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來了解紅茶的“家族成員”

自世界上第一泡紅茶---正山小種在中國福建武夷山桐木關問世以來,世界紅茶已經走過了4個多世紀的春秋。隨著正山小種製茶工藝在中國各大茶產區的傳播,並融入了茶區當地的特色,演化出了琳琅滿目的工夫紅茶。18世紀中葉時,當中國紅茶的製法傳到印度、斯里蘭卡,在歐洲國家工業革命時代的推波助瀾下,又誕生了紅碎茶。近200年來,全世界已有40多個國家被納入世界紅茶產銷的體系。小種紅茶、工夫紅茶與紅碎茶共同組成了世界紅茶大家族。

跟我一起來了解紅茶的“家族成員”

小種紅茶

小種紅茶是中國乃至世界紅茶鼻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紅茶。它分為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其中以正山小種最為著名,原產地以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關為中心,東至麻慄,西至掛墩,南至皮坑,北至桐木關,方圓50平方千米。正山小種的加工工藝非常獨特,需要用松柴來熏製,形成濃郁的桂圓湯和蜜棗味,深受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消費者的喜愛。外山小種則系正山小種的仿製茶,主要分佈於福建的政和、光澤、邵武、福安、古田、屏南、沙縣以及江西的鉛山一帶。

跟我一起來了解紅茶的“家族成員”

工夫紅茶

工夫紅茶由小種紅茶演變而來,是中國特有的傳統紅茶,其生產歷史悠久,產區分佈廣闊,幾乎涵蓋了中國所有的產茶省。最著名的有福建的“閩紅”(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和政和工夫)、安徽的“祁紅”、雲南的“滇紅”、江西的“寧紅”、湖北的“宜紅”、湖南的“湖紅”、四川的“川紅”、廣東的“英紅”、浙江的“越紅”、臺灣的“臺紅”、海南的“海紅”等。其中,“祁紅”以獨特的“祁門香”、“滇紅”以其色深味濃、“臺紅”以其別具一格的“臺灣香”享譽全球。

跟我一起來了解紅茶的“家族成員”

紅碎茶

紅碎茶也稱切細紅茶、初值分級紅茶,是我國外銷紅茶的主打產品,也是國際市場最流行的紅茶產品之一。印度、斯里蘭卡是世界紅碎茶的主產地,而中國品質較好的紅碎茶產地在雲南廣東廣西四川海南,以及大葉種、中葉種所製得品質最佳。按照製法分,紅碎茶可分為傳統制法和非傳統制法兩大類,而傳統制法又分為洛託凡製法、C.T.C製法、萊格製法和L.T.P製法等。在我國,出口紅碎茶按品質風格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外形勻整、顆粒較大、湯色紅濃、滋味濃厚為特徵,主銷俄羅斯、東歐、中東國家;一類是以體型較小、淨度較好、湯色紅豔、滋味濃強且鮮爽,香氣高銳持久為特徵,主銷西歐、澳洲等地。

紅碎茶有葉茶、碎茶、片茶、末茶和混合碎茶5種規格。按品質,葉茶又分為花橙黃白毫、橙黃白毫兩個花色;碎茶又分為花碎橙黃白毫、碎橙黃白毫、碎白毫和碎橙黃白毫片。

想獲取更多選購茶和茶辨別的乾貨知識,請關注我,轉發評論這篇文章,私信“學習”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