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死,明朝多活兩百年,此人死後一年,明朝亡!

此人不死,明朝多活兩百年,此人死後一年,明朝亡!

明朝末年,天下太亂,西北有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而在中國東北,滿清的勢力日益做大,與此同時,中國北方地區爆發瘟疫,各種憂患接踵而至。明皇帝崇禎只得四處找人滅火,盧象星、袁崇煥等都先後充當過滅火隊員,但明確記載在正史中對明朝滅亡有重大影響的就是孫傳庭了,《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那麼,孫傳庭到底是何人?他為何有如此高的地位呢?

此人不死,明朝多活兩百年,此人死後一年,明朝亡!

孫傳庭,字伯雅,今山西代縣人,萬曆四十七年,26歲的孫傳庭高中進士,被任命為永城知縣,一年後到順天府任職。崇禎八年,42歲的孫傳庭破格提拔為順天府府丞,僅僅一年,他的身份發生了重大改變,崇禎九年,苦與報國無門的孫傳庭主動請纓擔任陝西巡撫,以剿滅流寇。他在陝西建立秦軍,後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一帶擊敗高迎祥,高迎祥被俘後,被遞解到北京,凌遲處死。

此人不死,明朝多活兩百年,此人死後一年,明朝亡!

1638年,孫傳庭和洪承疇在潼關伏擊繼任的闖王李自成,造成李自成全軍覆沒,而李自成本人僅率18人突出重圍,戰後,陝西流寇基本上全部肅清,崇禎帝激動地熱淚盈眶,明朝似乎有了中興的可能。不幸的是,此時清軍攻打長城,孫傳庭和洪承疇等又被崇禎叫回來抵禦清軍。如此一來,李自成得以喘息。他跑到河南深山老林,此時的河南發生大饑荒,老百姓竟然盼望著他過來,好混口吃的,轉眼間,李自成又擁有十萬大軍。

此人不死,明朝多活兩百年,此人死後一年,明朝亡!

1642年,李自成兵圍開封,崇禎帝任命孫傳庭為三邊總督,孫傳庭在陝西練兵,準備再次絞殺流賊,十月,孫帶著新招募的士兵出征,再次通過誘敵深入、打伏擊的手段擊敗了農民軍。可惜的是,此時突然下起大雨,孫傳庭沒有繼續追擊,就在明軍打掃戰場之時,農民軍殺了個回馬槍,大隊人馬突然衝出,明軍抵擋不住,孫傳庭率軍敗退回陝西。

此人不死,明朝多活兩百年,此人死後一年,明朝亡!

​當時癌疫盛行,缺乏糧草,武器彈藥更是短缺,崇被帝多次催促孫傳庭出關迎戰李自成,孫傳庭不得已,在1643年8月率軍倉促出關,九月份在河南郟縣被李自成人數眾多的農民軍所敗,明軍四萬餘人戰死。十月初,陝西重鎮潼關落到李自成手中,孫傳庭孤立無援,在十月初三戰死沙場,年僅五十一歲。值得一提的是,身在北京的崇禎帝卻認為孫傳庭裝死跑掉了。因此沒有給予孫傳庭相應的撫卹,反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清王朝追諡他為忠靖。看到這樣的朝堂在傳庭死後而亡也是大勢所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