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中我接不上學生的話,怎麼辦?丨答新教師問

很多人聽了我的課,都覺得課堂上"接學生的話"這方面,我做得好。大家希望我說出"秘密"。

其實,課堂上小孩發言後我的瞬間反應,純屬對語言的敏感,算是條件反射。"想都沒想",嘴上就冒出這樣一句。沒有什麼"秘密"可言。我把這樣的答案說給身邊幾個徒弟聽,大家評價說"真小氣,有保留!"窘迫之餘,追溯十幾年前著力修煉課堂教學基本功時,還確實針對"如何接話"有過一段自我修煉的方法,具體、實在、可操作,十幾年後的今天,實踐證明——管用。

摘掉秘不可宣的隱晦,我把時光往回撥,和青年朋友們分享這個塵封已久,且"不為外人道也"的修煉要義。如同周星馳臥床看《演員的自我修煉》一樣,我是走"理論+實踐"的研修路徑的,如果大家想知道,要有心理準備——每一個你看到的藝術畫面,背後都是無數的技術修煉累積。

課堂教學中我接不上學生的話,怎麼辦?丨答新教師問

何捷(福建省特級教師、福州教育研究院教研員)

課堂接話的研修方法有四個,"看相""聽話""找茬""表達"。四項不能變序,不能遺漏,執行時不得馬虎。

所謂"看相"指的是課堂接話時,老師要走近兒童,和他面對面,察言觀色。這樣做,你能更容易走進兒童內心。人說話,表情聯通內心,對話中蘊含思維,話語間神色是有差別的。如:神色緊張、輕鬆自然、歡快活躍、目光聚焦、低頭自顧說話,環顧左右而言他……"相由心生",神色聯通內心,有助於老師在接話時作出判斷,處理教師的話語內容,把握言說分寸,選擇發聲方式。比如,看到一個小孩漲紅著臉說出高亢的詞,這個時候就不要再次追加激情鼓勵了,適當調節溫度,給他降降火,說:"這是你的觀點,大家看看,還有什麼要補充,有人需要提出自己設想麼?"這時候,用語言轉接思考,留給他冷靜的空間。再如,小孩羞澀地表達,眼神恍惚,幾乎不能確定自己是否說得"符合教師的心意",他在惶恐中猜度,你就不要雪上加霜地作出判斷和評價。不如先邀約同伴送上掌聲,之後再言其他。請大家關注我被拍攝的課堂教學照片,你會發現基本上和小孩對話時,都是"面對面"的近距離接觸,還邀請全班聚焦"我們倆"。實際上,我就是在察言觀色。巧合的是,這樣的距離帶來我關注的便利外,還帶給兒童親切感。的確,"我的眼裡只有你",被關注的感覺很讓人溫暖。

心暖了,話就有溫度了。

所謂"聽話"就是要用心去聽。走近小孩,更有利於你能介入聽,能聽清楚。很多老師聽小孩講話,只是在裝樣子。看上去在聽,實際上只是在等待——等小孩講完後說出自己的臺詞。要真正去聽小孩到底說了些什麼。如何做到真的用心聽?可以側耳聽,這是姿勢上的建議;可以耐心聽,這是心態上的提醒;可以邊聽邊記話語內容,這是操作上的方法;還可以嘗試簡單概括與複述話語內容,這是對聽話的檢測與回應。之前說"察言觀色",其實是雙方共有的,你在看小孩,小孩也在看你,你用心,小孩也用心。中國人擅長"憑感覺",感覺真的很準,可以從姿態,對話的內容上敏銳地被傳遞出來。

原因很簡單——被尊重,是師生雙邊的共同需要。

邏輯學說:"為了使論證正確有力,我們必須關注的內容與形式"。在你用心傾聽後,你能發現小孩在說什麼,在如何說。"內容"和"形式"的獲取,為你接話做好了準備,也許,你可以憑此獲得"論證的有力"。接下來,你要在話語流中"找茬"。所謂"找茬",就是找到兒童話語中的"端口"。接話,就像聯通設備一樣,需要找到"輸入的端口"——發現並接入"端口"。"茬",可以看作是兒童話語中的缺漏;也可以是話語中的亮點;話語中的延伸處……讓你覺得有意思,有疑問,能拓展,能引用的,任何"有可能"的地方,都可以。例如,我問:"什麼是寫作前的構思呢?"小孩回答:"就是寫作前的思考。"這裡,小孩用"思考"直接替換"構思","話茬"出現了,就在這樣的替換中,於是可以接茬說:"那麼請你說說,什麼又是寫作前的思考呢?難道是構思?"幽默的效果就此產生了。因為我們關注了小孩言說中的"內容",找到了邏輯漏洞,所以可以順藤摸瓜。如果不是注意聽,會簡單重複小孩的話,回覆說:"好的,構思就是一種思考,還有別的答案嗎?"老師變成認可這一回答,並滿世界尋找其他的答案,很忙,但無效。

