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湯的時候到底應該吃肉還是喝湯,營養在湯裡還是在肉裡

想弄明白營養在哪裡?首先要搞清楚湯和食材的成分!拿雞湯舉例,想要煲一碗誠意滿滿的好喝雞湯,需要將食材經過長時間的小火慢燉,原材料會因水溫的慢慢升高而充分釋放香味,湯水變得金黃澄亮,香味濃足,喝一口味道鮮美的湯,齒頰留香。

這個時候的湯裡除了水,更包含了一些可溶性的物質,比如脂肪、肌漿蛋白、氨基酸、肽類等。雞湯好喝便是因為有這些營養物質的溶入,以及後續調味料的加入。

但這碗好喝雞湯裡的營養成分怎麼樣呢?就蛋白質而言,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所說,瓦罐雞湯裡的雞肉每100克含蛋白質20.9克,而雞湯裡僅1.3克,維生素A、鈣、鐵、鋅等營養物質均是雞肉高出雞湯幾倍,反觀雞湯因溶入更多食鹽,鈉含量比雞肉高出50克,超出人體所需量,明顯可以看出雞肉比雞湯更營養豐富

說到這裡,難道我們以後只能吃肉不能喝湯了嗎?其實,一碗美味靚湯,營養湯裡有,只是食材裡更多,二者“各有所長”,知友們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

燉湯的時候到底應該吃肉還是喝湯,營養在湯裡還是在肉裡

身體健康腸胃好——少喝湯多吃肉

煲湯萬變不離雞、肉、魚、骨頭這些材料,而無論是哪種材料,湯的蛋白質含量都遠不及材料本身。

以骨頭湯為例,骨頭中的蛋白質與鈣鐵鉀雖然豐富,但溶於湯水的骨頭營養成分只有鉀元素,蛋白質與鈣鐵元素都在骨肉裡難捨難分。

因此,對於絕大多數想通過喝湯進行營養物質補充,身體健康腸胃功能佳的知友來說,只喝湯而不吃魚塊、肉塊,得到的蛋白質和鈣鐵等礦物質是遠遠不夠的。

燉湯的時候到底應該吃肉還是喝湯,營養在湯裡還是在肉裡

身體虛弱胃口差——少吃肉適量喝湯

對於病後虛弱的人來說,適量喝湯反而是一個更好選擇。雖然食材蛋白質營養價值更高,但體虛會導致人體消化吸收能力低下,此時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可能會給身體的消化系統帶來負擔。

而雞湯、肉湯中溶出的不少遊離氨基酸、穀氨酸、B族維生素等物質,有利於體弱者消化吸收,並且湯味鮮美,還能增進食慾。當然此時喝湯更多的是輔助作用,並沒有很大的營養補充作用。

在喝湯過程中更要謹記少油少鹽,越清淡越好,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顯示,成年人每天吃鹽建議不超過6克哦。喝湯時更需注意量,湯雖鮮美可別貪碗!

燉湯的時候到底應該吃肉還是喝湯,營養在湯裡還是在肉裡

俗話所說的“吃肉不如喝湯“並不是從養生角度出發,而是根據味道的好壞來判斷的。以湯養生的說法雖不可取,但喝湯棄肉的做法更是不對!

喝湯還是吃肉並不是二選一的選擇題,但還是建議頭條上的朋友們在喝湯時多吃湯中的食材少喝湯。如果是資深愛湯人士,那麼切記少鹽少油少量,這才是喝湯的最佳姿勢哦!當然煲湯時別忘了用上純淨安全的水,讓營養與美味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