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山、宝珠寺,临朐《水浒》七将聚义的地方

二龙山、宝珠寺,临朐《水浒》七将聚义的地方

《水浒》,一个镌刻在中国历史与中华文化中的神奇符号,不仅表达了一种英雄气节,更是当今一种文化旅游的向心力和旅游文化的精彩表达。

一提到《水浒传》,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会是梁山、东平湖、景阳冈、狮子楼,但有一座山和一座寺安静地伫立在《水浒传》的字里行间,安静地与《水浒》保持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它们,就是二龙山与宝珠寺。

《水浒传》中的二龙山、宝珠寺因鲁智深、武松等英雄好汉的占据而名声大振,尤其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热播之后,梁山、东平湖、景阳冈、狮子楼、郓城等以“水浒”为主题的旅游线成为热点。受利益的驱使,许多地方出现了“抢名人”、“抢地名”的现象,甚至凭空杜撰、肆意编造、以假充真时有发生。那么,二龙山宝珠寺究竟在哪里呢?

二龙山、宝珠寺,临朐《水浒》七将聚义的地方

2018年1月28日潍坊晚报刊发文章《临朐二龙山上豪杰聚义》称:据考证,二龙山位于临朐,《临朐县志》有记载,相传山上有座宝珠寺。

《水浒传》第十七回这样描述:二龙山宝珠寺住持邓龙,绰号"金眼虎",不守清规戒律,率众僧徒养发还俗,收拢地痞贼子,聚众四、五百人占据二龙山打家劫舍,并于山下设三关,周围密密攒着苦竹枪;关上摆着擂木炮石,硬弩强弓。三处关闸之外,尽布木栅为城。除此关闸则无路可上。由于此地凭险,易守难攻,青州官府无可奈何。读到此,你是不是已对二龙山产生了丝丝好奇?

行走在临朐县城东北的弥河东岸,你会清晰地发现,二龙山山体中间有一白色岩层环山而上,仿佛一条石龙曲折蜿蜒直达山顶。

而由此北去,余脉绵延,山体表面覆盖了一层石灰岩,形似龙蛇,绵亘四、五里。北端有岩层斜插弥河之中,一条巨龙低头饮水的画面便跃然眼前。当地人将南峰之龙称为“蟠龙”,北山之龙称为“雌龙”,二龙山因此得名。

二龙山、宝珠寺,临朐《水浒》七将聚义的地方

《水浒传》有诗曰:“古刹清幽隐翠微,邓龙雄据恣非为。天生神力花和尚,斩草除根更可悲”。据传,在蟠龙山阴的两株古松下,便是邓龙坟,而这两株古松是其故旧部下喽罗所栽。

针对林冲之徒曹正计破二龙山,《水浒传》又有诗云:“逃灾避难受辛艰,曹正相逢且破颜。偶遇智深同戮力,三人计夺一支山”,“二龙山势耸云烟,松桧森森翠接天。乳虎邓龙真啸聚,恶神杨志更雕镌。人逢忠义情偏洽,事到颠危志益坚。背僧同青面兽,宝珠夺得更周全”。

临朐当地朋友称,根据《水浒传》所述,鲁智深经张青、孙二娘介绍来投奔邓龙入伙时,因邓龙等人欺生妒嫉,不肯容留。鲁智深欲和邓龙厮并。邓龙抵打不过,遂命人拴住三关。恰于此时,青面兽杨志因失陷生辰纲落魄青州,邂逅曹正,经其指点,遂去二龙山入伙;巧遇鲁智深。三人协商,智取二龙山。次日中午,杨志、曹正及五七个庄家汉佯装缚住鲁智深,押至二龙山砦前献与邓龙。邓龙不知有诈,见仇人被缚,遂命开关纳之。就这样,鲁智深、杨志、曹正赚开山砦三关,杀死邓龙,夺下了二龙山宝珠寺。从此二龙山不仅成了他们的避难所,而且成了他们剪径取财,赖以生存的根据地。后来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都来投奔,遂使二龙山成为《水浒》七将聚义的英雄山。

二龙山、宝珠寺,临朐《水浒》七将聚义的地方

另外,古时典籍中对二龙山也有十分详细与生动的记载。明嘉靖《临朐县志》说道:“山形蜿蜒如龙,故名,或曰汉时有龙见此山,因名”。清康熙《临朐县志》亦载:“城东北十里为龙山,山椒有黑石婉蜓盘回,酷似龙形,长亘三四里,中有沟,断为二。旧传元至正十七年有龙见此,因名。下有深潭,乡人祷雨者多应。”

相传,历史上的一龙山颇有灵气。每当夜幕降临,一颗火球便飘荡在蟠龙山和饮水龙岭之间,照得山体轮廓和整个弥河极其清晰分明。当地人将它形象地称为“二龙戏珠”,并在此立寺,名日“宝珠”。可见,二龙山与宝珠寺并不只是形态生动、状貌有神的静物,更是临朐人重要的精神与情感的依托。

参考资料:《临朐旅游》、张铭璇《〈水浒传〉的二龙山》、《潍坊晚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