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山崎大队真的全军覆没了吗?

人生160601958


1940年八月二十晚上,八路军总部下达的破袭正太路的战役正式打响。原本计划调二十二个团参加战斗,实际上参战达一百零四个团,彭总听到下属报告后,高兴地说:这个战役就叫百团大战吧!

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后,急忙从各地调来三万余人,对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十月上旬起,八路军转入反“扫荡"斗争。

十月底,日军一个联队约两千人在扫荡后返回驻地,留下冈崎大队守在武乡县蟠龙镇附近的关家垴高地,鬼子不到一个大队竟敢长驱直入,威胁到彭总、左权视为眼珠子的黄崖洞兵工厂,彭总大怒,命令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率领一一支部队包围关家垴。



冈崎大队只有五百多人,但武器精良,拥有山炮、迫击炮、掷弹筒、轻重机枪,战斗力很强。加之关家垴地势极险,八路军强攻几次,都失败了。



彭总亲临前线督战,用望远镜观察战场。彭总看到八路军冲上去,很快被敌猛烈火力压下来,彭总下令把野炮拖上来,经过几发校正,炮弹在敌人阵地上开花。陈赓见机指挥战士再次冲锋,迅速占领前沿阵地,把日寇压到关家垴最高处。天黑战斗停止了。

第二天两千五百多名日军前来增援,对我进攻部队构成威胁,我地方部队沿途阻止,陈赓则率部猛攻。

下午四点,冈崎大队大部被歼,剩下十几人,敌援军赶到。陈赓打电话给左权:部队已经很疲劳,不能再拼了,请求总部向东转移,然后我们也撤退。

彭总沉思一会儿,对陈赓说:现已黄昏,敌远道而来,做不成大文章,我估计他们会撤到蟠龙镇,请你们再坚持一下。

果然,敌人救出了那十几个人后,不敢在黑夜发动攻势,退到潘龙镇去了……

到十二月五日,敌扫荡被粉碎,百团大战告一段落。

战斗点评:

一、关家垴之战结束了日军一个大队就敢在根据地腹地横冲直撞的历史,为以后的我军反扫荡战斗创造了较大活动空间。

二、锻炼了八路军部队。陈赓所指挥的攻坚部队还有山西新军,经此残酷战斗,他们迅速缩短了和老部队的差距,成长起来。

三、消灭日军近五百人。

四、此战之后,一直争论不断。

尽管消灭了冈崎近五百人,但我军伤亡高达一千余人(伤亡数字有多种板本,最少的说六百多,最多的说法有近二千),我军损失还是较大的。

刘师长、陈旅长多次建议不要在装备不占任何优势情况下,仰攻占据险要有利地形的冈崎大队,是有一定道理的。战斗应遵循有力地打击敌人,和有效地保存自己相结合的原则。关家垴是苦战,不是巧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军反思。



苍茫大地顾炜斌


关家脑之战日军一个冈崎大队误入八路军根据地腹地黄崖洞兵工厂,主要原因是八路军负责警戒的一个连长私自撤退,且没有将敌情上报。导致八路军陷入被动。当然这个连长被彭德怀给军法处置了。后来冈崎大队退守关家脑依托有利地形固守待援。冈崎大队在关家脑建立三处阵地,其中一处阵地被八路军强攻克复。一处被八路军利用土工掘进方式攻克,据说当时彭德怀下了死命令,杀红了眼,陈赓现场勘察地形,发现适合土工掘进,这一段和电视剧吻合。第三处阵地久攻不下,在日军援军到达之前,八路军被迫撤出战斗。这场战斗,日军冈崎大队虽没有全军覆没,但也伤亡三分之二有余。此役也被彭德怀视为戎马生涯四大耻辱之一。同时也暴露了八路军攻坚战能力的缺乏,尤其在缺乏重型火力和曲射火力的状况下,进行山地攻坚作战,势必造成部队大量伤亡。此后八路军不得不韬光养晦,避免与日军正面冲突,通过游击战麻雀战袭扰敌人。


易柒柒


显然没有,战斗原型应该是关家垴战斗,不但没全歼,我军还伤亡极大。(电视剧中是山崎大队,实际是冈崎大队)



日军一个扫荡队,一般来说一挺轻机枪由机枪组携带870发子弹,由大队行李队携带1440发。关家脑上的冈崎支队,一挺轻机枪差不多有2200发子弹,两天基本就打完了。



一杆三八步枪,步兵单兵携带120发,大队行李携带160发,联队行李携带160发。也就是说,一个大队级战斗群被围,一支三八步枪有280发子弹。(这个数量对于抗战期间的中国军队,我军一杆步枪能有50发就相当不错了,一般就十发)



关家脑打了两天,日军子弹就基本打光了,说明一杆三八步枪这两天基本就打光了280发子弹。(其实实际战斗当然不会持续整整两天,激烈的战斗就几个小时)



从亮剑电视剧里面也能找到根据,那时候去旅部开会,最后拿下攻击任务的是程的772团,这可是386旅的主力团之一。(要不然也不可能把主攻任务拿下来,攻击几次都没拿下来,然后撤换攻击部队,可见伤亡有多大。(那时候八路军都是超编制的,更何况主力团)



