曾經紅極一時的短期投資策略——動量投資


另外,近期還有證據表明,儘管專業投資者在通過動量投資策略會獲得超額收益,但採用此策略的散戶的表現並未戰勝大盤。

這或許是因為散戶通常關注那些表現最佳的股票,從而使這些股票的價格被迅速高估,其收益率也隨之下降,而專業投資者則會買入一些表現不錯的次優股票,而其獲得的動量投資收益率則是最高的。

動量投資是當前量化投資的前身,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其原來需要人工做的很多工作可以由電腦代勞,比如:數據整理、持續監控和大量的股票週轉等,很大程度解釋了動量投資存在的成本高,易出錯,效率低等問題,所以,從前兩年開始量化投資火爆起來。

寫到這裡,坤鵬論不禁想起了彼得·林奇的一些操作手法,和日內交易法、動量交易法有些類似。

比如:他在一個普通的工作日,交易大約是買進5000萬美元,同時賣出5000萬美元,也就是每天賣出100種股票,也買進100種股票。

他並非提前對所有股票都研究後才買進,而是“愉快地把10種都買進來,然後再進行調查研究。”如果好就加碼買進,不行就拋掉,許多股票僅保持一兩個月時間。

就這樣,每天買買買,基本三個月一換股,和日內交易、動量交易真沒什麼區別,坤鵬論甚至認為,他的驕人成績正是長短結合的結果。

而且彼得·林奇還再三強調要6個月定期檢查一下自己的投資組合,這恰恰是動量交易法的換股時間點。

動量效應於1993年被提出,而彼得·林奇則在1990年退休,顯然,他做投資的時候並不知道這個效應,只是操作與經驗的暗合。

另外,與動量效應相對的是反轉效應,它指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表現差的股票在其後的一段時間內有強烈的趨勢經歷相當大的逆轉,要恢復到正常水平,而在給定的一段時間內,最佳股票則傾向於在其後的時間內出現差的表現。

行為金融學派的學者維爾納·德邦特和理查德·塞勒早在動量效應被發現前,對1926年~1982年期間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過去5年中表現最好的35只股票(贏家組合)和表現最差的35只股票(輸家組合)的收益, 在隨後的3年中會發生反轉,“輸家組合” 的平均累計收益比“贏家組合“高出25%。

所以,買進過去3至5年內輸者組合,賣出贏者組合,這一策略可以使投資者在未來3至5年內獲得超額收益。

小知識
牛人理查德·塞勒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行為金融學奠基者、芝加哥大學教授。
他是行為金融學奠基者、芝加哥大學教授。國籍美國,出生於新澤西州 ,生於1945年,畢業於羅徹斯特大學 。
他曾先後在羅徹斯特取得文學碩士(1970年)和哲學博士(1974年)學位。先後執教於羅徹斯特大學(1971~1978年)和康奈爾大學(1978~1995年)。
1995年起他開始任芝加哥大學商業研究生院行為科學與經濟學教授、決策研究中心主任至今。
現為美國經濟學會會員、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是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塞勒的主要研究領域是行為經濟學、行為金融學與決策心理學。
在行為金融學方面,塞勒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為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並作出了很多重要貢獻。
塞勒是赫伯特·西蒙所領導的一個委員會的委員,其任務是向總統的科學顧問提交關於決策與問題求解的研究報告。

事實上,早在2002年,理查德·塞勒就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提名。可惜的是,那一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與他擦肩而過,而被前景理論的提出者、普林斯頓大學行為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教授獲得,這也是行為經濟學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7年理查德·塞勒同樣因為其在行為經濟學上的成就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無疑是對行為經濟學界的最大肯定!


坤鵬論:曾經紅極一時的短期投資策略——動量投資


那中國的股市存在反轉效應嗎?

這個也是令國內學者相當興奮的研究課題,即便是到了今天,仍有前赴後繼的碩士論文仍在研究這個課題。

不過,專家的意見相當結論不統一,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相比之下,說有的居多。

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來看,反轉效應的出現伴隨著投資者的過度反應。也就是在忽視歷史概率的情況下高估新信息的重要性,導致市場價格與基本價值產生過高或過低的偏離。

在過去10年,乃至更長的未來,中國股市是一個散戶為主的極度不成熟市場,絕大多數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存在各種認知偏差,它們造成了投資者的過度反應。

這種過度反應導致投資者對個股追漲殺跌,使得股價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都很容易嚴重偏離其基本面。

而一旦之前的預期被修正或者有新的消息出現導致股價向其價值迴歸,之前上漲過熱的股票就會下跌,而超跌的股票會反彈,從而形成反轉效應。

其實,像反轉效應這種迴歸平均數(行為移向“正常”或一般趨勢)現象,在物理學和社會學中是始終存在的強大現象,所以世間很多不同領域的大道理,最後都是殊途同歸,芒格倡導儘可能多地掌握各學科的主要知識,果不欺我!

最後,坤鵬論再次明確一下,堅信只有價值投資才能賺錢是錯誤的,堅信價值投資總是優於其他投資策略,也是錯誤的,長期投資中,價值投資會優於成長投資,但大量事實也證明,在短期投資中,成長型和動量型投資優於價值型投資策略。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5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5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6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