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體公務員:在單位,你始終是螺絲釘;在家裡,你永遠是頂樑柱

我們都知道,敬業,是一個人的良好品質,也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應該具備的基本精神。這種敬業精神,有的時候是基於回報而言,比如說,在公司,多加班意味著業績、意味著高回報。但是在體制內,這種敬業精神,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被曲解的意味。

致全體公務員:在單位,你始終是螺絲釘;在家裡,你永遠是頂樑柱


比如說,一個公務員,為了工作,生病了不去看醫生,堅守崗位,因為這個崗位“離不了他”,最後在崗位上把身體拖垮,甚至釀成更大的悲劇。這種例子不少,近年來屢見報端。但是,這算得上是敬業嗎?私以為,這並不是敬業,或者說,這是一種虛假的敬業,實質上,這是對自己定位出了問題。

致全體公務員:在單位,你始終是螺絲釘;在家裡,你永遠是頂樑柱


因為,每個公務員都應該搞清楚一個基本的事實:在單位,你永遠是螺絲釘;在家裡,你才是頂樑柱。單位少了一顆螺絲釘,依然不會對它的運轉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家裡少了頂樑柱,這個家庭的大廈,可能就永遠毀掉了。

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在體制內標榜“敬業”的公務員,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有人說,我是單位領導,是一把手,是鄉長,是黨委書記,崗位離不開我。真的是這樣嗎?並非如此,體制就像一臺運行良好的機器一樣,無論少了誰,哪怕是一個單位暫時沒有一把手,對這太機器的運行,絕對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有這種想法的人,與其說是敬業,不如說是膽怯。

致全體公務員:在單位,你始終是螺絲釘;在家裡,你永遠是頂樑柱


膽怯什麼呢?膽怯一旦離開,有人搶了位置,分了利益,丟了權力。這不是敬業,甚至說,本質上是一種瀆職。生病了不去看,貌似在堅守崗位,等到病情無法收拾,豈不是給大局造成更大的損失?話說回來,家裡的頂樑柱倒了,難道你所謂的敬業,就應該以家庭的犧牲為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