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的答案簡單又高效,網友佩服

現在的網絡很是發達,經常爆出一些"校園欺凌"的事件。每每看到這種視頻的時候,作為一名寶媽,內心都是痛苦的。因為,出於母親的天性,都會將自己的孩子"代入"這樣的場景,擔心有一天,自己的孩子在校園,也會被如此欺凌。因此,孩子被打,該怎麼辦,也成為很多家長心頭的難題。

孩子被打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的答案簡單又高效,網友佩服

公安心理犯罪學的李玫瑾教授,她坦言說,在教育自己孫女的時候,有人打了孫女,她就教育自己孫女:"打回去!"

對於出現這個"孩子被打"這件事,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的"打回去"這個答案,可以說是既簡單又高效了,網友們也是非常佩服,就這麼三個字,解決了很多人的心頭之惑。並且,李玫瑾叫說也說,在面對"打"這個教育上,要讓孩子知道:人不欺我,我不欺人。人若欺我,我必反之!

孩子被打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的答案簡單又高效,網友佩服

不過,從李玫瑾的犯罪心理學來講,孩子無論是打人,還是被打,若是孩子處理得過於極端,那麼也是危險的。而孩子處事的態度,和家庭平時的教育,關係很大。

1、孩子從小不能缺少父母的陪伴

孩子為什麼會被打,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沒有人來為他"伸張正義",或者說,孩子不敢回去詢問自己的父母,自己被打了怎麼辦,於是,"捱打"將變為家常便飯,施暴者甚至會變本加厲。

孩子被打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的答案簡單又高效,網友佩服

若是一個孩子,從小就有父母的陪伴、愛護,那麼孩子的一切需要和情緒,都會有父母進行安撫,孩子不會缺乏安全感。並且,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也很難成為"施暴者",因為,孩子對父母是有感情、有依賴的,很大程度上,會服從父母的管教。

2、孩子7歲前,三個要求,兩個不

孩子和父母之間良好關係的建立,並不是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都滿足,而是要做到:"三個要求,兩個不。"就是孩子提了3個要求,家長要有2個拒絕掉。這個數據,倒不是說很死板,而是讓父母學會說不。

孩子被打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的答案簡單又高效,網友佩服

比如孩子要求買買買,家長不能全買,而是要適量滿足。再比如,孩子想讓父母幫助收拾房間、玩具等等,家長可以陪伴一次,但是其餘時候,要孩子來。這樣的拒絕,其實是在"剋制"孩子內心的慾望。

  • 如果家長一味的滿足,只會等來有一天,你無法再滿足孩子,而孩子也再也不會聽你的話,極端的,便會通過其他手段去獲取。
  • 如果家長一味的拒絕,也只會讓孩子挫敗感越來越重,和父母之間的感情逐漸變淡,到了校園內,即使受到欺負,也不敢吭聲。因為此時的孩子,已經變得膽小懦弱。
孩子被打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的答案簡單又高效,網友佩服

3、孩子的挫折,讓其自己邁過

大人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挫折,孩子也會。很多家長,會擅自幫孩子解決一些事情,就比如"被打"。曾經有個同學,在學校被打,回到家,家長忙於工作,不以為意,便直接讓孩子轉學了。然而結果是,轉了3次學校,每次都被打。

孩子被打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的答案簡單又高效,網友佩服

家長一味的替孩子解決問題,只會讓孩子喪失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後家長要跟在孩子後面擦無數次的"屁股"。除了喪失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也學會了躲避,內心會變得膽小,只會一味的逃脫。

孩子被打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的答案簡單又高效,網友佩服

3歲的時候,孩子的性格已經略見雛形,13歲的時候,孩子的性格,基本已經固定。若是不想孩子"打人",也不希望孩子總是"被打",請記得,以上這3點,一定要在孩子13歲之前就訓練,否則,就晚了。孩子過了13歲,家長想在要"優化"孩子的性格,只會難上加難。希望以上的教育方式,能夠幫助到屏幕前的父母們。


你家孩子有"被打"的經歷嗎?你都是如何處理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育兒故事,請記得關注我們,更多母嬰育兒知識,等你來討論。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或你身邊的親人朋友有幫助,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人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