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篇|邵陽市桃花新城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019)

文體興城:用5年,建設一個活力之都“桃花新城”

——[規劃篇]——

規劃篇|邵陽市桃花新城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019)

桃花新城位於上瑞高速公路譚邵段以北、邵陽市火車站站前區以南、邵水河以西、高速公路南連接線及S217線以東,規劃區總面積為12.8平方公里。簡單的形容桃花新城就是被資江、邵水、衡邵懷鐵路、上瑞高路公路圍住的一座規劃以智慧、生態、商務、宜居為主的土地。由於這是大祥區僅餘的一塊未開發區域,同時又是邵陽“南移”的重點項目,在規劃定位上,緊密圍繞新城市、新體育、新生活——大型體育場館與城市CSD(中央體育區)進行內容設計。

在2010年-2016年間,邵陽經歷了大量的拓荒式的土地開發,桃花新城卻依舊能完整的被保留下來,直到省運動會落戶邵陽:2018年,邵陽承辦第十三屆湖南省運動會讓體育中心所在的桃花新城,迎來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機會。體育中心場館、新城大道、湖口井路、邵水西路等主要配套、線路的完善,讓桃花新城以全新的面貌展現站在了邵陽大發展的前沿

規劃篇|邵陽市桃花新城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019)

一、規劃範圍、用地與人口規模:

桃花新城規劃範圍為洛湛鐵路以南、上瑞高速公路潭邵段以北、邵水河以西及上瑞高速公路南連接線以東,規劃區總用地面積約12.8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規模為13萬人左右。

二、區域功能定位:

桃花新城是邵陽城市的南大門,是邵陽市都市產業組團和宜居生態型新城區;構建以現代商貿物流、休閒遊憩、會展接待及商務辦公、都市型工業、創意產業、生產性服務業和多元化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新區。

三、規劃用地佈局:

在總體構思的分析指導下,規劃形成“五帶(軸)、六區、七路、簇山、眾水”的空間結構。

“五帶(軸)”:第一帶為本區中部桃花洞公園——體育公園(金子山水庫公園)——中心廣場綠地——湖口井公園(湖口井水庫公園)——南郊魚塘帶——邵水生態綠帶(旅遊休閒帶、景觀帶)。

第二帶指邵水風光帶,沿邵水兩岸規劃30-60米不等寬綠化帶。

第三帶指上瑞高速公路防護帶,在上瑞高速公路北側沿線規劃80米以上寬度的生態防護綠帶。

第四帶指洛湛鐵路防護帶,在洛湛鐵路南側沿線規劃100米寬生態防護綠帶。

第五帶指上瑞高速公路聯絡線景觀綠化帶(規劃路兩側各10米寬)。

“六區”:指火車站南部的商貿物流區,湖口井中路的商貿辦公、賓館接待、會展區,南郊魚塘南部的科技成果轉化生產區,本區南部山地生態居住區,東北部邵水生態居住區和西部商貿科教區。

“七路”:指橫向的湖口井路、桃源路、城南路和縱向的桃花路(S217省道)、邵水西路(香鋪路)、紫霞路、金山路。

<strong>“簇山”:指規劃保留的各類大小山體。主要包括桃花洞公園的孫家山、尖嶺上、載木嶺、劉家大山;體育公園中的鄭子嶺、楊家山、陡山、鷂子嶺、蔡家山;中心廣場綠地小山;湖口井公園(湖口井水庫公園)的青山坡、康家山、雷寶嶺、銅鼓嶺、大園山;橫嶺山;本區南部群山。

<strong>“眾水”:指邵水、湖口井水庫、南郊魚塘帶、金子山水庫以及茅坪村魚塘群等眾多水體。規劃給予充分保護。

<strong>

規劃篇|邵陽市桃花新城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019)

四、城市路網結構:

(1)主幹路:是聯繫新城內部與外界的主要通道,是新城區組團聯繫的主要道路。新城主幹路為“三縱一橫”的路網結構。“三縱”指桃花路(S217)、紫霞路和邵水西路,“一橫”指湖口井路。

湖口井路道路紅線為60米,4221米,三塊板形式佈置。

桃花路(S217)、紫霞路和邵水西路(香鋪路),道路紅線寬度為42米,2706米,一塊板形式佈置。

(2)次幹路

桃源路、城南路、金山路:道路紅線寬度為30米,一塊板形式佈置。

邵檀路:道路紅線寬度為24米,2789米,一塊板形式佈置。

(3)支路

支路紅線寬度分別為14米、16米和24.0米,一塊板形式佈置。新城次幹路為“二縱二橫”的路網結構,“二縱”指金山路、邵檀路(原邵檀公路),“二橫”指桃源路、城南路。

<strong>

規劃篇|邵陽市桃花新城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019)

結語:桃花新城是邵陽市南大門和都市產業組團與宜居生態型新城區,同時也是市政府通過科學謀劃佈局的邵陽首個山水生態城區,未來必將成為促進人文邵陽、生態邵陽、宜居邵陽的發展示範區。桃花新城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