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子的《道德經》名氣大,孔子學院卻全球遍地開花?

為什麼老子的《道德經》名氣大,孔子學院卻全球遍地開花?

漢朝初期把道家清靜無為的部分當作治國綱領,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然後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以後兩千多年來,大部分時間裡儒家學說就成為統治階級的御用理論,一直延續到清朝。

從佔據統治階級主流思想的時間來看,道家肯定無法跟儒家相比,可是從民間的影響力、老百姓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國際上的歡迎度來看,強調“道法自然”、“清靜無為”和“燕處超然”的道家則無疑要更勝一籌。

於是,提出“道法自然”和“清靜無為”理論的道家經典《道德經》作為一部系統而完整的哲學著作,在中國和世界上都獲得了非常大的欣賞和認同。

原因很簡單,《道德經》提出的“道法自然”、 “清靜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反者道之動”等等理論,就是在教導大家清靜無為,不爭不搶,做一個自然的、沒有過多追求和奮鬥的人,這樣貼近自然、燕處超然的人生不僅毫不費力,不僅自得其樂,而且還能接近和追求《道德經》裡玄妙無比無可言說的“大道”!

為什麼老子的《道德經》名氣大,孔子學院卻全球遍地開花?

本來在嘈雜繁複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回歸自然,追求一種簡單的清靜無為和自然而然的生活,而現在這種清靜無為、自然而然的生活本身居然可以追求天地間玄妙高深的大道,請問這世上還有比這個結果更富有吸引力的哲學道理嗎?!

舉個例子,很多人都相信“道法自然”就是《道德經》的主旨和精粹,但是對於“道法自然”的理解卻是千差萬別,於是也就出現了種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結果。

我夜裡遊戲白天睡覺睡到自然醒是不是也應該屬於“道法自然”啊?

看到好吃的,我的內心自然很想吃,那根據內心需要吃個過癮是不是應該屬於“道法自然”啊?

看到好玩的,我的內心自然也很想玩,那根據內心需要玩個過癮是不是也應該屬於“道法自然”啊?

……

為什麼老子的《道德經》名氣大,孔子學院卻全球遍地開花?

這樣簡直太爽了!

原來吃飽就睡、大吃大喝都屬於“道法自然”!

原來在日常輕鬆愜意、毫不費力的生活中還能追求高高在上、虛無縹緲的宇宙真理?!

我也相信《道德經》!

我也要讀《道德經》!

(唉,可是另一些喜愛並研讀《道德經》的人們看到這裡一定會傷心吧!

真正的“道法自然”怎麼可能是這種樣子?!

既要滿足自己的口舌之慾,還想拉“道法自然”下水,簡直可惡!

夜裡打遊戲白天睡覺不符合最基本的生物鐘,還自什麼然!

狂吃猛玩放縱慾望,超越身心極限、傷害身體健康又是哪一家的自然!

可是,很多時候大多數人追求的並不只是真正的道理和學問,而是自我的舒適和心理滿足!)

為什麼老子的《道德經》名氣大,孔子學院卻全球遍地開花?

接下來說到孔子學院,現在以儒家創立者孔子命名的“孔子學院”也得到了很大發展,截止到2018年12月,中國已在15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48所孔子學院和1193箇中小學孔子課堂,現有註冊學員210萬人!

宋代是“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現在是有地球人的地方,都有孔子學院。

當然了,孔子學院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大學,而是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的交流機構,主要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現代漢語教材和學習渠道。

所以,這些遍佈全球的孔子學院主要是在做一些中國文化的推廣,並不是真正在宣揚和推廣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也並沒有表明儒家學說已經超越道家而全球開花。

為什麼老子的《道德經》名氣大,孔子學院卻全球遍地開花?

相反,在中國民間來說,孔子他老人家雖貴為萬世師表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得到過很多官方的推崇和尊敬,但是他提倡的仁義道德雖然高尚得來卻並不容易,而是要經過“格物致知”、經過艱苦學習、經過嚴格律己,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分析自我、解剖自我、改造自我、昇華自我,才有可能接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偉目標,可是這些個遠大的目標和枯燥的過程,對於世界上平凡又普通的大多數人來說,是何其遙遠又何其艱難啊!

而且更重要的是,現代社會的人們大多注重自我關注個體,你讓他們修身還馬馬虎虎,再讓他們耗費自己的精力去齊家治國平天下,嘿嘿,免談吧還是!

所以孔子和老子相比,一個教人刻苦學習才有可能在道德上得以寸進;而另一個教人自自然然自由自在就可以接近天地大道,你說哪一個學說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哪一個學說才可以在全世界普及?!

幾乎可以肯定的說,不但目前是如此,時代越發展社會越發展,提倡清靜無為和自自然然的《道德經》必將得到更多人們的喜愛和學習,而曾經輝煌的儒家學派因為要求過於嚴格實際又過於空泛的特點,可能會長期處於一種多人敬仰卻少人親近的地步,不禁讓人感慨又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