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嘴吧!職場上,懂得沉默才是真正高明的做法

在當今特別注重人際關係的社會,很多人都認為溝通就是表面上的語言交流,只有那些會說話口才好的人,才能夠彰顯出自己的能力,才能成為非常受歡迎的人,更加容易在職場中獲得晉升。而那些總是埋頭做事沉默寡言的人明顯就不如前者受人重視,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中,都會被冠以悶葫蘆無趣無聊,情商低等標籤。大家都在學習如何提升自己的口才和溝通技巧,可是,你是否思考過,有效溝通的唯一途徑就是能言善道嗎?閉口不說的沉默真的就如此不堪嗎?

別人說的什麼都不能算,只有當我們真正在職場中因為多說話而付出了代價後,才會明白,沉默有時候比會說話更重要,更能解決問題。所以要學會好好溝通,先要學會不說話。

閉嘴吧!職場上,懂得沉默才是真正高明的做法

海明威說:“我們用兩年去學會說話,卻用六十年來學會沉默。”

【1】禍從口出

俗話說的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口才好也會成為一種禍端,其實我們身邊應該有不少這樣的人,在領導面前總是可以口若懸河,說的天花亂墜,完全不顧領導的感受,亦或是在別人聊天的過程中,肆意打聽別人的隱私,就算別人已經透露出不想說的意思,還依然固執己見,咄咄逼人,並且隨意評價對他人的看法。

說的多了,自然就會使聽的一方心生厭惡,還會容易造成誤解和隔閡。我們都應該記住,你是否和一個人的關係好,取決的不是你和他說話的多少?在職場中,願意聽你說話的人,並不一定是欣賞你的人,他們只是不願意把拒絕和厭惡表露出來,而你還是一意孤行,只會使自己越來越被動。

閉嘴吧!職場上,懂得沉默才是真正高明的做法

【2】沉默是一種智慧

有一個關於愛迪生的小故事。當年愛迪生髮明瞭自動發報機之後,想要找個機會賣掉這項發明,把賣得的錢用以研究新項目。可是,由於他一生專注於研發,並不善於交談,對於議價之事更是一竅不通,他擔心由於自己的笨嘴拙舌,會被口齒伶俐的商人壓價。於是他在交談的過程中,保持沉默,先不把自己的底價全盤托出,更多的聽和觀察商人怎麼說、怎麼做,商人看到愛迪生一言不發,還以為他不願意賣,商人變得急躁起來,結果最後,愛迪生獲得了一個比較滿意的賣價。沉默也是很多商人在談判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的,不能夠講太多,因為當人更加絞盡腦汁的去想該講什麼的時候,沒有注意力去觀察對方,或許對方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包含了很多意義,如果不能夠及時體會到,那麼很有可能導致談判結果失敗。此時的沉默,是一種大智慧。

閉嘴吧!職場上,懂得沉默才是真正高明的做法

【3】適時沉默

那麼應該在什麼時候沉默呢?

A:有人批評你時

這個時候的沉默,不是低頭,而是一種態度的彰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他說的是對的,那麼就應該好好反省自己的錯誤,不為自己找藉口和理由,他說的是錯的,也不要當面反駁,尤其是在領導面前,在職場中起當面衝突,無論最後是誰贏了,雙方都會受到損害。解決問題不急於一時,相信時間和實力會證明,這更是一種自信。

B:領導說話時

當領導在上面高談闊論時,即便你肚子裡面有很多貨,你很明白,你有很多的見解,也不能隨意插話打斷領導,除非領導特別要求大家發表意見。這時候的沉默是韜光養晦,避免暴露鋒芒,引得領導的反感。而且領導講話的時候,很有可能涉及工作任務的進度和安排等等,你仔細聽領導的話能夠得到很多信息,從而更能夠針對於做好接下來的工作。

C:同事之間相互議論時

工作中需要同事之間相互合作,那就難免會有遇到一個問題,意見相左,需要相互議論,各自表達自己的觀點,以找出一個確切的方法,但更多的時候,這些本著專業工作態度的議論會演變成七嘴八舌的無效議論,始終各自為營,只管說出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專業水準,而沒有一個觀點的交互過程,這很容易演變成爭端。職場就是工作的地方,不是你口吐蓮花彰顯自己有多能的場合,與其加入同事之間無效的議論之中,不如沉默下來,好好研究自己的工作。

真正的強者都惜字如金,只有弱者才廢話連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