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市比慘,特斯拉卻成功扭虧!鋼鐵俠這次做對了什麼?

全球車市比慘,特斯拉卻成功扭虧!鋼鐵俠這次做對了什麼?

此前對“放飛自我”的馬斯克冷嘲熱諷的汽車大佬們這段時間都乖了。在寒氣逼人的全球車市中,特斯拉居然首次實打實地靠賣車實現扭虧,把大半個汽車圈的臉打得啪啪響。

不過,鋼鐵俠這次逆襲靠的可不是神乎其神的PPT,而是苦熬積累起的技術優勢。業內人士坦言,拋棄和汽車廠商在傳統工藝上纏鬥,全力押注電池和車聯網等新核心技術上是特斯拉彎道超車的關鍵。

這一點絕對值得包括物聯網在內的各類新技術企業拿起小本記下來,要想刷新產業新玩法,先要搞清你值得仰仗的新核心技術是什麼。

突破電池技術 特斯拉逆襲傳統車廠

一個季度賣83,775輛電動車,完成68億美金銷售,除去賣新能源積分所得的5,200萬美金,仍有超2.5億美金利潤。這次我們再沒理由否認特斯拉的成功,這家故事說得比你好的公司,真比你更賺錢了!

而鋼鐵俠這次的成功靠的不光是硬實力,更有對市場的精準判斷。“別看特斯拉的車外型好看但內飾和生產工藝和傳統車企相比還是糙。”一位行業分析師表示,“不過,當電池續航能力提上來後,車的性價比一下子就上來了。”

在家裡配備充電條件的情況下,車主使用特斯拉每公里電費僅是燃油車油費10%。同時,得益於電氣化的結構,特斯拉在網絡硬件佈置上也更靈活,不僅可遠程開啟車內部分功能,還可與其他網絡應用嫁接,極大提升了駕駛體驗。

而這些優點都得益於馬斯克在電池工藝上的押注。特斯拉在1860電芯基礎上打造的2170電芯至少將成本壓低了33%,極大降低了車輛製造成本,才讓電動車的優勢發揮得如此充分。

憑藉在電池技術上的優勢,特斯拉一下把無數老牌車廠甩在身後。因為採用的LG電池能量密度不及特斯拉電池70%,奔馳推出的電動汽車EQC的續航里程只有特斯拉Model 3的7成,一推出就淪為雞肋。一時之間,已沒人可撼動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上的霸主地位。

佈局新核心能力 物聯網產業可彎道超車

其實在特斯拉大舉進軍電動車市場時,無數傳統車企並未落後多少,但在技術革新上的舉棋不定讓它們錯失了難得的窗口期。

各位物聯網圈的盆友們,敲黑板時刻到了!隨著產業的不斷迭代,核心技術的變遷正快速發生,只要把準產業脈絡,提前做好佈局,逆襲故事隨時可能上演。

“物聯網時代,各大產業比拼的關鍵不再是傳統工藝,利用新技術實現的跨越式創新帶來的效用會更加巨大。”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例如,NB-IoT和LoRa技術在水電煤等公共事業應用上的全面替代並非因為在儀表製造上的進步,而是因為數據實時交互的創新極大削減了人力成本。

這樣的故事必然會加速上演。萬物互聯時代,各類無人終端與系統加速出現,人類不再直接操控機器,而是由移動終端根據現實世界的映射自主決策,所以原先僅應用在部分專業領域中的精準時空服務已正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基礎設施。

正因預測到這一趨勢,全球領先的精準位置服務公司千尋位置一方面大力建設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努力推進釐米級定位服務在2018年底實現中國大陸全覆蓋;另一方面,不斷加強與硬件廠商合作,集成更多強大傳感器,從而推動精準定位服務實現了對各類物聯網應用的賦能,為自己也為合作伙伴打開了無限的業務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