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孩子就要知道:为什么孩子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

父母爱孩子就要知道:为什么孩子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

1

去邻居兰心家串门,和她在客厅里正聊得火热,忽然听见里屋传来“哇”地一声。

我俩赶紧奔过去。

原来,兰心刚2岁的小女儿正在这里看动画片,奶奶眼瞅着这一集,小家伙已经连续看了两个月了,想着重复这么多遍很没意思,便好心帮她换了一集。

谁知,刚调台,这家伙就放声大哭。

直到兰心重新调出她刚刚看的那一集,孩子才止住了声。

奶奶有些不悦,离开房间时嘟囔了一句:“看把这孩子惯成啥了,脾气这么大,这么倔。”

父母爱孩子就要知道:为什么孩子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

其实,兰心的小女儿经常来我家里玩,小区里也常见,很有礼貌,见人就会主动打招呼,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望着小女儿专注的背影,兰心告诉我,孩子这段时间总是重复看这集《鼹鼠和雪人》,前一阵带她去书店,小家伙竟然还买了这本书。

现在好了,白天小家伙自己看一遍动画片,晚上还要兰心声情并茂地指着书里的动画,给她讲一遍。兰心坦言,如今这个故事自己都已经倒背如流了。

知道《鼹鼠的故事》系列很不错,但真不知道《鼹鼠和雪人》能吸引孩子到这地步。兰心说自己十分很好奇,到底故事里有什么让孩子如此着迷执着?

父母爱孩子就要知道:为什么孩子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

莫非真如孩子奶奶所言,是小家伙性格倔强脾气不好的缘故?由着孩子来,是不是纵容?

这么长时间,孩子只是看同一个故事,看同一本书,会不会很浪费时间?原本这些重复的时间,可以用来看更多的书,积累更多的知识。现在这样,孩子的知识面会不会受影响?

2

兰心的疑惑,让我想起了女儿小时候的事情。

那时候,她也刚2岁,家里有一套《不一样的卡梅拉》。

每天晚上,她都拿出一本让我讲,连续几天,竟然都是同一本。作为成人,我对这种简单重复的事情,实在是厌烦。

父母爱孩子就要知道:为什么孩子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

我提示她可以换一本,其他几本故事也很好看。但无论我如何劝说诱导,她都不为所动。

有一阵时间,我都有些奔溃了。丢给她爸爸讲,结果她爸爸重复讲了三次就受不了了,又推给了我。

想想书架里,适合她年龄段的书有几十本,她天天就抱着一本,感觉浪费了钱又浪费了我挑书的精力。

而且,很多书里的内容都是那么有智慧,关乎她现在的安全、成长、智力等等,现在不看,就永远错失了。

甚至有时候,劝说不了她,就觉得这孩子如此倔强,一定是随了她爸爸。

那段时间,我和兰心一样,对孩子重复一件事的行为充满疑惑和顾虑。

父母爱孩子就要知道:为什么孩子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

直到有一天,在孙瑞雪老师的书里看到一段话,心情才平复下来:

我们知道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反复听一个故事,十天半月也不烦。她从故事里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最后是概念。

3

我们都知道,概念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一个人只有具备形成和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才能拥有思维,才会继而发展智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孩子认识这个世界,正是通过反反复复地亲身体验各种场景、自己肢体的触摸、用耳朵听、眼睛看,有了属于自己的某种感觉,然后不断将这种感觉和实际情景进行比对,通过组织分析归纳总结,才形成自己可以理解的概念的。

如果孩子没有形成概念的能力,就没有抽象思维,像1加1这样的题目是没法搞懂的。再长大些,孩子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都会弱于同龄人。

父母爱孩子就要知道:为什么孩子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

因此,意大利的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说:

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儿童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感觉过程,认知从感觉走向概念,从具体到抽象,到概念之间的联系,智力越来越好。

既然孩子重复进行一件事,是人生成长阶段非常重要的行为,那么,当孩子连续一个星期只看一部动画片,或者连续一个月只听一本书里的故事时,我们可以配合孩子做些什么呢?

首先,可以帮孩子认真谨慎地选择好书或动画片。

不是所有出版的少儿书籍或者动画片,都是符合孩子成长需求的,有些书会有一些违背逻辑或自然规律的情景,有些动画片可能言语三观不够正能量,我们要提前读一读看一看,把个关。

如果实在不知道选什么,就选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儿童读物,著名儿童作家的书籍,优秀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学校老师指定的绘本,或者家长朋友口碑推荐的动画片等。

父母爱孩子就要知道:为什么孩子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

其次,孩子专注地重复进行一件事时,我们不要去打扰。

比如,在孩子正安静看动画片,或者听故事的时候,我们不要凑上前忽然问:“这个长耳朵的是谁啊?”“这里为什么有个房子啊?”

你以为孩子重复看了很多遍,需要提问帮拓展孩子思维,或者说提醒孩子关注重点情节,以便更好的理解故事,其实错了。

这样突如其来的打扰,只会破坏孩子连贯的认知,影响她的专注。

父母爱孩子就要知道:为什么孩子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或事后有疑问时,一定要直接、清晰、精准的回答。

我记得同学的妹妹,小时候被大人捉弄,指着鸭子告诉她是小鸡,他妹妹直到上小学前,一直把鸡喊做鸭子。

孙瑞雪老师在她的书里,也讲到一个故事,有个小孩在农村长到4岁,对牛很熟悉,可是进入幼儿园,见到牛就说肉肉。因为他从一开始感觉到牛这个物种时,没有人给他正确的概念。

所以,当孩子指着书里或动画片里的场景或事物,问我们那是什么的时候,一定要准确简洁地给孩子一个精准的概念。

像这样的孩子,他们的概念混乱了,心智就不会发展得很好了。

父母爱孩子就要知道:为什么孩子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