而有人说电视剧里的挖坑道可行吗,鬼子占据山坡地地形,居高临下,你土工作业,这个工程量不小,小鬼子有迫击炮,队伍基本集合不起来。其实也不可行,所以亮剑里是挖坑道全歼有些不实。实际既没法挖,也未全歼。(鬼子大部撤走)


李三万的三万里


我是叔承侃历史,我来回答。

根据历史上的真实案例,案件当中的这一场景应该是在抗战时期著名的关家垴战役,这次战役是我军2000余人包围日军一个大队,约600人,但是战役的结果并不是特别美好,战役结果是我军几乎全歼整个在关家垴的日军部队,大约有数十名日军从把我军包围圈跳出。

而在电视剧亮剑当中,李云龙所在的部队通过用土工作业的方式,向前推进数十米,最终将日军压缩在一个小的包围圈,采用集束手榴弹将其悉数消灭,只记得在小时候看到这一点的时候,还是感到有趣的为当时李云龙的想法和灵活的头脑所触动。



但这次战役也是饱受争议的一次战役,关家垴战役在百团大战当中是第三阶段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慈善,虽然取得了较为大的战果,但八路军伤亡十分惨重在亮剑当中,这一点没有得到过多的体现,虽然显示第一次攻击我军付出巨大伤亡,但远没有历史上伤亡的惨重程度之高


真实的历史就是真实的历史,历史永远是让我们感觉到有那么一丝遗憾,历史也永远都是那么的真实,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不近人情的,影视作品是历史的延伸也是历史作为文化的一种传播方式。

但不管怎么样都让小编再次想到啊,如果当时李云龙手里有意大利炮的话,可能这次李家坡战役就不会那么艰难的打下来。


叔承侃历史


准确的说并没有!

山崎大队原型为“冈崎大队”,这场战役名为关家垴战斗。参与这场战斗的日军冈崎大队因为编制不全,其实只有500多人的支队,配有三门携带246发的山炮。

而八路军方面的参战人员编制为3个旅2个团,共计一万余人。

关家垴战斗是八路军百团大战第三阶段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进攻战役。而众所周知,百团大战日本损失惨重,所以调集重兵进行围剿作战,甚至日军还叫嚣突袭八路军总部,而冈崎大队就是执行突袭这一任务。

1940年10月下旬,日军冈崎大队一部分约500多人,寻着八路军总部,结果误打误撞的闯入了八路军兵工厂“黄崖洞”。

本身因为日军围剿时过于残忍的手段,就使得八路军高层希望打上一两个围歼战,打击日军嚣张的气焰;再加之日军冈崎大队的孤军深入,所以最终决定围歼500多人的冈崎大队。

可最后令人可惜的是,冈崎大队因为即时抢占了关家垴这一易守难攻之地,并构筑了比较完善的工事;再加之八路军又缺乏重火力。最终围攻两昼夜,使敌伤亡超过一半之数,但由于日本援军来援较快,八路军不得不选择撤出战斗,未达到全歼作战目标!


千字军事


关家垴的是冈崎大队,共500多人,八路军386旅伤亡两千多人后因四周敌人援兵已至不得不退出战斗,日军最终伤亡400人左右。

不过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还真有一支叫山崎大队的日军被全歼,是被杨森的川军20军(军长是杨森侄儿杨汉域)133师在珠影山围攻而全歼,这也是日军战史中承认的极少惨败战例之一。有趣的是珠影山战斗和关家垴战斗十分相似,日军两大队长一个叫山崎一个叫冈崎,这两个大队同属日军精锐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冈崎大队是以第九旅团两个中队为主临时编成的),都被围于险要山地上,只不过川军当时的装备要远优于八路军,特别是攻坚重武器,所以在杨森儿子杨汉烈亲率敢死队冲锋下,仅不到一天即全歼了山崎大队。



汉风62142901


说句实话"山崎大队",还真是在电视剧《亮剑》中得到的一些相关了解知识。


山崎大队在误入了李家坡之后,突袭了我八路军医院。至使我八路军医院伤员损失惨重。时任386旅旅长陈赓,命令"陈瞎子"所部一个团围歼山崎大队。

"陈瞎子"所率领的一个团,在苦战八小时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依然不能攻破"山崎大队"的防御阵地。此时李云龙所率领的八路军独立团,接替了"陈瞎子"所部继续围剿山崎大队。

李云龙率领的独立团,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士攻战法。把工式挖到了山崎大队的眼皮子底下,然后一举全歼了山崎大队。

历史上是否全歼了山崎大队咱不知道,反正在电视剧《亮剑》中是被消灭的干干净净……


水煮老牛慢火炖


首先,历史上不叫山崎大队,而是叫冈崎支队,是一支编制在500人左右的日军扫荡部队,历史上围歼岗崎支队的作战,并不叫李家坡之战,而是大名鼎鼎的关家垴之战。



其实从战役规模来看,这场战役的规模并不算大,只是八路军计划为围歼500人的日军部队而已,但是在百团大战的历史中,这场战役却是大书特书,因为在整个战役中,八路军先后投入两万人(包含担任阻击的部队),却始终没有歼灭对手,在日本援军增援的情况下,八路军只能提前选择撤退,让对手成功突围而出,八路军自身还造成重大伤亡,这也是我军战史上为数不多的兵力至少在对手十倍以上,却不能将对手歼灭的失败战例,甚至也引起了百团大战八路军主力过早暴露、不能承担正面作战等各种话题的讨论,这场战役其实没有改变战争局势,但这场战役的惨痛失利,却也成了百团大战中不能回避的一笔。