第四是"表達",也就是接上話了。有了前三步,很自然知道自己要表達什麼,如何表達。這時的表達,不是"獨角戲",而是一種真真正正的"對話"。所謂"對話",就應該是一一對應的,一個小孩發言,老師就對他說的進行評述,之後引發全班關注和延展討論。兩兩相對的師生對話其實構成了面向全體的公開發言;也有面向集體的宣講,那是和每個人的分享。所以,教師的"表達"不應該是自說自話,有以下幾點提示:其一,表達要有指向性,說什麼,小孩要一聽就懂,不要用大人喜歡的那種"欲說還休"的話外音。例如賈志敏老師的課堂,小孩表述一句話,不通就是不通,賈老師不會問:"你覺得哪裡不通?"賈老師會這麼說:"既然這裡不通,請跟我說一遍,然後自己改一改。"其二,表達要有互動性。教師說完不是"就此打住",而是引發小孩參與,誘導出下一次的對話,推進教學發展。所以"你來說說""聽聽你的想法"都是常掛嘴邊的。那句"元芳,你怎麼看"不妨作為大家的對話口頭禪吧。第三,表達要有現場感。對話是面對面的,"面對面"就提示話語的在場,符合對話者年齡,契合學習內容,吻合當下情境。和低年級小孩對話,教師可以加入一些肢體語言,讓身體幫助說"形象的話"。和高年級小孩對話,也可以讓對話形象生動,富有親和力和指示性。例如支玉恆老師在指導朗讀時,手勢就起到重要作用:"讓雪下得再大一些。"此時,支老師大手一揮,有力地提示重音,如同指揮家。小孩的朗讀在形象化的引導下瞬間出彩。最後還有一點,對話要真誠,要懂得尊重小孩。對話就是用話語和小孩心連心,尊重是一種源自內心的意識,它會表現在對話中的每一次細節中。例如,對話時,你是否居高臨下,站得筆直;對話時,你是否眉宇輕佻,傲氣十足;對話時,言語中是否帶有譏諷,盛氣凌人;對話時,你是否武斷評判,儼然法官……帶有尊重意識的對話,讓雙方都感到優雅。

說實話,以上四條都是舊經驗,其實都是最後的"結果"。結果背後的真相才是關鍵,如果你不知道的話,永遠無法迎接到這樣的"結果"。課堂接話的智慧結果,和諧的藝術效果,背後有四個原因必須和大家說破:

第一,統整式備課。備課要有全局觀,既要觀照整篇課文,通篇考慮設計,全盤構思方案,還要兼顧讀與寫,不要生硬霸道地施教。備課格局大了,課堂就大氣。接話,看似隨意,無招的背後是無數招。

第二,要了解兒童。一個問題拋出來,是否適合小孩是關鍵;適合什麼樣的小孩,這也是關鍵。所以,在瞭解兒童,認識學情的基礎上,教師要有三個預設的回應。"你的回答和我想的一樣",此時,我該如何推進教學,而不是簡單地停留於鼓勵;"你的回答與我想的相反",我該如何應對,而不是斷然否定;"你的回答和我想的無關",當兒童回應的信息中沒有明確的立場,該如何引導,讓遊離的教學重回目標。

第三,忘我的精神才是精髓。要想課堂接話流暢,老師要做到"進入課堂,忘記自我"。這是師父於永正對我的叮囑——進入課堂,眼中只有小孩。這才能忘記自己要說的話,全心全意麵對課堂。看上去,此條和前面的表述是悖論。深入琢磨,所謂"忘我",就是不要執著於自己的設計,不要在兒童回答與自己的設想不同時,生拉硬拽。多一份優雅,多一份等待,多一份迴旋,多一份引導,我相信這會讓你的課堂更溫暖。忘記,不是讓你變得盲目,而是一種寬容。

第四,學一點邏輯,讓對話更有理性。拉布呂耶爾說,邏輯是讓人發現真相的技術。邏輯學強調,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別人應該懂你的意思。有效的溝通是建立在符合邏輯的基礎上,是以理服人的。例如,當兒童的回答中只有現象,僅僅在舉出例子時,你是否會歸納推理,演繹推理,將建立在兒童形象化表述基礎上的語言信息整合成大家都能接受的理性表達,讓對話成為教學資源。想象一下《晏子使楚》中的針鋒相對吧,每一次都不是聰明能起決定作用的;再回憶三國故事中的"諸葛亮舌戰群儒"吧,哪一次的對話,不是邏輯讓諸葛亮以一抵萬?再回到我們的課堂,很多時候主張"兒童中心",教師的言語反而被小孩牽著走。具備基本邏輯常識後,相信大家心中更加篤定,應對更加坦然。

最後,可以有一點幽默。沒有什麼比幽默更適合於所有小孩了。幽默,是調味劑,而且大家都能接受。課堂教學中有一點幽默,能緩和對話時尷尬,能解燃眉。退一萬步說,"接不下去"時,幽默的自嘲給自己退路。

馮驥才寫《俗世奇人》時提到:一個作家,必須具備語言常識,還要必須具備百科知識。教師何嘗不是如此。接話,居然背後還藏著如此學問。不怕,接好了,課就活了。從這個角度看,研修接話,一本萬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