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始亡於萬曆年間,怠政根源於兒時教育

今天,我們來扒一扒古時候的一個家庭教育案例,主人公是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

明朝始亡於萬曆年間,怠政根源於兒時教育

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

明神宗萬曆皇帝即位時年僅10歲,因為年幼就由母親李太后代為聽政。為了讓如此小的皇帝在日後能夠儘早執政,平民家庭出身的李太后教子異常嚴苛,並集朝廷上下之氣力給了神宗最好的教育資源

當時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學富五車,對待小皇帝的教育也是頗為用心良苦。在神宗十歲即位不久,張居正就開始在對他進行正規教育——日講。每次的日講大概在六個小時,三天視朝,七天講讀。考慮到神宗的年齡,張居正還親自繪圖立說,自編了一套適用於兒童閱讀的課本《帝鑑圖說》,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果不其然,當時的神宗一見到那一幅幅生動的圖畫便喜出望外,愛不釋手。

明朝始亡於萬曆年間,怠政根源於兒時教育

內閣首輔張居正

除此之外,張居正對神宗的日常言行舉止也是嚴厲苛刻。為了培養神宗勤儉節約的習慣,竟然拒絕了神宗想將一件快褪色的袍子換成新袍子的要求。為了警醒小皇帝政事不可以倦怠,張居正在御座兩側貼滿文武官員姓名的圍屏,一直督促神宗要把精力放在帝王之道的大學問上來。

張居正和李太后對於神宗的教育可以說是煞費苦心,竭盡全力。但令人不解和驚訝的是,在張居正百年之後,神宗竟然瘋狂報復起曾經的恩師,不但廢除了恩師實施的改革的一番成果,而且過了不到兩年,就抄了恩師的家。其後更是二十八年不上朝,各種庸政懶政,大明王朝也在他的治國無能之下日漸衰亡。後來,史學家都認為,明朝始亡於萬曆年間。

明朝始亡於萬曆年間,怠政根源於兒時教育

明朝始亡於萬曆年間

最好的教育下面卻培養出來一個這樣的昏君,實在令人汗顏。究其原因,其實從神宗幼時的教育開始就已經埋下了種子。小時候學習的壓迫感太強,扼殺了神宗的學習興趣;行為標準太過於嚴苛,使得自小神宗的自尊心就受到了打擊;刻板嚴格的學習標準和目的,壓抑了神宗的創造力。不快樂的童年加之怪癖的性格,使得神宗皇帝在日後的懶政行為也有了解釋。

明朝始亡於萬曆年間,怠政根源於兒時教育

神宗怠政根源於家庭教育

這其實和如今的一些教育理念尤為相似,如果以一種太過於目的性的、壓迫式的教育方法教育現在的孩子,那麼換來的必然是孩子不健全的人格。倘若家長們能夠用發展的眼光引導孩子的天性,注重孩子的自尊心,多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環境的話,那麼孩子的成長才會是積極健康的,才能夠在未來遇到困難時及時調整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