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兒童愛“發熱”教你6點正確使用退熱藥

春季儿童爱“发热”教你6点正确使用退热药

專家:於菲菲 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藥學部兒科專科臨床藥師,主要從事兒科臨床藥學實踐,擅長兒童個體化給藥方案的制訂。致力於兒童常見疾病用藥(如感冒、發燒、腹瀉、便秘、溼疹、過敏性鼻炎、哮喘、驚厥、手足口等)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教會家長如何監測寶寶病情,提供安全合理用藥指導。

孩子生病是每位家長最揪心的一件事情,而“發熱”又是家長察覺孩子生病了的一大常見表現,尤其是春季,孩子“發熱”往往是家長最常遇到並可能需要自己處理的一個狀況。那麼,孩子發熱就需要吃退熱藥嗎,是規律服藥還是按需服用?多吃一點效果會不會更好?大人的藥,可以給孩子吃嗎?

1.兒童不是縮小版的大人

生長髮育是兒童不同於成人的重要特點,是影響藥動學和藥效學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嬰幼兒皮膚嫩、角化層薄,皮下毛細血管豐富,經皮吸收藥物較成人快而多,特別是用藥面積大、皮膚黏膜有炎症或破潰時,可因藥物吸收過量而導致中毒。

新生兒及嬰幼兒胃蠕動差,胃排空時間延長,口服藥物吸收總量較難預測。小兒肝、腎功能不成熟,藥物消除能力較差,重複用藥、錯誤的用藥劑量、不合理的給藥頻次,會導致藥物在體內蓄積,給肝、腎臟帶來巨大的負擔,甚至引發肝、腎功能衰竭。

2.正確測量寶寶體溫

對於年齡較大能配合測定的兒童,通常首選口腔測溫(非水銀溫度計)。因為存在口呼吸,口腔溫度通常比直腸溫度低0.6℃,避免測量前後攝入冷或熱的液體。對於不能配合口腔測溫的幼兒,目前最佳測量的部位並未達成一致。推薦對4周以下的嬰兒應用腋窩電子測溫法,對於4周至5歲之間的兒童則使用腋窩(電子或化學標點方法)測溫或鼓膜紅外線測溫,這些方法更快捷、使用方便,更適合家長操作。

由於家中電子儀器的精密度不同,腋下測溫擺放位置以及小寶貝動作改變可能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建議家長可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3.正確認識寶寶發熱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每一次的生病,都是對抵抗力的一次鍛鍊。發熱是炎症反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溫度適當升高時,發熱能夠減緩一些細菌和病毒的生長和複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調動機體免疫功能。然而,防禦機制可能會出錯,發熱會使孩子感到不適,代謝率、氧消耗、二氧化碳產生增加,體溫大於41℃時即開始產生不良生理效應。

我們推薦,對於感冒等常見病引起的發熱,當發熱未超過38.5℃,寶貝精神好,能吃能玩,建議先選用物理降溫,並保證室溫舒適,適當減少孩子衣物,選擇透氣性好、吸汗的衣物,並鼓勵寶貝少量多次飲水,利於降溫。對於沒有畏寒的寶貝,可以選擇溫水擦浴退熱,但不推薦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熱,這些方法對改善寶貝的舒適度沒有任何的益處。若孩子本來身體較熱,忽然接觸過涼的冰袋會引起寒顫,全身酒精擦浴也可能帶來中毒隱患。

4.分情況正確使用退熱藥物

需要啟用退熱藥物時,對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這兩種藥物是目前公認的兒童退熱首選藥物。布洛芬有解熱、鎮痛、抗炎的功效,對乙酰氨基酚的功效是解熱、鎮痛。

對於≥3月齡而<6月齡的寶寶,肛溫≥39℃(口溫38.5℃,腋溫38.2℃),或因為發熱出現了不舒適和情緒低落,推薦口服對乙酰氨基酚。若寶寶≥6月齡,則可以選擇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退熱。需要注意的是,服用退熱藥的目的是改善孩子的舒適度,沒有發熱了,不需要繼續服用藥物鞏固效果,也不建議家長為了獲得更好的效果或為了減少藥物副作用而自行增、減用藥劑量。

5.這4種病症要正確用退熱藥

蠶豆病寶寶:蠶豆病即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選擇退燒藥時,首選布洛芬。

有腸胃疾病的寶寶:有胃腸出血、胃腸潰瘍、活動性消化性潰瘍病史的孩子,禁用布洛芬,可以選擇對乙酰氨基酚。

水痘寶寶:發生水痘時,退熱可首先考慮對乙酰氨基酚,因為布洛芬可能會增加A組鏈球菌感染的危險。

有脫水錶現的寶寶:建議選擇對乙酰氨基酚,因為布洛芬退熱效果較強,退燒過程中會導致人體大量出汗。

6.退熱藥使用原則要掌握

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均可選用適用於兒童的滴劑、顆粒劑、栓劑,但不應選用含有該種成分的複方藥物。對乙酰氨基酚有專門的栓劑可以供直腸給藥,如果寶寶因嘔吐或不配合而不能口服的,塞肛也是不錯的選擇。退熱栓劑可以直接在直腸吸收,起效時間和口服差不多,更適合年齡較小的寶寶,但是吸收可能不穩定,使得療效得不到有效保證。

一般不推薦兩種藥物交替使用。如果孩子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3-4小時後,溫度仍較高,且其不適感未得到改善,一些專家會建議將對乙酰氨基酚換為布洛芬,或反之。

如果持續發熱超過4-5日,發現最高溫度明顯升高或者出現新的症狀,應及時就醫,請醫師評估病情。

需提醒的是:以上內容主要針對普通感冒等輕症呼吸系統疾病發熱的家庭護理及用藥,僅供參考,疾病評估及具體用藥請以臨床醫生指導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