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陷阱多,買房人不得不看清的十二條絕路

在選擇房產時面臨著各種陷阱和危險。下面不得不說的十二條“絕路”,是每個購房者要擦亮眼睛才能避開的傷痛。然而,每年又有多少買房人為這些禁區所傷,生活在一片糾結之中?

樓市陷阱多,買房人不得不看清的十二條絕路

一、房屋質量問題

由於開發商資金問題,或者建設過程中的監管不力等綜合因素,常曝光的房屋質量問題如“樓歪歪”、“樓裂裂”、格局設計不合理、屋頂漏水、牆體開裂、門窗受損等,都可以歸結為房屋住房質量問題。

在交房時,這些基本的建築問題,常常讓購房者傷透腦筋,從而與開發商展開維權之爭,這些樓市現象屢見不鮮,成為詬病。

二、違規違章開發,殃及池魚脫身難

所謂違規違章開發的維權糾紛,大多表現為買了開發商未通過正規途徑開發建造的房子。等政府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執行拆除或者罰款時,業主們受牽連不能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三、虛假廣告宣傳,華麗背後是醜陋的現實 

開發商為了促進銷售,廣告的宣傳力度也是一種手段。但是,以華麗的辭藻和誇大的事實,誤導廣大購房者踏進陷阱,也是需要我們擦亮眼睛!

例如,偏遠地段:遠離鬧市喧囂,盡享靜謐人生;郊區鄉鎮:迴歸自然,享受田園風光;緊鄰鬧市:坐擁城市繁華;挨著臭水溝的美化:絕版水岸名邸,上風上水;挖個水池:東方威尼斯,演繹浪漫風情;挖個水溝:親水豪宅;水能流動:疊水麗景;地勢高:視野開闊,俯瞰全城;地勢低窪:臺地疊景,冬暖夏涼;外立面貼磚:托斯卡納風格;賣不動打折:回報客戶;還賣不動再打折:回報社會;邊上有家銀行:緊鄰中央商務區。

樓市陷阱多,買房人不得不看清的十二條絕路

四、配套縮水,減肥過程豈能如此傷人傷己?

配套縮水,也是常見的糾紛之一。開發商在宣傳中承諾建小學、建泳池、建多少平米的綠地……這些都是每個購房者在選房時看重的附加利益。當興高采烈迎接交房時,才發現許下的承諾一個個都沒看見,廣大購房者只能自認倒黴“被爹坑”。

五、虛假承諾,說好的幸福呢?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就像沒有經歷過生活考驗的愛情,那些承諾那些願望都如此美好,當真正的走進建好的樓宇,才會發現開發商只是騙你上賊船的“大忽悠”,承諾最好的物業管理,到頭來也只是停水、修理、盜竊等問題沒人管;承諾送的面積,結果是獲得的公攤更多……等等一系列問題告訴沒買房的人們,不要被開發商的“甜言蜜語”所迷惑,貪小便宜吃了大虧。

六、私改規劃,強扭的瓜不甜

走進自己買的房子時,地下停車場沒了,樓甚至“長高”了幾層,還有樓間距怎麼那麼窄,樓高也不對……這種情況,你就得掐掐自己的臉告訴自己面對現實,你買的樓盤被開發商私自修改了,接下來該怎麼做,你就只能問律師了。

樓市陷阱多,買房人不得不看清的十二條絕路

七、面積縮水,減肥後遺症難捱

面積縮水,這是很容易一眼看穿的實際問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昆明的中央金座商鋪養豬事件,相信大家一定沒有不震撼之理。胖子瘦身是好事,但面積縮水了,樓盤小小身板怎樣受得住業主們的怒火發洩?

八、捂盤惜售,待嫁嬌娘終不得

捂盤惜售,這個也只能看市場了。樓市好的時候,開發商當然也能大筆一揮開盤發售。當樓市進入寒冬時,誰都不願意損失,捂盤惜售坐等良機是一個普遍現象。只要交房沒有延期,這個貌似在樓市所有糾紛中投訴相對少一些。當然,有更可惡是,未來準業主們明明已經簽了購房合同,開盤給的房源卻讓人倒胃口,好的房源高高掛起等著漲價,這就千夫所指。

九、中介詐騙,二把手難以服眾有原因

有些購房者買的是二手房,或者通過中介買了某個樓盤的尾盤,通過中介這一環節,往往也難免事端。一口價、附贈、限量優惠、倒差價等招牌屢見不鮮,防不勝防。

樓市陷阱多,買房人不得不看清的十二條絕路

十、產權問題,看準真相再出手不遲

說到產權問題,最近熱議的“小產權”房的處理,將產權二字的熱度提升至新階段。房屋的產權,一般分的很明確,但是也有開發商玩貓膩,在開發必備的“五證”上做手腳。國人一輩子為買房甘願為奴,到手的房子卻連產權證都辦不了或者不在自己接受的產權服務內容之內,讓人情何以堪?

十一、精裝房問題,說愛你不容易

精裝房在當下大行其道,市場火爆。終其原因就因為很多人圖方便、省事。安信問題地板,給各位怕裝修的“懶漢”們重重的一擊。甲醛超標的毒地板、達芬奇家居、劣質瓷磚、馬桶……這些以華麗的外觀佈置在你家角角落落的時候,你敢住麼?

十二、延期交房,星星始終盼不成月亮

有人哭訴,延期交房,害的我結不成婚、生不成孩子!這一點都不誇張。交房延期,將會給很多“將婚族”“將生族”的計劃打亂,擾亂生活秩序、貸款計劃,甚至因延期,加上開發商資金等問題,爛尾樓也比比皆是,購房者只能坐等交房,或者投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