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平衡,孩子需要陽剛嚴厲的爸爸和柔弱關愛的媽媽

家庭中的平衡,孩子需要陽剛嚴厲的爸爸和柔弱關愛的媽媽

要想做到與孩子心靈相伴,我們只需做一個見證人,見證孩子的種種經歷,允許他們置身於自己的真實感受當中,而不必暗示他們擺脫眼前的狀態,不必揣摩孩子的心裡,只要放手即可,放手加上見證,孩子就能夠學會自我反省和觀照,而無需依賴父母了。《覺醒的父母》

孩子需要爸爸嚴厲批判,同時也需要溫柔的媽媽的愛。如果孩子只是得到愛,他會痛苦。如果孩子只是得到嚴厲,他也會痛苦。這就是父母的作用,母親應該愛孩子,這樣孩子在愛中就會成長。父親保持嚴厲,這樣孩子就知道生命中是有挫折的。過多的愛會毀了孩子,面對真實的生命,他會直接崩潰,因為他遇到危機和問題就需要找到和媽媽一樣的人來出手幫忙,他不敢勇於面對問題。可是媽媽不會永遠保護他,所以這時候很多孩子就會出現輟學和逃避工作等等行為。

男人嚴厲的背後,是對孩子未來的訓練,父親的嚴厲恰恰給他製造了應對困難的方法和勇氣,成長就是要面對這樣一個處處有危機的世界。母親的世界如夢幻的宮殿,父親的世界更像是腥風血雨,每一個孩子都需要這兩者,一個人真的成長就需要有這兩方面的能力。在挫折的時候我們有理想有夢,在美好的夢中自己不忘現實的牛奶和麵包。

家庭中的平衡,孩子需要陽剛嚴厲的爸爸和柔弱關愛的媽媽

現在很多家庭出現問題多數都源於在一個家庭裡面總是一言堂,現在中國家庭,特別是普通的中產家庭多數是女人主導,在管孩子的問題上更是如此。女人只是愛孩子,她不允許孩子的爸爸對孩子嚴厲,覺得你對孩子嚴厲就是傷害著孩子媽媽的心,有的爸爸批判孩子,夫妻就會吵架,問題就會上升到你對我孩子不好,就是對我不好,問題孩子是兩個人的,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慢慢爸爸缺失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爸爸怎麼說孩子媽媽都會認為爸爸是錯的。如果在家裡面爸爸經濟能力不行,那就更別提爸爸的地位了。所以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只有完全的愛,沒有批判和挫折,當未來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孩子就會出現逃避。

在家庭中很多人總是要讓夫妻思想統一,實際上,男人應該保留自己男人的特質,女人應該保留女人的特質。這樣孩子在媽媽那裡學到了女人柔性的一面,在爸爸那裡又學到了男人陽剛的一面兒。當男人不允許女人表達女性獨到細膩的一面,女人不允許男人表達他粗獷陽剛的那一面,當融合不了的時候就是衝突,當一個家庭不允許不同的聲音,那麼真實的聲音就會被掩蓋。為了家庭平和,男人要壓抑自己,女人也要壓抑自己,最後家庭的替罪羊孩子就是完全被壓抑的。今天諮詢中有個孩子媽媽還問我,我家的孩子為什麼不敢做真實的自己?我家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偽裝?根源就是我們沒有允許她做自己。

家庭中的平衡,孩子需要陽剛嚴厲的爸爸和柔弱關愛的媽媽

諮詢中很多爸爸媽媽從來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因為很多心理學家說,我們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我們就是給孩子營造了一個花園般的夢境,可是當孩子長大了當孩子結婚,她的夢境不堪一擊。當真正男女衝突的時候,她就覺得愛情不應該是這樣,她就會覺得這樣的婚姻過不下去了,因為他對我批判指責了,他一定是不愛我了。現在很多家庭都培養小老鼠,每天爸爸媽媽拿著書來培育孩子,把孩子培養出問題了,很多父母都是一臉蒙。我們孩子從小就照書培養的,為什麼還會出問題呢?

很多時候過度培養孩子,會出現兩個情況,一種是孩子特別優秀,特別優秀的孩子都是這樣的人培養出來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會中途輟學,出現很多焦慮抑鬱症,越是過早孩子輟學,心理出現問題的,過度培養的問題越嚴重。現在滿街都是過度培養的孩子,每個人都焦慮,你的焦慮一定會顯現在孩子身上,但是沒有父母會看見,直到孩子出現問題爸爸媽媽才會反思,所以從這一點上看,孩子出問題了也是好事,至少父母看到了,否則父母一直裝睡。

所以真正好的家庭,男人不用為了女人去改變自己,同樣女人也不用為了男人來改變自己。剛柔相濟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孩子需要學會不同的層面,家長只需放手,不過度保護,不過度干涉,不過度批判,讓孩子成為他自己,這樣的家庭每個人都活出了自己,不要求別人改變就不會出現焦慮和恐懼,做真實的自己才是最快樂的。家長不焦慮,孩子心寧靜,靜下來的心才能思考人生,知道自己要什麼。

家庭中的平衡,孩子需要陽剛嚴厲的爸爸和柔弱關愛的媽媽

看過蔡志忠老師的介紹,當他十五歲要上臺北去工作時,跟媽媽說,媽媽說你去問爸爸,爸爸說你找到工作了嗎?他說找到了,第二天自己隻身就去了臺北。如果放到我們家庭,我們會說你要考學,媽媽做不了工作,就需要爸爸做,老師親屬都需要輪番上陣,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孩子的勇氣早就沒了。所以我們的孩子就很難成為獨特的自己,他是必須要考重點大學的。蔡志忠的女兒數學考了30分他也沒有焦慮,當女兒把分數考到零分的時候,爸爸還獎勵她吃牛排,因為信任和放手,最後孩子在兩所美國出名大學就讀。

反觀我們的孩子,成績偶爾下來了,父母就會如臨大敵,不是動員孩子補課,就是找孩子哪裡出了問題,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是不允自己出問題的,不允許自己失敗,不允許自己出現錯誤,根源都是父母的焦慮和對孩子要求完美。現在很多父母都用近乎神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直到把神累到了,父母才覺得可惜,神壇倒了,父母的夢破碎了,很多父母才會崩潰,因為他認為的孩子的未來沒有了,同樣自己的未來也沒有了。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

(有意合作的一線城市心理諮詢師或者做此事業的同行可以聯繫我)

家庭中的平衡,孩子需要陽剛嚴厲的爸爸和柔弱關愛的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