也正是因为如此,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八集连续剧百团大战,和两年前的电影百团大战,剧中都重点描述了这段历史。



关家垴战役的整个经过就不在这里多重复了,百度和各种历史论坛里有很详细的记述,战斗的整个进展和结局大家都知晓,只是长期以来有关这场战役双方的伤亡数字一直没有一个真正明确的统计,我方的官方说法是,八路军伤亡600人,日军伤亡400人,但是从一些参战人员晚年的回忆录中来看,在整个战役中八路军的伤亡应该在2000人左右。

而战斗中,由于最后八路军选择撤退,日军成功突围,我方也无法掌握日军详细的伤亡数字,而日本方面对于该场战役的记录也着实不全,从剩余的文件记录来看,日军只承认在这场战役中阵亡50-60多人左右(包含不同说法),但很可能这是一个缩水的数字,因为在八路军选择撤退之前,关家垴日军控制的阵地至少有一半已经被八路军占领,冈崎支队长也被击毙,日军的损失不会太小,只是由于援军的到来而无法扩大战果,不过即便按照八路军方面统计的毙伤日军400多人,双方仍然打成了5:1的伤亡,如果对比整个百团大战八路军与日军的损失对比,显然关家垴之战,八路军打的很难看。


辽宁资深球迷


《亮剑》虽然只是一部有关抗日战争的电视剧,但是其展现独立团的战例也是有原型可考。李云龙率领独立团一营寻找到战机伏击华北日军观摩团,就是源自我军抗战初期韩略村伏击战。《亮剑》中的山崎大队其实是冈崎支队,这支日军部队孤军深入闯入根据地。后来冈崎支队被八路军主力部队围困于关家垴地区。《亮剑》中独立团采取土木掘进的方式,从而使用3600颗手榴弹,讲的就是这场与日军的战斗。

在《亮剑》中山崎大队拥有兵力1000多人,然而冈崎支队只拥有540人,下辖一个炮兵小队,装备3门可拆卸式山炮。八路军总部为了彻底消灭这股日军,集结了包括总部特务团在内九个团的兵力,将冈崎支队死死的包围在关家垴地区。冈崎支队的主要指挥官为日本37师团参谋冈崎谦长。这个人的战斗素养还是很不错,面对人数几十倍于自己的八路军没有表现出慌张,而是向上级呼叫支援,进而固守待援实现中心开花的战术。

在战斗展开前夕,彭德怀元帅下了死命令务必歼灭这股日军。反观日军方面也是准备彻底死守,一场血战在所难免。关家垴地区地形复杂,属于易守难攻的地方。我军当时拥有的兵力达到了1万多人,但是无法全面的展开发动进攻。这就限制了我军优势兵力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同时日军建造的临时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都相当得当,依靠这些层层阻击我军的进攻。

八路军与日军在关家垴地区血战的同时,大批日军的增援部队也在飞快赶来的路上。在围困关家垴日军两天之后,八路军占领了部分日军阵地,但是日军的援军也即将到来。迫于无奈,八路军各部只好撤出战场。最终这支几百人的日军部队还是逃掉一百多人,不得不说是很遗憾了。虽然关家垴战役打的不尽人意,但是八路军的战斗经验和战斗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我军就是这样,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一步步从弱小走向强大。


兵说


历史上山崎大队的原型为冈崎大队,李云龙歼灭山崎大队的战斗就是百团大战中的关家垴战斗。此战遗憾的是并没有全歼山崎大队,该队510名日军的最终伤亡结果,据几个版本中的伤亡数量最多的报告也只是消灭日军400人,俘虏日军伤兵2人,而参战的一万多名八路军伤亡两千多人。

1940年8月,冈崎大队误入黄崖洞,八路军总部的水腰子兵工厂就在附近。八路军发现日军后,将其包围在关家垴,战斗打响。

此战八路军方面由彭总、刘伯承、和陈赓指挥,集合3个旅2个团,双方激战两昼夜,日军甚至出动了飞机轰炸支援,打到最后日军弹药几乎耗尽,双反展开白刃战,结果日军数千援军到来,八路军主动撤出战斗,冈崎大队剩余一百人突围而出

此战结果却是不像《亮剑》中演的那么轻松,八路军也比日军伤亡要大,但当时双方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单兵作战能力,都存在着巨大差距,八路军作战完全是凭借着一股精神,用牺牲填出来的胜利,国民党军队也是如此。

撇开那些抗日神剧,稍微看下真实的抗日战争,就知道我们的前辈能够取得最终的抗战胜利是多么的不容易,在此,向所有抵御日寇的老兵们,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