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寒冬,第1車貸“第一個倒下”?

美國純進口“玩法”汽車融資租賃,在進行了“”自趣店大白汽車分期“夭折”後快速2018年下半年,國內車市迎來寒冬。或受汽車銷量下行影響,汽車金融公司第1車貸也遭遇了資金緊張。根據社交平臺消息顯示,該公司目前大量裁員,且不肯向經銷商支付“墊付款項”。

車市寒冬,第1車貸“第一個倒下”?


近日,有關汽車金融公司第1車貸“裁員風波”的消息在網上流傳。據悉,該公司“裁員風波”始於12月12日。當天,在社交平臺脈脈上,一位認證為“第1車貸員工”的加V用戶發帖表示:“公司資金鍊斷裂,大批裁員,第一天人力通知,第二天就走人,而且不給任何賠償!連孕婦、休產假的、哺乳期的員工都不放過!”

除了“裁員風波”之外,第1車貸也因拖延款項遭到經銷商維權。據瞭解,目前該公司經銷商們已經開始集結建群,準備去第1車貸北京總部討債。

第1車貸是行業內較為知名的汽車金融公司,此次遭遇經營危機,或與國內汽車行業寒冬,以及重資產運營帶來的資金壓力有關。

2018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汽車銷售遭遇滑鐵盧,7月、8月和9月連續三個月銷量下滑,9月份更是創下7年內最大降幅。而第1車貸本身主要從事汽車融資租賃業務,內部稱之為“以租代售”,用戶不保有車輛。

車市寒冬之下,汽車消費傾向低迷,網約車大潮過後,真正的汽車消費露出水面。2018年,趣店大白汽車項目加入戰局,10%首付提車的“打法”法與第1車貸自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在內部孵化半年之後,趣店或審時度勢,火速房企汽車融資租賃業務,大白汽車分期因此夭折。

可第1車貸,又要如何放棄自己的主營業務?

裁員、拖欠經銷商款項,第1車貸資金荒?

其實,近期互聯網企業接連曝出大量裁員。而第1車貸裁員之所以受到關注,主要是裁員比例過高,整個公司幾乎清空了。據上述員工在回覆中爆料“公司裁員70%,剩下的都是善後的。”在該帖子的回覆中,也有網友表示“人力也苦逼,裁完別人裁自己。”


車市寒冬,第1車貸“第一個倒下”?


離職的人抱怨公司暴力裁員,在職員工也不好過。12月27日,花名“夏侯霸”的網友發帖抱怨稱“我只想說什麼時候開工資,已經出現拖欠工資,報銷款已經3個月沒有發。”

在回覆中。甚至有網友表示3月份的費用,到現在還沒有報賬。


車市寒冬,第1車貸“第一個倒下”?


第1車貸不僅暴力裁員、拖欠工資,經銷商墊付的款項也沒有及時支付。工商資料顯示,第1車貸全稱為上海鋒之行汽車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公司創立於2013年11月,目前公司業務涉及汽車金融、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及理財投資等。

創業之初,第1車貸主要向各大品牌汽車經銷商提供融資服務,即目前群體為B端客戶。隨著《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的實施,傳統的汽車零售業態發生改變。2017年,第1車貸推出“夢享車”產品,通過以租代售(即融資租賃)的方式向C端用戶提供汽車金融服務。

根據第1車貸的解釋,該公司的“夢享車”產品與其他以租代售的方式不同,是為B端的車商客戶提供的延伸性的金融產品,相當於將對B端的服務延伸到C端,與車商的以租代售業務相匹配,為車商賦能。

其實,第1車貸就是通過原有的合作關係,通過經銷商平臺向C端客戶提供以租代售服務。通常情況下,為了保證客戶能夠當天提車,經銷商一般會先幫客戶墊付車款。

比如經銷商售出一輛20萬的車,根據以租代售的流程,應由第1車貸買下後,再租給客戶。為了節省時間,經銷商會自己提前墊付,等流程走完後第1車貸再支付相關款項。

但是自2018年11月開始,經銷商回款就開始遇到困難。顯示審核通過的客戶,相關款項卻一直沒有,有的經銷商甚至為多個客戶墊付資金。

車被客戶提走了,第1車貸按月收取租金,而購車的錢卻是經銷商提供的。若是第1車貸遲遲不肯支付相關款項,經銷商無疑成了冤大頭。

汽車融資租賃的頑疾——重資產

實際上,第1車貸遭遇上述困境,與其重資產的運作方式分不開。近年來,國內汽車金融快速發展,各類汽車金融公司如雨後春筍的出現。

而汽車金融主要分為汽車貸款(含汽車消費貸款、汽車抵押貸款)、汽車融資租賃(即以租代購)等兩大類。第1車貸主要從事的,便是汽車融資租賃業務。

與汽車貸款相比,汽車融資租賃首付更低,可以讓客戶以更少的資金實現用車。此外,汽車融資租賃審核靈活,不滿足銀行貸款資質的客戶,也可以辦理。此外,汽車貸款業務中,汽車的所有權屬於客戶,而汽車融資租賃業務裡,所有權屬於公司。

這就意味著,從事汽車貸款業務的機構,只是從事資金中介業務。而從事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機構,則是重資產運營,一旦經濟環境、汽車銷量出現大幅波動,這種類型的公司必將受到嚴重影響。

這種看起來吃力不討好的經營方式之所以流行,主要受美國影響。目前,在美國市場,融資租賃佔汽車銷售市場比例超過30%,而在中國市場,該業務比例約為2%。

因此,自3年前汽車融資租賃模式傳入中國後,在汽車金融領域掀起一輪創業和融資熱潮。第1車貸也不例外,2016年4月,該公司完成A輪融資2.17億元融資,由華創資本領投、酉金資本和經緯創投跟投;2017年1月,第1車貸完成B輪3.6億元融資,由酉金資本、毅達資本領投,經緯創投、宜信新金融產業投資基金、360金融聯合投資;一個月後,第1車貸又完成B+輪1.4億元融資,該輪融資由天馬股份、東南基金共同投資。

不到一年時間裡,第1車貸融了超過7億元,投資人中既包括經緯創投這類知名創投公司,也包括宜信、360金融這類美股上市公司,受青睞程度可見一斑。


車市寒冬,第1車貸“第一個倒下”?



據瞭解,美國主要採取的是“1+3”模式,即首先提供一年的租期,一年後可以有3個模式來選擇:續租、退租或支付尾款買車。第1車貸便是採取這種模式,根據該公司官網顯示,尾款處理有三種選擇方式:一是留購買斷、二是無憂退還、三是分期優惠方案。

不過,美國汽車融資租賃的模式到了中國,卻遭遇了水土不服。這是因為,國內很多客戶在租了一年之後,就會選擇“退車”,即第1車貸“無憂退還”選項。

一年時間裡,客戶只需支付10%首付,以及每個月的租金,但是一年後汽車殘值一般只有原價的80%,加上獲客成本和運營成本,一旦客戶“退車”,融資租賃公司大部分都會虧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